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入職作假作用負什麼法律責任

入職作假作用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0 18:32:19

❶ 虛假信息入職屬於犯法嗎

屬於違法行為,會使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還有可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法律分析
員工利用虛假信息入職時與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有些企業在處理員工提供虛假信息的情況時,認為員工的任何欺騙行為都屬於欺詐,這是錯誤的。比如,有些企業為防止員工作假,會讓員工在求職登記表或入職登記表的最下方寫上「本人承諾上述所有信息完全真實有效,如果有任何虛假信息,公司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支付任何補償」之類的保證,並且簽字確認。之後,企業一旦發現有虛假信息,就據此為由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但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問題。這種屬於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可以直接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還可對勞動者追償經濟損失。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簽訂後,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八十六條 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❷ 入職申請表造假公司可以訴訟索要哪些賠償

公司有權單方解除與簡歷造假簽訂的勞動合同和投訴賠償。 第一,用人單位與內勞動者容均有如實告知的義務,而造假者在公司招聘時就弄虛作假,明顯與之相違; 第二,造假者偽造的簡歷應聘,並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屬欺詐,而通過欺詐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從一開始便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是無效合同,並可以投訴賠償; 第三,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公司有權單方與造假者解除勞動合同並起訴欺詐

❸ 使用假學歷入職,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可以要求公司補齊加班費用和社保,使用假學歷公司可以和你解除勞動關系,但是不能以此來扣押你的工資。

❹ 發現已離職的員工當初應聘資料造假,如何處理

我公司最近收到一封某公司的公函,告知我單位一名員工與其存在勞動關系。該公函中嚴正指出該員工掌握公司的技術秘密,若擅自利用該人員掌握的技術秘密,將承擔法律責任;另外,若明知此人未與原公司解除勞動關系而僱傭,將承擔相關損失和連帶賠償責任。我當時很詫異天外飛來的這封公函,因為入職時該人員提供的入職材料都是齊全的。於是翻出半年前入職時該人員提交的離職證明,和寄來的公函加以對比,兩個公章明顯不同。後來與原單位人事部門了解到,由於當時該人員離職前簽訂培訓協議,但未滿服務期而離職,未給公司培訓賠償且並未辦理離職手續,也並沒有通過人事部門開據離職證明。原公司多次試圖聯系解決,該人員予以拒絕。後了解到此人已經在我公司工作,就提交我公司此書函,並希望盡快解決,若是再不解決將提交法院處理。公司迅速開會討論此事,因誠信問題,最後還是考慮不再僱傭此人。也咨詢了12333,若其離職證明是偽造或公章屬偷用,可以按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欺詐為由,認定勞動合同無效。後來和當地的勞動局仲裁室聯系,說是可以不用仲裁認定合同無效,公司可以和員工直接解決。公司自行解決的話,也要證明離職證明是偽造的或是公章是投機取巧取得的,才能以「欺詐」為由認定合同無效,讓此人離開的心服口服。問題是:1. 那麼如何證明呢?是由原公司書面證明還是該名員工書面證明?2. 除了證明離職證明系偽造的書面材料還有必要准備其他書面材料嗎?3. 有沒有其他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 崔律師解答:個人意見,供參考。解除與此人的勞動合同關系要准備好合法的理由,經合法的程序。1、事實:此員工入職時提供的離職證明確屬虛假。建議繼續取證:(1)與原單位再次電話溝通,了解當時其離職的真實情況,並予以錄音,如對方配合,可要求對方出具一個當時此員工離職時的書面情況說明;(2)與此員工面談,讓其對於入職時的離職證明予以解釋,並對原單位發來的函件予以解釋,進行錄音取證。(3)如此員工不承認此入職證明系虛假,公司可委託鑒定機構,對其上公章進行真偽鑒定,拿到鑒定結論。2、理由:(1)以嚴重違紀為由解除勞動合同。此員工的行為屬於提供虛假入職材料,你可以看看你們公司員工手冊,是否有對此種行為的明確處理,是否在規章制度上有相應的約束,是否屬於嚴重違紀可解除的情形。(2)以員工欺詐,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為由,終結用工關系(注意,此處是「終結用工關系」,因為勞動合同無效,不能再講「解除勞動合同」)。3、程序:通知工會,征詢工會對處理此人的意見。向本人遞送書面處理通知,終結用工關系,同時辦理離職手續。 做到以上內容,基本上沒有問題了。

❺ 入職人員在入職前對公司有欺騙行為勞動法有什麼處罰

原創:MoreKingLawFirm 廣東摩金律師事務所
作者| 常法中心
單位| 廣東摩金律師事務所
全文共1063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鍾。

Q:若員工入職時出現學歷造假、隱瞞職業病或傳染病等欺詐行為,企業該如何正確處理?

法律顧問回復:

對於員工學歷造假、隱瞞職業病等行為,能否在法律上認定為「欺詐」行為,而企業據此作出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決定。

其關鍵在於,該欺詐的行為是否對「勞動關系的建立或續訂」造成根本影響;並不當然地認為只要員工存在提供一些不實信息的情況,就認定勞動合同無效。

例如,員工偽造學歷,司法裁判一般會考量該偽造的學歷是否是勞動關系建立的必要條件,包括企業在招聘時是否明確崗位要求、員工從事的崗位是否必須達到該學歷以及工作期間的表現情況等因素。

實務中,企業應對該等員工欺詐行為,一般有三種解決思路可供選擇:

其一,就是直接以「員工欺詐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規定予以解僱;

如上所述,關鍵在於員工欺詐的內容是否為企業與員工建立勞動關系的關鍵依據。



其二,就是企業若選擇按「嚴重違規」的規定以解僱員工;

此時,有關違規問題在性質上而言則屬於企業的用工自主權范疇,相對於前述法定欺詐方式來說,司法裁判時所依據的准則就會發生改變,企業也就會有勝訴的機會。



其三,就是若員工在試用期,企業以員工不符合試用期錄用條件為由;

此時,其依據就是將員工不如實履行告知義務與試用期是否合格予以掛鉤,在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中予以明確該行為視為不符合錄用條件。

基於前述三種思路,其實事實上,就是要求我們企業對於員工的申報信息應做分類處理。

一方面,對於基於與建立勞動關系有關鍵性要求的因素,應以《職位說明書》等類似文件予以規范,並明確該信息系建立勞動關系的關鍵性因素,若員工不實申報就會構成欺詐,公司予以解僱;

另一方面對於員工的一般信息,出現不實申報,就按違規處理,若構成嚴重違規,則可予以解僱;另外,同時還可將員工信息不如實申報與試用期是否合格予以掛鉤。

√ 相關依據及參考: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❻ 員工入職造假,單位能否解除合同

員工入職「造假」,單位能否以此解除勞動合同? 近年來,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用人單位對於員工的入職條件也越來越高。許多求職者為了謀取一份好工作,在招聘過程中對自己的個人信息做了一定程度的「技術性」處理,以增加單位錄用其成為員工的籌碼。許多單位往往在簽完勞動合同後才發現員工的實際情況與其入職前所陳述的內容不相符合,那麼對於單位而言,能否以此為由解除與員工的勞動合同呢?嘉定區勞動工傷糾紛代理律師 律師根據其在勞動人事領域的豐富經驗,結合其在實踐中遇到的具體案例,整理與歸納了員工入職「造假」的常見情形以及單位的處理方式:例一:某食品公司招聘生產人員與財務人員各一名。 甲、乙均為乙肝攜帶者,分別應聘生產人員與財務人員,入職後公司了解到甲、乙攜帶病毒的情況,並決定以此為由解除甲、乙兩人的勞動合同。對於甲而言,由於其工作內容涉及食品生產,而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具有一定傳染性的,所以不能進行從事該類工作,因此公司對甲可以直接解除勞動合同。對於乙而言,根據《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止方案》,乙肝病毒攜帶者除不能獻血及從事直接入口的食品和保育員工作外,可以照常工作。對於財務人員來說,攜帶乙肝病毒並不會對正常工作產生影響,因此公司不能以此解除乙的勞動合同。例二:某製造商招聘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應聘者具有某技術資質,應聘者丙謊稱自己已獲得該資質而被單位錄用。 在履行勞動合同的過程中,由於其缺乏技術資質而無法開展正常工作,影響到了勞動合同的實際履行,單位發現其無資質後有權解除其勞動合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該技術資質僅僅是作為招聘時的優先錄用條件,而並非為了滿足該崗位的實際業務需要,那麼用人單位不得直接以此為由解除丙的勞動合同。例三:某高新企業招聘總經理,要求應聘具有碩士以上學歷。 應聘者丁偽造某大學碩士文憑而被該企業錄用,後企業得知該文憑系偽造,決定解除丁的勞動合同。本案中,學歷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必備條件,丁提供虛假文憑的行為已構成民事上的欺詐,應當認定為勞動合同無效,企業有權解除其勞動合同並無需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第三十九條嘉定區勞動工傷糾紛代理律師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這就意味著,勞動者在入職時有義務真實、客觀地向用人單位披露與勞動合同履行直接相關的個人情況,其中包括健康狀況、知識技能、學歷、職業資格、工作經歷以及其他相關個人情況(如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員構成等)。法律對勞動者設定說明義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用人單位更全面地了解勞動者的個人情況,從而考察其是否符合崗位的實際需要。 對於員工入職時「造假」——即故意虛構或者隱瞞事實的情況,單位並非當然有權解除勞動合同,需視案件具體情況而定。原則上,只有在勞動者虛構或者隱瞞的個人情況與履行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方能解除其勞動合同。這里的「直接相關」是指,勞動者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行為,足以對勞動合同的正常履行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規定,以欺詐的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一旦滿足上述條件,即可認定該勞動者的行為屬欺詐,根據《勞動合同法》應認定該勞動合同無效,用人單位有權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解除其勞動合同。另外,我國《勞動合同法》針對此類情況未強制要求單位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因此員工在勞動合同解除後無權要求單位支付其經濟補償。 值得注意一點,勞動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付出的勞動,應當向其支付勞動報酬,數額一般參照本單位同期、同工種、同崗位的工資標准支付。律師提醒,法律賦予用人單位的知情權不得濫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提供個人信息的,應當控制在知情權的范圍內。不得以「對勞動者進行全面了解」為由,要求勞動者提供與勞動合同無直接關聯的個人信息,尤其是涉及個人隱私部分,否則勞動者有權拒絕。

❼ 何旻哲承認簡歷造假,你知道簡歷造假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嗎

簡歷造假需要承擔的責任,大部分為對自身今後的職業生涯影響;如果真的觸犯到法律,則需要承擔一部分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我們從三個方面闡述一下簡歷造假需要承擔的責任:

1、工作層面

幾乎沒有哪一家單位會容忍簡歷造假這件事,因為這意味著求職者的職業道德出了問題。除非你入職後真的表現非常好,給企業帶來很多價值,對方捨不得處理你造假這件事,一般情況下開除是大概率事件。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以欺詐手段訂立勞動合同應屬無效的情形。

❽ 偽造高中畢業證應聘合同工,被發現了要負什麼相關法律責任會坐牢嗎

你好,雖然這樣的行為屬於不誠信的行為,並且是違法行為,但可以肯定是不要坐牢的。
那麼,我對你可能會關心的幾個問題做一下介紹:
1. 行為的性質、是否需要坐牢。
偽造畢業證,根據你是否有偽造印章性質不同。如果你製作特定高中的印章用於製作畢業證,則觸犯了刑------法280條第二款,雖然情節輕微不以犯罪論處,但留下案底總是不好的;如果你購買別人的製作好的高中畢業,那麼僅是普通違法行為,被公-==安-部-門的發現最壞情況就是少量罰款和15日以下拘留,因為情節較輕一般也不會拘留。
2. 民事層面的法律責任。
因為偽造證件入職,如果公司發現,那麼你可能承擔你們合同約定的違約金,並且公司將有權利立即開除你而無需任何補償。
3. 我的建議。
不要自己刻章,辦一個證,用工方一般不會特別重視,但你需要在之後的培訓和工作中表現出足夠的適應能力,完成好工作,不致用工方懷疑你的高中文憑。
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本不應該鼓勵他人犯法,但我認為社會上多一名有著輕微瑕疵的勤勉工人,要優於多一個不安定的閑散人員。希望你(或你為之咨詢的人)若能憑靠假的證件成功成為工人,則努力勤勉工作,不能認為違法是一件簡單的事,無代價的行為,形成違法的習慣思維,那樣終將釀成惡果。
那麼,祝你今後的工作順利。

❾ 發現員工入職學歷造假可以辭退嗎為什麼呢

如果大家發現員工入職學歷造假的話,是可以選擇把員工給辭退的,因為對於很多企業而言,他們要求員工的學歷,就是因為員工達到了這個學歷,才能夠去勝任這份工作。如果說員工沒有達到的話,可能在工作方面就會一頭霧水,那麼公司也是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進行培訓,這也是導致公司浪費了很長的時間。

三、總結。

小編也是希望大家最好做到實事求是,每個人的學歷不同,那麼,他們能夠勝任的工作也是不同的。在這個時候,如果說我們造假的學歷一旦被公司發現了的話,也是需要負責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且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我們這輩子可能都賠不起。我們總說什麼樣的蘿卜,什麼樣的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沒有到達這個位置,但是想坐在這個職位的話,也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❿ 案例:已入職員工證書造假,能辭退嗎

當然可以。1、員工入職時存在作假行為,是可以根據法律規定進行辭退的。而且單位是不用支付經濟補償的。
2、在入職資料證書作假,屬於嚴重違紀行為,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辭退。
3、《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熱點內容
重慶科級幹部選拔任用條例 發布:2025-02-12 11:48:10 瀏覽:197
2015年社會法年會 發布:2025-02-12 11:41:38 瀏覽:776
調解有哪些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1:39:29 瀏覽:979
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實務 發布:2025-02-12 10:56:46 瀏覽:517
木質展台法規 發布:2025-02-12 10:36:43 瀏覽:238
婚姻法十九條詳細 發布:2025-02-12 09:33:18 瀏覽:4
法規稽核崗 發布:2025-02-12 09:32:27 瀏覽:877
2017年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09:22:38 瀏覽:479
行政法聽得很無聊 發布:2025-02-12 08:55:08 瀏覽:428
合同法期末考試的試卷 發布:2025-02-12 08:31:14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