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監控偷聽法律責任
『壹』 私自監控別人屬於什麼罪
【法律分析】
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並非法公諸於眾。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於眾或擴大公開范圍。10、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貳』 私自到調取賓館監控犯法嗎
私自調取賓館監控犯法,監控錄像屬於視聽資料或者電子數據是法律規定的證據形式,但是調取過程必須合法,個人無權隨意調取。
法律分析
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未經同意私自進行拍攝、窺視、竊聽、公開私密活動是屬於侵犯權益的行為,例如侵犯肖像權、隱私權等,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承擔侵權責任, 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當侵權行為人實施的侵權行為仍然處於繼續狀態時,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法院責令加害人停止侵害人身或財產權的行為,這是一種基本的侵權民事責任形式,停止侵害可以及時制止侵權行為,防止侵害後果的繼續擴大, 當侵權行為人實施的侵權行為使受害人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利無法正常行使時,受害人有權請求排除妨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叄』 請問私自調取查看監控錄像算違法嗎
要分情況對待:如果是調取的自家的監控不違法也不犯罪,這個屬於對自身權利的處分;但如果是私自調取查看他人或者公共區域監控錄像可能就涉嫌違法了,如果再進行加工、售賣就涉嫌犯罪。
記錄有他人肖像或者私密信息的錄像包含他人的隱私,未經他人同意就私自調取查看,就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公民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即使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調取查看監控錄像也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並提供相應的手續才可以,否則及使是相關職能部門,也屬於違法行為。
『肆』 賓館未經公安部門同意私自給他人提供視頻監控是否違法
一般情況下不違法,因為賓館的監控是屬於私人財產,公安機關不能交涉,不過一旦監控錄像涉及個人的隱私,而且是被人所利用,就涉及違法,侵犯公民個人隱私權。
法律分析
賓館未經公安部門允許私自提供給他人視頻信息,若果不涉及泄露公民個人信息,一般情況下是不違法的,但是如果涉及泄露公民信息並進行違法行為,會觸犯侵犯公民個人隱私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如果賓館工作人員擅自將賓館內部的視頻監控信息提供給他人,不但將面臨罰款,構成犯罪的還將追究刑事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或者違法使用、傳播采獲信息;利用采獲信息侵犯他人隱私權或者其他合法權益;擅自提供、復制、翻拍或者刪改、隱匿、毀棄采獲信息。對於買賣或者違法使用、傳播采獲信息或擅自提供、復制、翻拍或者刪改、隱匿、毀棄采獲信息的,將由公安機關對單位處三萬元罰款,對個人處一萬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三倍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予以賠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伍』 非法監控怎麼定罪
非法監控可能構成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
該罪的認定標准主要包括下面四點:
1、在客體上,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2、在客觀方面,本罪表現為犯罪嫌疑人具有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情形:一是有權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未經批准擅自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二是無權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而擅自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
3、在主體上,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只要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4、在主觀方面,本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
監控嫌疑人需要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才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追捕被通緝或者被批准、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批准,可以採取追捕所必需的技術偵查措施,技術偵查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如果公民認為公安機關的行為侵犯個人的隱私或給自身造成違法損失的,有權向人民警察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督察機關檢舉、控告。因非法監聽以及泄露監聽內容導致被監聽人遭受損失的,有關機關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其次對違法監聽的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下列行為屬於侵犯隱私權: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條 【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陸』 車上安裝監聽監控定位違法嗎如何處罰
車上安裝監聽,監控定位是違法的,會處以罰款和拘留。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該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可以通過報警解決。如果是夫妻關系,最好進行協商解決。
法律分析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私生活,對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下列行為屬於侵犯隱私權:一、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二、非法侵入、搜查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居住安寧。三、非法跟蹤,監視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私生活鏡頭,窺探室內情況。四、非法刺探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五、私拆信件,偷看日記,刺探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公開。六、調查、刺探社會關系並非法公諸於眾。七、干擾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八、將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九、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於眾或擴大公開范圍。十、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因此,在老公不知情的情況下僱人跟蹤嚴重觸犯了法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柒』 老闆裝監控聽員工講話違法嗎
老闆裝監控聽員工講話是違法的。
偷聽講話侵犯了個人隱私,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1、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2、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3、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4、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5、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捌』 非法監聽監視是觸犯了什麼權
法律分析:這是觸犯了他人的隱私權,可以通過起訴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信號的,構成發現及泄露別人隱私罪,處1年以上4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玖』 家裡偷安裝監控攝像頭屬於違法嗎還是犯罪
依情況而定。關於在家裡能否安裝監控攝像頭,並沒有明文禁止的規定,但是這並不代表攝像頭就可以隨意安裝了,如果侵犯了公共安全利益或別人的隱私,那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承擔賠償的責任。
法律分析
在自己家裡安裝攝像頭,並且得到了被監控對象的允許,在不涉及侵犯其他住戶的隱私的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同時對於監控攝像頭拍攝的內容,安裝者有保密的義務,如果非法利用,未經他人允許對傳播,就會侵犯他人隱私,觸犯法律。私裝攝像頭存在報批和監管的兩大空白。如果公民個人安裝攝像頭是為了保護個人財產安全,那麼拍攝的范圍也僅僅涉及到個人生活空間和公共場所,一般不為法律禁止。如果安裝攝像頭的拍攝范圍涉及他人的私人生活空間,室內、院落,窗戶等相關區域,就是對他人隱私權的一種侵犯。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制定監控安裝的相關法律,以規范家庭、個人的安裝監控攝像頭的行為。總之,在家裡安裝監控攝像頭只要不涉及到他人隱私,是不違法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 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