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談談對仲裁協議法律效力的理解

談談對仲裁協議法律效力的理解

發布時間: 2022-04-18 12:16:10

1. 仲裁有法律效力

仲裁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作為一種糾紛司法解決的替代方式為相對低成本、高效率解決糾紛,化解社會矛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讓仲裁能夠更多地發揮這種替代作用,法律明確規定了仲裁與民事訴訟的關系。一旦當事人雙方協議選擇了仲裁,則就排除了司法管轄,當事人不得就該糾紛向人民法院訴訟。仲裁解決爭議的范圍小。
可仲裁的范圍僅限於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與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在實踐中多數是法人之間的合同糾紛仲裁的審理以不公開為原則。法院通過民事訴訟程序確認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協議的效力問題涉及法院對爭議是否可以行使民事審判權的問題。一般情況下關於仲裁協議的效力問題總是在一方當事人就爭議向法院提起訴訟時凸顯出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五十二條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在調解書簽收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第五十一條 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當事人自願調解的,仲裁庭應當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或者根據協議的結果製作裁決書。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沒有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2. 仲裁協議的效力是什麼意思

仲裁協議的效力是指的是雙方當事人依照合法的程序,本著自願的原則所簽署的仲裁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護的。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項;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五條:仲裁協議的效力是指的是雙方當事人依照合法的程序,本著自願的原則所簽署的仲裁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護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六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3. 仲裁協議效力的認定

法律分析:仲裁協議是獨立存在的,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庭有權確認合同的效力。如果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法院作出裁定的,由法院裁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二十條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4. 仲裁有什麼法律效力

仲裁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
仲裁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就糾紛解決方式達成一致的回意思表示,答因此,仲裁協議一經有效成立,即對雙方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使雙方當事人受到他們所簽訂的仲裁協議的約束。發生糾紛後,當事人只能通過向仲裁協議中所確定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的方式解決該糾紛,而喪失了就該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如果一方當事人違背仲裁協議,就仲裁協議規定范圍內的爭議事項向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有權依據仲裁協議要求法院停止訴訟程序,法院也應當駁回當事人的起訴。

5. 仲裁協議的效力

仲裁協議就是指雙方當事人自願將他們之間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可仲裁事項提交仲裁裁決的書面協議。仲裁協議的效力包括對雙方當事人的約束力、對法院的約束力和對仲裁機構的約束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四條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條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6. 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是多少呢

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是,如果當事人自願依法自願達成仲裁協議的,仲裁協議有效,當事人只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如果當事人向法院起訴的,法院不予受理;但是仲裁協議無效的,法院可以予以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四條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第五條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第十六條
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第十八條
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7. 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一)依法成立的仲裁協議對當事人且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二)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三)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五條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第六條 仲裁委員會應當由當事人協議選定。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第七條 仲裁應當根據事實,符合法律規定,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

第八條 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九條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8. 仲裁協議的效力是指什麼

仲裁協議的效力,指的是雙方當事人依照合法的程序,本著自願的原則所簽署的仲裁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護的。

比如,簽訂有合法的仲裁協議的,發生糾紛後,提交仲裁協議,是必須用仲裁來解決糾紛的。

9. 仲裁協議具有什麼樣的法律效力

當事人自願將他們之間爭議提交仲裁解決的仲裁協議一旦簽訂,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具體地說,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仲裁協議對當事人的約束性。

仲裁協議對當事人的約束性一方面是指仲裁協議一旦依法成立,就產生了約束當事人就特定爭議向法院起訴的權利,而承擔了不得向法院起訴的義務。另一方面,任何一方原則上都只能就仲裁協議所規定的事項提交仲裁,而對任何超出仲裁協議范圍以外的事項,對方當事人都有權自由決定是否承認和參與涉及該項爭議的仲裁,有權對仲裁庭就該項爭議所進行的仲裁提出異議。而且,在仲裁庭即使就該項爭議作出裁決後,也還有權以有關事項超出仲裁協議的范圍為由而拒絕履行該項裁決規定的義務。

二、仲裁協議對仲裁機構和仲裁員的授權性。

仲裁員或仲裁機構取得受理案件的管轄權,來自於當事人間訂立的有效的仲裁協議。因此,仲裁協議指明了發生爭議後由何仲裁機構和仲裁員進行仲裁的授權。如果無仲裁協議或仲裁協議無效,則當事人不得將該爭議提交仲裁,仲裁機構也無權受理該項爭議。任何一方當事人都可以基於不存在一個有效的仲裁協議為理由對有關仲裁機構的管轄權提出抗辯。仲裁協議對仲裁機構和仲裁員的授權性還表現在仲裁機構的受案范圍受到仲裁協議的嚴格限制。仲裁機構只能受理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約定提出的爭議事項。對於任何超出仲裁協議范圍的事項仲裁機構無權過問。即使仲裁機構就這些事項作出裁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拒絕履行,而被申請強制執行裁決的法院也可能以仲裁庭越權為由拒絕承認和執行該裁決。

三、仲裁協議對法院管轄權的排斥性。

我國《仲裁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也就是說,雙方當事人如果訂立有效的仲裁協議,就必須受其約束。協議范圍內所發生的爭議必須以仲裁方式解決,任何一方當事人隨意撤消已成立的仲裁協議而向法院起訴,法院也不應受理有仲裁協議的仲裁案件。如果—方當事人違反協議,向法院起訴,對方可根據仲裁協議要求法院停止訴訟程序,把有關爭議的案件移交選定的仲裁機構審理。

四、仲裁協議的執行依據性。

仲裁協議不僅是仲裁庭受理爭議案件的基礎,同時也是勝訴方要求法院強制執行裁決不可缺少的依據。法院在強制執行仲裁裁決時,一般都需要申請強制執行的當事人提交仲裁協議,否則不予執行。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60條規定了仲裁裁決裁定不予執行幾種情況,其中包括「當事人在合同中未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由此可見,仲裁協議不但是仲裁機構取得對爭議案件管轄權的依據,也是法院承認與執行仲裁裁決不可缺少的依據。

10. 誰能解釋一下仲裁協議的效力

仲裁協議的效力 一、仲裁協議的效力。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二、仲裁協議的法律效果。(1)對當事人的效力:排斥起訴權,當事人承擔將爭議提交仲裁並服從仲裁裁決的義務; (2)對仲裁機構(仲裁員)的效力:獲取仲裁權並限定仲裁范圍(只能對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約定的事項進行仲裁,對約定范圍以外的其他爭議無權仲裁);(3)對法院的效力:排斥司法管轄。 三、仲裁協議效力的確認機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第4條規定:仲裁委員會有權對仲裁協議的存在、效力以及仲裁案件的管轄權作出決定。 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其間業已達成的仲裁協議的效力發生爭議,一方當事人就此問題向法院起訴,受訴法院有權人認定該仲裁協議的效力。我國仲裁法對上述問題做了規定,該法第20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四、仲裁條款效力的獨立性我國仲裁法也承認仲裁條款獨立說,該法第19條規定:「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庭有權確認合同的效力。」 你可以去看看!~ http://www.fafawang.com/jiaocai/index.asp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