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領導幹部的領導責任與法律責任

領導幹部的領導責任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18 15:33:42

1. 領導責任 主管責任 直接責任怎麼區分

直接責任、主管責任、領導責任區分如下:

直接責任,是指領導幹部對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的下列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直接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內部管理規定的行為;

(二)授意、指使、強令、縱容、包庇下屬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內部管理規定的行為;

(三)未經民主決策、相關會議討論而直接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並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四)主持相關會議討論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但是在多數人不同意的情況下直接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由於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五)其他應當承擔直接責任的行為。

主管責任,是指領導幹部對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的下列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除直接責任外,領導幹部對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行為;

(二)主持相關會議討論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並且在多數人同意的情況下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由於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領導責任,是指除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外,領導幹部對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其他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1)領導幹部的領導責任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十八條 失職、瀆職行為有關責任人員的區分:

(一)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二)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三)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根據《關於印發《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的通知》

第三十五條 本規定所稱直接責任,是指領導幹部對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的下列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直接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內部管理規定的行為;

(二)授意、指使、強令、縱容、包庇下屬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內部管理規定的行為;

(三)未經民主決策、相關會議討論而直接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並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四)主持相關會議討論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但是在多數人不同意的情況下直接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由於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五)其他應當承擔直接責任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 本規定所稱主管責任,是指領導幹部對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的下列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除直接責任外,領導幹部對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行為;

(二)主持相關會議討論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並且在多數人同意的情況下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由於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 本規定所稱領導責任,是指除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外,領導幹部對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其他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2. 分管領導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承擔主要領導責任,這是指領導幹部對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的下列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除直接責任外,領導幹部對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行為;

(二)主持相關會議討論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並且在多數人同意的情況下決定、批准、組織實施重大經濟事項,由於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浪費、國有資產(資金、資源)流失等嚴重後果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十七條 違紀行為有關責任人員的區分:

(一)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二)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三)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本條例所稱領導責任者,包括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3. 領導幹部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領導幹部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領導幹部的主要職責是發揮領導幹部作用的關鍵。領導幹部的主要職責應當有三條:

1、一個好的領導幹部應當把主要精力用在立風氣上。立風氣,就是倡導先進思想、高尚道德,並在行動上帶頭實行,從而,讓廣大人們逐步樹立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道德標准,促進社會團結和諧進步。

2、一個好的領導幹部要把主要精力用在用人才上。用人才,就是從全社會或者全局的需要出發,及時發現、培養、提拔、任用有道德、有能力的人,從而使社會中德才兼備的人才能夠在社會建設和發展中發揮作用,服務大眾

3、一個好的領導幹部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建規則上。建規則,就是制定法律、建立制度、制定規則、訂立規矩、制定紀律等。共同的規則是社會進步最重要的秩序和條件,社會活動的效率也是通過規則實現的。只有有了好的規則,人們才能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率。

(3)領導幹部的領導責任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領導幹部工作要求如下:

1、暢通組織內外溝通聯絡的渠道。

信息溝通使組織活動統一起來。一方面,信息溝通可以把組織中的各項管理工作聚合成一個整體;另一方面,主管人員通過信息交流可以了解組織外部環境。信息溝通使組織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並與外部環境相互發生作用。

2、運用適宜的激勵措施和方法。

領導工作就是指導和引導個體和群體的行為,去實現組織的目標。主管人員應當明確,他們只有幫助組織中每個成員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才能同時實現組織目標,領導工作才是有效的。這就要求主管人員了解並掌握有關的激勵理論和方法,並在領導的實際工作中隨機制宜地加以運用。

3、不斷改進和完善領導作風和領導方法。

主管人員良好的領導作風和方法,能夠鼓舞士氣。而領導作風和方法往往又和主管人員所採取的激勵措施和方法相聯系。只有改進和完善領導作風和領導方法,領導工作才會有效,從而主管人員的工作也才是有效的。

參考資料:領導幹部職責-人民網

4. 黨的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1、統一領導責任:

全面領導導、執行和推動本地區本系統本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zuo反腐敗工作,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

定期聽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匯報,指導、監督下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落實「一崗雙責」。

2、選人用人之責:

把好正確用人導向,健全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切實選好用好乾部,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加強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著力防範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3、作風建設之責:

加強作風建設,開展黨性黨風黨紀和廉潔從政(從業)教育,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建立健全反對「四風」的常態化機制,健全密切聯系群眾和維護群眾利益的長效機制,切實解決黨風政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條 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黨組織和黨員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5. 如何提高領導幹部的法制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

當前,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存在以言代法、以權代法、以情代法、搞「土政策」的現象,關鍵在於依法指導和開展工作的觀念樹得不牢。各級領導幹部要充分認清依法辦事的極端重要性,使依法辦事成為自覺行動和行為准則。依法辦事是崗位職責所系。領導幹部的職責是法規賦予的,其許可權與職責緊密相連。領導幹部作為黨委決策的謀劃者,其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直接關繫到單位的建設和發展。領導幹部必須著力強化依法決策、依法指導、依法辦事的意識。
在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進程中,領導幹部在其法律地位上的雙重身份必然要求其樹立與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相符的,以及與其自身所處法律地位相稱的法律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講,法律意識必然成為與領導幹部的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業務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生理心理素質等諸多基本素質同等重要的必備的基本素質。
領導幹部應具備的法律意識從內容上看,包括諸多方面、諸多層次。領導幹部主要應具備的就是現代法治觀念。因為現代法治觀念是法律意識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思想觀念。現代法治觀念內容十分豐富,不僅與歷史上的法治觀念有嚴格的區別,而且與人治、德治觀念的本質區別有嚴格的界定。若我國的領導幹部真正具備了以現代法治觀念為核心的法律意識,則領導幹部基本素質的內容就更加完整,結構也更趨於合理。反之,不僅領導幹部基本素質的內容不完整,結構不合理,而且我黨確立的依法治國目標也難以實現。
現代法治觀念是包括領導幹部在內的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規范。從這個意義上講,現代法治的核心是依法辦事。而依法辦事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因其具有國家法律工作者的身份,就表現為依法行政。黨的十五大以後,全國的執法工作者和法學理論界經過研討,已就「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這一觀點達成共識。依法行政是依法辦事這一現代法治的核心,也是在包括領導幹部在內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為規范中的具體表現。
現代法治最終表現為一種符合現代社會文明的法律秩序,法律秩序是法律規范施行和適用的結果。從這個角度看,領導幹部必須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一個重要使命,是在自身樹立現代法治觀念的基礎上,依法行使職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即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使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能形成有序化的狀態,即形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法律秩序。在此過程中,領導幹部還必須同時具備依法為國家服務的法律意識。因為按現代法治的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都依法享有自己的權利,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和承擔相應的責任。而權利的實現,義務的履行,責任的承擔,必須有依法制約公共權力的法律秩序。因此,領導幹部必須認識到自己在職務行為中行使的公共權力,是凝結著全體人民公意的憲法和法律賦予的。領導幹部行使公共權力的行為,也必須有法律上的界限,不能是無限的,更不能公權私用,以權壓法,以言代法。領導幹部必須明確自己手中執掌的公共權力,不僅僅是治理國家,調控社會的工具,而且更是服務社會,保護每個社會成員享有自己權利的手段之一。領導幹部不僅是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國家管理者,而且是依法辦事的社會服務者,和與其職權相應的法律責任的承擔者。我國的各級領導幹部只有具備了與上述現代法治要求相一致的法律意識,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秩序的形成才有希望。

6. 作為一名領導者應承擔哪些責任

在工作上遇到一個好領導相信是許多人最希望看到的,因為一個好的領導會關心下屬員工,也會帶領他們一起進步,而且這樣的領導往往會很容易相處,有時候出了點小問題領導也會幫你解決。當然作為一名領導者也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當然領導也是團隊的保護者。遇到個別員工有問題領導要用心去安慰,在平時工作中要以身作則,遇到員工之間有矛盾要及時調節;對於員工反饋的問題和建議要虛心聽取,面對自己的錯誤要勇於改正;遇到工作中自己解決不了或者關系下屬的不公平公正的現象要及時匯報並與上級或相關部門協調解決。

每個領導都有自己的責任,最重要的是要讓下屬信任和幫助你。

7. 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責任,直接領導責任

摘要 1、直接責任者:指其行為與事故的發生有直接關系的人員。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8. 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監督責任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第四條 黨委(黨組)應當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問責工作的領導,追究在黨的建設、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

9. 退休領導幹部是否承擔在責時所犯的錯誤而承擔法律責任

不能簡單這么說。
如果退休領導幹部在任期間執行的是國家或企業的政策性工作版,即便後來權證明是錯的,這個責任不由該領導幹部承擔。但如果是個人行為而造成的後果,且在法律時效期內的,可以追訴。
常見被追訴的通常有經濟問題,冤假錯案問題。
對該類問題進行追訴的難點是舉證困難、歷史背景不同時過境遷難以用現行標准衡量,造成實際追訴過程難以立案,難以認定和難以定罪或處分,有時會造成告訴人的誤解。所以這類追訴成功的還不多。

熱點內容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