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青少年法律法律責任

青少年法律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19 01:13:44

① 青少年違法犯罪什麼受法律追究

法律分析:

青少年違法犯罪應當受法律追究。根據我國刑法,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一、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② 現在青少年幾歲開始要承擔法律責任

年滿16周歲。
一、十四歲以下如果犯罪不負任何刑事責任,但要負內民事責任。
二、十四至十六周,容只負八種刑事責任,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搶劫,強奸,等八大型。只有犯這幾種才負刑事責任。
三、十六周歲以上一般刑事責任都負,但不滿十八周歲沒有死刑。

③ 青少年違法犯罪應當受法律追究嗎

青少年違法犯罪應當受法律追究,因為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3)青少年法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 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司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根據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犯罪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對於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學籍。

④ 青少年應對犯罪行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抄對於未成年人犯罪, 主要是根據年齡來規定是否承擔刑事責任的。
法律規定: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⑤ 關於未成年保護的法律有哪些

你好,有《憲法》、《刑法》、《義務教育法》、等許多法律法規,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確規定 。我國還特定了規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部專門法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只要內容是:總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附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主要內容有:總則、預防犯罪的教育、對不良行為的干預、對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對重新犯罪的預防、法律責任、附則。制定法律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讓青少年得到相應的全面發展,法律的不斷完善不斷修訂都是因為現實中未成年人其實都遭受了很多傷害以及攻擊,可能是來自於學校也可能來自於家庭。 重新修訂法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人都重視法律,了解到社會上是有《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存在,讓這些法律更好的發揮作用。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條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第三條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民族、種族、性別、戶籍、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等受到歧視。

⑥ 我國法律規定青少年到多大年齡應付法律責任

對於民事法律責任,沒有年齡限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對於行政責任: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對於刑事責任:
1、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按照我國刑法典第17條的規定,不滿14周歲,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一般地說,不滿14周歲的人尚處於幼年時期,還不具備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即不具備責任能力。因此法律規定,對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概不追究刑事責任;但必要時可依法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也可視需要對接近14周歲,如12~13周歲的人由政府收容教養。

2、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按照我國刑法典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也稱相對無刑事責任階段。達到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為的能力,即對某些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具備一定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們對自己實施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負刑事責任。

3、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按照我國刑法典第17條第1款的明文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進入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由於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體力和智力已有相當的發展,具有了一定的社會知識,是非觀念和法制觀念的增長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一般已能夠根據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規范的要求來約束自己,因而他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我國刑法認定已滿16周歲的人可以構成刑法中所有的犯罪,要求他們對自己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為負擔刑事責任。

⑦ 小學生即使觸犯了法律用不用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民法總則》「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版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權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⑧ 青少年必知的法律常識有哪些

1、刑法關於刑事責任年齡

(一)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四)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青少年的主要合法權利

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財產所有權、財產繼承權、著作權、專利權、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國家賠償權、宗教信仰自由權、民族風俗習慣自由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受教育權。

3、關於未成年人勞動保護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任何組織和個人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招收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4、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義務和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法》就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義務和責任作了如下規定: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青少年的法律概念

青少年的年齡界限定在13周歲至25周歲。它既包括一部分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法學界關於青少年犯罪是界定於此年齡段);也包括一部分19—25周歲的已成年人(統計青少年犯罪率即界定於13—25周歲)。

青少年有關的法律

專門保護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

⑨ 青少年犯法該不該負法律責任

按實際情況,青少年犯法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按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確定內。
相關法律容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熱點內容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