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假公證書負什麼法律責任

假公證書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18 20:07:26

『壹』 公證書造假算不算犯法

公證書造假是算犯法的,現在公證處已經不屬於國家機關了,公證內書造假按照偽造公容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來定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1)假公證書負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申請辦理委託書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自然人的身份證明(如身份證、戶口本、護照等),法人的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及其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2、受託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3、委託書文本;(即授權事項,此項內容最好跟工作人員溝通,盡量細化授權事項,避免只寫全權代理)

4、申請公證的事項的證明材料,涉及財產關系的須提交有關財產權利證明(如股票、銀行存摺等);

5、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

參考資料:北大法律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貳』 偽造公證書屬於什麼罪

1、<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偽造公證書已構成偽造公文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叄』 偽造或變造公證書負什麼法律責任

第四十四條 當事人以及其他個人或者組織有下列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專,依法屬承擔民事責任;違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騙取公證書的;

(二)利用虛假公證書從事欺詐活動的;

(三)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偽造、變造的公證書、公證機構印章的。

『肆』 假公證書會判刑嗎

做假的公證書要判刑,構成犯罪的,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伍』 公證處的公證書造假怎麼辦

「公證處的公證書造假」行為明顯違法,一旦發現,將會受到行政處罰。
《行政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明確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你需要做的是——撕毀造假的「公證處的公證書」。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陸』 提供虛假材料辦理了公證書公證處有何責任

則不是公證處的責任,虛假材料公證是無效的,公證處可以撤銷該公證

『柒』 公證書不真實,有什麼後果

偽造公證文件是很嚴重的違法行為,除無效,所有以此為根據的改變都回到原來狀態,而且要承擔法律責任。
千萬不能做這樣的事。

『捌』 偽造公證書被查出來受什麼處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僅僅是偽造公證書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則涉嫌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如果偽造公證書並以此為工具觸犯其他刑法規定的,則根據情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8)假公證書負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證書具有的法律效力

證據效力。公證的證據效力,是指公證證明的內容具有特殊的證明力,可直接作為認定事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7條明確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公證證明在民事訴訟中原則上無須審查則應被采證。

使法律行為生效的效力。具體說,即依照法律的規定或當事人的約定,某項法律行為必須進行公證才能產生法律效力的,不履行公證程序,則該項法律行為不能產生法律效力。大體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根據法律、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某些法律行為非經公證不能產生法律效力;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某些法律行為必須辦理公證;按照國際慣例、國際條約和雙邊協定,法律行為非經公證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強制執行效力。公證的強制執行效力,是指公證處可依法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債務人到期不履行時,債權人可以持該債權文書公證書為執行依據,不經過審判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同時也可大大減輕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的工作負擔,並有利於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

『玖』 公證提供假材料後果

(一)行為人在申請辦理公證過程中,故意向公證機構提供偽造、變造、買賣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由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二)行為人在申請辦理公證過程中,故意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三)行為人在申請辦理公證過程中,有故意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四)行為人在申請辦理公證過程中,有故意偽造、變造、買賣或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或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公證法》第四十四條
當事人以及其他個人或者組織有下列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騙取公證書的;(二)利用虛假公證書從事欺詐活動的;(三)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偽造、變造的公證書、公證機構印章的。

熱點內容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