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工作協議具有法律責任

工作協議具有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18 14:57:57

① 關於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只要是當事人自願、公平簽的協議,協議內容合法(內容違法無效)就一定專有法律效力
協議屬自雙方均簽字時生效。且協議效力大於法律一般規定。
民事協議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的。
簽訂完了協議,後補充的內容,效力較之前內容會被優先使用。
簡言之:協議只要自願、合法,簽字承認後均有效。補充的內容經雙方簽字認可後,有效。且優於原協議內容。

② 公司和員工簽內部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內部協議需要滿足內容合法合理,雙方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回用簽署的答協議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貴公司目前這種情況,簽協議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因為其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

  1. 存在勞動關系未簽合同,不合法。

    根據《勞動法》第十六條及《勞動合同法》第十二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超過這個期限,員工可以追溯經濟補償金。

  2. 員工因放棄社保所簽的協議無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擴展資源: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靖江縣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人社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深圳人社局-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中央人民政府網-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

③ 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具有復法律效力。

民間協議具制有法律效力的前提為:協議雙方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且是在雙方都自願的前提下簽訂,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協議所具備的格式、內容、項目齊全,經雙方簽字確認,且雙方都沒有欺騙的行為,代理人代理手續合法。

《合同法》規定合同有效要件為: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3)工作協議具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協議的格式

1 、標題:雙方單位名稱事由,協議書三部分組成。

2 、正文:條款內容

協商目的

協商目的責任

協議的時間和期限

協商目的條款和酬金{價格明確總額大寫必須明確貨幣種類}

履行條款期限

違反條款的責任處理

落款{簽署}

簽署日期

④ 簽訂勞動合同時,雙方簽訂的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有。
但是雙方簽訂的協議,要符合法律規定,例如:用人單位要交社保費用,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要求,勞動條件不能違背安全生產要求等等,具體可參看勞動合同法等規定。如果違背這些規定,無效或部分無效。

⑤ 協議書具有法律效應嗎

協議書是具有法律效應的,只要協議書中沒有觸犯到相關違法的事。

法律效應:

訂立協議書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從制度上或者法律上,把雙方協議所承擔的責任固定下來。協議書是作為一種能夠明確協議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具有約束力的憑證性文書,協議書對當事人雙方或者多方都有約制性,它能監督雙方信守諾言、約束輕率反悔行為,它的作用跟合同是差不多的。

我們一定要知道只有口頭協議的都是無效的;然後書面協議一般分為三種形式,相當於合同中的條款、獨立的協議書及信函、電報、傳真、電子郵件等其他書面形式。

(5)工作協議具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協議書是契約文書的一種。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為了解決或預防糾紛,或確立某種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共同利益、願望,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實例:

合作經營

甲方:,政府認可的合法手續,資信完備,實屬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甲乙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原則下,經過充分友好協商,就雙方合作,取得了一致意見,特簽定本協議. 乙1 一、甲方人員工作.對此,乙方表示完全認同,無任何異議。

二、乙方自願參與甲方雜志社招幕人員工作、經營並作為甲方下屬的分支機構,甲方對此表示同意。三、甲乙雙方議定,由甲方提供必要的蓋章.文件.雜志.證件和信件協助完成。

四、甲乙雙方議定,甲方

五、雙方議定合作經營期內,乙方應接受甲方的監督管理,合作期限二年。

六、乙方的獎勵提成

1、在正常報價的基礎上成交,按總價10%(稅前)提成。

2、在正常報價的基礎上上浮部分成交,上浮部分歸乙方所有。

七、合作經營期滿,如雙方均表示願意繼續合作,本合同可再延續二年。如其中一方不同意合作,本合同到期,雙方合同終止,終止後,雙方應按規定進行財務結算。

八、雙方在合作經營合同期間,如遇未盡事宜,經友好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後,可簽訂補充協議,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九、在履行本協議時,如發生分歧,雙方盡量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權依法解決。

十、本協議一式兩份,由雙方簽訂蓋章後生效,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簽字蓋章) 乙方:(簽字蓋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⑥ 公司和員工簽內部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公司和員工簽的協議雖然是內部協議,但是它是具有法律效應的,因為每個人從事工作或者是在用人單位從事工作當中都會簽一份協議書的,所以這個協議書無論是在哪個方面哪個層次來簽簽約的,它都是具有法律效益的,這在我國是承認的。

⑦ 這份崗位協議具有正規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嗎

1、 既然來公司拿不出簽收公示源表,就無法證明你朋友收到合同副本。但現在很多單位都不給員工勞動合同,以此否定勞動合同效力,有點牽強。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一條 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合同沒有標明工資具體數額,只說按照公司工資標准進行發放,則應當按照同工同酬標准發放。

3、不具有法律效力。

4、法官說的沒錯,合同前面的姓名和身份證號誰寫都沒關系,只有合同最後的簽字必須是員工本人或其代理人寫,所以只要鑒定最後一頁就行。

5、如果不服法院判決,可以向中院上訴。

⑧ 勞動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勞動協議書的性質應為勞動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合同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字或者蓋章後即生效。一旦雙方簽字認同,如果出現違約情況,另一方都可以用此為依據,向勞動監管部門申訴維權。
法律分析
在雙方自願且符合勞動法要求前提下,簽訂的勞動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說,一旦雙方簽字認同,如果出現違約情況,另一方都可以用此為依據,向勞動監管部門申訴維權。若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變更合同的,用人單位免除自己法定責任的,還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應當無效或部分無效。勞動協議書有法律效力的情形:1、只要協議書的內容沒有法律所禁止的規定,並且是在雙方公平、自願的情況下達成的,就有法律效力。2、如果協議中的內容涉及部分法律禁止的規定,也不能完全否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但對法律有禁止規定的條款將無效。3、自行達成的協議是可以反悔的,但在訴訟中將做為一項考量的參照。經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公證部門等主持達成的協議完全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⑨ 就業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
《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後簡稱《協議》)其法律性質是一種民事合同。具體理由如下:
(一)《協議》是畢業生、用人單位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中,畢業生可以自由地選擇用人單位,到工作條件好,待遇好,適合自身發展的用人單位去工作,用人單位也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需要選擇優秀的畢業生到本單位工作,從而為單位謀求更大的利益和發展。其他的任何人或單位、組織非依法定理由不得對於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加以干涉。
(二)《協議》是畢業生、用人單位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只有雙方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才能成立《協議》,否則《協議》就不能成立。在簽訂《協議》的過程中,畢業生要有到用人單位工作的真實意思表示,用人單位要有接收安排畢業生工作的真實意思表示,因此只有雙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該協議才能成立。
(三)《協議》是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雙方當事人設立各自權利義務的民事法律行為。由於全國各地的實際情況的不同,各地制訂的《協議》的格式文本中規定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各有不同。以《福建省普通高校就業協議書》為例,它包括以下條款:工作期限、崗位、工資報酬、勞動待遇、就業協議終止的條件、違反就業協議的責任等內容,依此協議畢業生享有到用人單位工作勞動的權利,而用人單位則享有對畢業生的人事管理權。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