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虛假陳述法律責任
① 民事訴訟虛假陳述後果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中,原告有虛假的陳述,會影響案件的判決,如果證據不充分、產真實的,法院會判決其敗訴,如果提供虛假的證據,還可能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七十五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當事人拒絕陳述的,不影響人民法院根據證據認定案件事實。
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② 民事案件中發現原告偽造證據虛假陳述被告應該怎麼做
民事案件中,發現原告虛假陳述、偽造證據,一方面在庭審及答辯意見中要提出反駁的意見,另一方面,按《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可以據此要求法院對原告做出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③ 刑事案件中原告有虛偽陳述怎麼處理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原告陳述的部分關繫到證據鏈中的重要部分,那就需要打回去重新審核,如果只是不重要的部分,那麼會按下排除出證據鏈。
④ 如果原告偽造證據,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提交虛假證明材料屬於偽造證據,情節較輕的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予以罰款、拘留;構內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容刑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⑤ 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要承擔法律責任嗎?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根據情節的不同,其有可能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或者民事法律責任。
⑥ 原告或者被告在法庭上沒說真話怎麼處理
如果原告或者被告在民事訴訟法庭上說假話並且導致法庭審理不能順利地進行下去,就觸犯了刑法的相關規定了。如果被告認為原告的訴狀不真實,可以在遞交的答辯狀列舉事實證明。或者被告可以在法院審理的辯論環節舉證反駁。
法律分析
訴訟參加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可以認定為虛假陳述:1、偽造、變造證據以證明其主張的;2、在對方當事人主張的事實已履行舉證義務後,仍虛構法律關系及相應事實進行抗辯的;3、就案件事實的陳述前後不一、存在重大矛盾且無法作出合理說明的;4、在主張己方權利時,隱瞞對方已履行部分或者全部義務且不能作出合理說明的;5、迴避陳述自己參與事實的行為或者對自己知道及應當知道的事實,以「不知道」、「不清楚」、「不記得」等進行回答且不能作出合理說明的;6、對自己簽名、蓋章書證的真實性拒不發表意見,經審判人員就法律後果進行釋明後仍拒不發表意見的;7、對有其他充分證據相互印證真實性的書證仍申請鑒定阻礙訴訟的;8、對已經掌握或者應當掌握的證據仍申請法院調查取證,且不能作出合理說明的;9、其他通過陳述、申請等方式阻礙民事訴訟活動且不能作出合理說明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⑦ 原告偽造證據被確認,原告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構成《刑法》第三百零七條偽造證據罪,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⑧ 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1、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一般不會承擔法律責任,只是其訴訟主張法庭不回予採用答。
2、與此同時,必須揭露其虛假的事實或者證據,否則法院也許採信,因為法庭上是用證據說話的,如果其證據對方沒有有力反駁,法院一般不會主動調查,所以要引起重視。
⑨ 虛假陳述的法律後果
虛假陳述的法律後果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民事案件的,是屬於妨害司法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如果構成犯罪,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於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法律規定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且受害方有權以侵權為由起訴,向虛假陳述當事人提出經濟賠償,法院會予以支持。
當事人虛假陳述有以下幾種情形:
1、否認客觀事實的存在。如被告針對原告起訴的事實矢口否認,即使原告提供了充分的證據或者法院調查取得確實證據,被告也無法抵賴。這是純粹意義上的虛假陳述;
2、陳述虛假的意思表示。民事訴訟中,真實的意思表示對確定案件的法律關系和法律適用非常關鍵。由於公民法律意思不強,現實生活中口頭合同大量存在,當時的意思表示沒有固定下來,或者說沒有直接的證據予以證明。很多案件都是由於當時沒有明確的意思表示,或者說沒有書面確認真實的意思表示,而在訴訟過程中雙方產生了爭議,原、被告雙方都有可能作出虛假陳述,以達到利於本方的法律後果;
3、有目的的訴訟欺詐。有的訴訟當事人一方勾結證人,或者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通過符合程序的訴訟形式,使法院作出錯誤裁判,從而達到損害他人利益,謀取非法利益。訴訟欺詐行為是訴訟不法行為和實體法上的不法行為的競合,嚴重的民事訴訟欺詐可以構成刑事上的詐騙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三條 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