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法律效力的工資條
㈠ 工資單可以有法律效果嗎親
按照要求,工資條上除有底薪、獎金等工資組成項目外,還必須有單位的簽字和版蓋章才具有法律效權力的。
實踐中,工資條內容和銀行賬單能對應,沒有蓋公司公章的工資條在法庭上也可以作為證據來使用。
用人單位不會在員工的工資條上加蓋公章,法律要求勞動者向仲裁庭提供的工資條上除有底薪、獎金等工資組成項目外,還必須有單位的簽字和蓋章,過於苛刻。
工資條是記載勞動者收入的一張清單,分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記錄著每個員工的月收入分項和收入總額。
㈡ 工資條的效力是怎樣的
按照要求,工資條上除有底薪、獎金等工資組成項目外,還必須有單位的簽字和蓋章才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工資條內容和銀行賬單能對應,沒有蓋公司公章的工資條在法庭上也可以作為證據來使用。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63條,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4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㈢ 工資條怎樣才是有法律效力的
只要是公司給員工的工資條,無論是電子版還是紙質的都是有法律版效力的。
沒有蓋公權司公章的工資條可以在法庭上作為證據來使用。
即使是管理再到位、再先進的單位,也不可能在員工的工資條上加蓋公章,因此,要求勞動者向仲裁庭提供的工資條上除有底薪、獎金等工資組成項目外,還必須有單位的簽字和蓋章,未免太過於苛刻。
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的規定,單位負有舉證責任,即舉證責任倒置。
㈣ 工資條怎樣才是有法律效力的-
按照要求,工資條上除有底薪、獎金等工資組成項目外,還必須有單位的簽字和蓋章回才具有法答律效力的。
實踐中,工資條內容和銀行賬單能對應,沒有蓋公司公章的工資條在法庭上也可以作為證據來使用。
用人單位不會在員工的工資條上加蓋公章,法律要求勞動者向仲裁庭提供的工資條上除有底薪、獎金等工資組成項目外,還必須有單位的簽字和蓋章,過於苛刻。
工資條是記載勞動者收入的一張清單,分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記錄著每個員工的月收入分項和收入總額。
工資條通常包含的內容:
單位、製表日期、 姓 名、標准工資、崗位津貼、效益獎、加班費、工資合計、水費 電費、房租費、其它扣款、醫保、住房公積金、養失生險、工會費、扣款合計、實發工資 、備注等,根據各單位情況酌情增加或刪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六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的規定,單位負有舉證責任,即舉證責任倒置。
㈤ 工資條以郵件方式發給員工,並且無公司公章,是否有法律效力
工資條以郵件發給員工的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沒有加蓋公司公章,是不具有法專律效力的。但是建議屬將工資條保存好,在勞動仲裁時,也是可以作為證據,對證明勞動關系等等起到一定的幫助。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5)具有法律效力的工資條擴展閱讀:
工資條所包含的勞動權益(公司必須提供):
1、工資條可以全面反映職工每月的工資總額,能讓職工工清楚了解自己的收入構成;
2、職工可以根據工資條明細判斷其是否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單位有沒有在工資中扣除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以及個人所得稅,單位是否還扣除了其他不該扣除的項目等;
3、個人所得稅徵收是以一定的工資起點為標准,工資條也能顯示單位是否按照個人所得稅法進行個稅代扣代繳,是否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時間發放工資;
4、一旦發生勞動爭議,工資條可以作為員工在這個公司的收入證明及其他明細證明,可以作為勞動仲裁的重要證據。
㈥ 電子工資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勞保部門承認嗎怎麼做可以讓勞保部門認可
看站在勞方,還是資方來回答這個問題。工資條本身只是證明了工資構成及工資數額,若沒有回工答資條,從銀行流水也可以證明工資情況。電子工資單當然屬於證據的一一種形式,但要結合工資單的發生途徑及發送形式,能否證明是公司發出的,若能證明,則證明效力就高,反之,效力就低。 認可這個是公司發放就可以了啊。
站在公司角度,這樣也可以,因為很多員工都收到了同樣的信息,可以認為向員工發放了工資條。另外,可以在公司制度或勞動合同裡面約定,通過這樣的形式發送工資條即可。
我們單位使用飛鴿微信電子工資條兩年了從來沒出現過什麼糾紛問題,信息化時代,傳統方式效率太低。
㈦ 工資條有法律效力么
工資條的法律效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簽訂勞動合同,證明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作為勞動爭議仲裁或者訴訟的證據;其他。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㈧ 工資條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工資條有法律效力。工資條的法律效力是:(1)證明和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工資條能證明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但是工資條不是唯一的證據。可以找其它的證據來證明,如人證、工作服、照片等。有了證據去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一定會勝訴。(2)工資條是勞動仲裁的證據之一。市社保局勞動工資處的同志認為,員工對於自己的收入有知情權和監督權;而工資條就是一種最好的表現形式,作為證據之一的工資條,對認定企業是否按時發放工資也將起到憑證作用。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