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私自刪除公司文件需負法律責任
1. 刪除公司資料犯法嗎我們單位沒和我簽勞動合同 我把公司部分文件備份在u盤上並把電腦上的都刪了
刪除公司資料屬於違反公司規章制度行為,如果因此構成經濟損失或重大經濟損失就屬於違法行為或犯罪行為,可能需要承擔違法責任或刑事責任,公司可以依照規章制度給予處分;造成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同時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未簽訂勞動合同不能成為刪除公司資料的理由。
公司未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向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申請仲裁要求單位給出勞動補償金。
相關法律法規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十三條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五條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2. 法律對於非法刪除公司文件的處罰方式
首先,要看刪除員工本身的工作崗位和工作職責是什麼,公司的用工手冊中對於員工的保管義務是如何劃分和規定的
如果員工本身崗位沒有保管義務,但又對公司造成了重大損失,可以部分追究員工的責任(但企業本身也會被要求負擔一部分自身的責任)
3. 離職員工故意刪除辦公電腦重要數據如何處理
為泄私憤,以刪除、修改計算機數據的方式破壞生產經營,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可以向法院進行起訴。
案例分析:因對原公司高層領導不滿,林某離職後登錄原公司郵箱伺服器,惡意修改高管郵箱密碼並刪除郵件、郵箱,給公司造成實際損失15萬余元。近日,林某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通州檢察院批准逮捕。
(3)員工私自刪除公司文件需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工作交接是為保持用人單位相關工作的有序、順利進行,不至於在更換勞動者後出現有關工作前後銜接不上的情況,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工作交接主要包括公司財產物品的返還、資料的交接等。
然而,員工離職時,應該交接的工作內容包括哪些方面,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一般對此也沒有明確的約定,特別是在電腦辦公成為一種普遍工作方式的當下,對於電腦中存在的電子數據應否成為交接的內容,更是鮮有規定。實踐中,對是否已經完成工作交接手續,勞企雙方往往各執一詞,糾紛的發生難以避免。
4. 如果員工故意刪除公司文件可以報警嗎
如果是故意刪除公司電腦里的文件是刑事犯罪可以報警讓警察抓他
5. 離職時,刪除公司文件違法嗎
離職時刪除公司資料,是違法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還可能會被判刑。
【案情分析】:
小麗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課程設計顧問,工作一三個月後因課程設計的問題和上級主管發生爭執,當日下午就離職,走的時候產生了報復心理,刪除了公司所有的網路課程和相關教育大綱資料,造成公司無法正常運營。
公司遭到客戶投訴無法上網課,調查發現網路課件被小麗刪除,公司花費了20萬元來修復所有數據和重新製作課程。人民檢察院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對小麗提起公訴。
【處理結果】:
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小麗觸犯了破壞生產經營罪並判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公司還訴至法院要求小麗進行民事賠償或者承擔相關行政責任。
6. 職員未經許可銷毀公司重要文件能用什麼法律條文追究嗎沒啥錢錢只有這點
當然可以!
只要造成了損失,都是要求該員工承擔!
7.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現在離職了,把自己建的文檔刪除了需要付法律卸任嗎
這個文文檔如果是公司涉及到有些東西的話,你這樣做是違規的,有責任,專如果說是只是你屬私人的東西,跟工作上一點關系沒有的,那你這個就沒有什麼多大關系,所以說要查看清楚你裡面的那些資料跟公司有沒有任何瓜葛?如果有任何瓜葛的話,那這個是屬於公司的私人財產,跟你應該沒什麼關系,就不能刪除,不然的話,你就要負法律責任
8. 員工離惡意刪除公司重要文件違反哪一條律!
通常員工怎麼會有公司重要文件,就像有老闆老早就備份好了。如果真的像你所說這樣的話那肯定於故意破壞公司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負法律責任。
9. 「說案」員工離職時刪除電腦文件,公司可以索要賠償嗎
員工離職時刪除電腦文件,公司可以索要因此進行數據恢復所支出的費用,視嚴重程度,該員工有可能會被追加行政處罰或刑事責任,以下是幾個判例:
民事賠償責任
案例一:財務主管不滿離職刪除公司文件造成7000元損失
來源:東方網
東方網1月15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因不滿勞動合同到期離職,財務主管未及時歸還公司電腦並私下刪除機內相關文件,造成公司為數據恢復的經濟損失而被告上法庭。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此作出一審判決,被告施先生應賠償原告上海某半導體設備公司經濟損失7006元;駁回公司方的其餘訴訟請求。
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期間,施先生在上海某半導體設備公司擔任財務主管。 2009年3月26日,該公司與施先生之間的勞動合同到期,雙方終止了勞動關系並為施先生辦理了退工手續,而施先生卻帶走原屬於其使用的公司電腦,相關人員曾加以勸阻不成。同年4月10日,在公司董事的協調下,施先生將電腦歸還,期間,施先生刪除了電腦中部分文件。
原告上海某半導體設備公司認為為恢復數據資料,花費了人力、物力,至今尚未恢復,因此訴至法院,要求施先生賠償因其搶走公司電腦並惡意刪除公司資料造成的經濟損失2.1萬余元(包括恢復數據的費用、員工額外工資費用、停車費和汽油費)。
法院認為,施先生離職時未及時歸還電腦並私下刪除機內相關文件,有違公司規定,公司在施先生刪除數據具體內容不明的情況下,進行數據恢復在情理之中,由此造成的合理損失6006元,理應予以賠償。公司要求施先生賠償停車費和汽油費所提供的憑證不足以證明自己主張的金額,故法院酌情確定停車費和汽油費共計1000元。據此,法院作出上述判
行政責任
案例二:女員工辭職遭拒絕 惡意刪除公司數據被拘留7日
【來源:北京晨報】
工作僅20多天的女排版員楊某提出辭職遭到拒絕後,將公司內部四台電腦中的大多數電子數據刪除。昨日,記者從豐台警方獲悉,楊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7天。
11月3日21時,豐台公安分局六里橋派出所接到110報警稱,位於六里橋附近的某印刷公司的四台電腦里的電子數據被人惡意刪除。報案人就是這個公司的老闆。
原來,今年10月份,楊某來到該公司專門負責排版業務,在幹了20多天後,由於公司的業務量非常大,經常加班,楊某有些難以承受,再加上楊某的住處離公司較遠,來回不方便,所以楊某於11月3日下午向老闆提出要離開公司,遭到拒絕。楊某一氣之下將四台電腦的電子數據全部刪除
刑事責任:
案例三:一職員辭職時為泄憤亂刪電腦文件招來牢獄之災
不少人在辭職的時候往往對原來屬於自己使用的電腦進行清理,對自己設計的文件隨便進行刪改。黃某在離職前夕刪改了自己使用的電腦中的一些文件,被企業告上了法庭。經過長達近半年的調查和多次開庭、激烈辯論,企業還請來佛山市公安局網路科進行鑒定。近日,南海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作出判決: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判處黃某有期徒刑3年。
加薪承諾未兌現生離意
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黃某受聘佛山市南海區某印刷包裝公司,負責印刷電腦設計及製作工作。
剛進企業的時候,有關負責人承諾:工作滿一年之後每月提升其15%工資。但一年後企業並沒有兌現其加薪的承諾。又過了一年,2002年8月,企業老闆找黃某談繼續簽約的事,黃某再次提出當初加薪的承諾,仍然遭到了拒絕,黃某與老闆爭吵起來。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黃某越想越來氣:企業不兌現加薪,不如辭職,有技術哪裡謀不到一份職業?
刪公司電腦文件惹了禍
離去之心一生,看著那台用於設計工作的電腦,黃某越想越不甘心:這些我工作的成果不能都留給後來的人吧?得刪改一些。其後兩天,黃某就對電腦中的80多份製版文件進行「修改」,並將她認為屬於「自己的工作方式」的單版文件的「啤線」(即模切絲,包括成品規格線和壓痕線)刪除了。
隨後黃某離開了該企業。不久,該企業需要調出文件印刷包裝盒,打開電腦發現顏色有些不對。再核對電腦,發現80多處有刪改。模切線等文件被刪改後,要恢復需要多次輸出膠片並重新製作「啤版」。該企業認為黃某是故意刪改生產文件,以發泄不滿,於是向公安局報了案,公訴機關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向南海區人民法院起訴黃某。
破壞生產經營罪成立
黃某在法庭辯論時認為,她沒有刪除任何文件,只是刪除了單版文件的「啤線」,而「啤線」是其本人的工作方式,刪除有關製版文件中可以恢復的「啤線」是為防止繼任者學會自己的專業技術,主觀上不具有破壞生產經營的主觀故意。
經南海一家價格事務所評估,修復黃某所刪改的80份製版文件,需人民幣42207元。公訴機關向法庭提供了原告企業的報案陳述、價格事務所評估明細表、佛山市公安局的鑒定書等證據。
法院認為,黃某為泄憤報復故意刪改計算機信息,破壞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情節嚴重,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之規定,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
法院提醒人們:刪除企業文件要小心,屬於企業生產經營中正在使用的文件千萬不能刪,否則,企業有可能將你告上法庭。
10. 在職員工盜取公司機密文件據為己有,並且私自刪除公司工作電腦里的所有機密文件是否可以立案
如果是在職員工盜取公司機密文件據為己有,並且私自刪除公司工作電腦里的所有機密文件,已經涉嫌犯罪。報案後,公安機關將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