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待證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待證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4-20 18:47:29

⑴ 合同是由別人代簽的有法律效力

對於合同是由別人代簽的有法律效力嗎這個問題,解答如下, 1、用人單位代簽勞動合同後為勞動者支付了工資並繳納了社會保險費,是否還要向勞動者支付二倍工資差額的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第十七條的規定,勞動合同的內容應包括勞動合同的期限、工作內容和地點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等事項,上述事項均應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協商確定。用人單位雖然向勞動者支付了工資並繳納了社會保險費,但勞動合同中應當包含的其他重大事項的約定,均由用人單位隨意填寫,並未體現勞動者的真實意思。用人單位往往利用其為勞動者代簽勞動合同的有利條件和優勢地位,在勞動合同的內容上降低或排除勞動者的合法權利,減輕或排除自己的法定義務。因此,即使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了工資並繳納了社會保險費,仍應認定代簽合同無效。2、用人單位代簽勞動合同經勞動者同意,或者勞動者以實際行動表明接受所代簽的勞動合同內容,用人單位是否還要向勞動者支付二倍工資差額的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實踐中,確實存在勞動者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明確表示同意由用人單位代簽勞動合同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用人單位代簽的勞動合同只要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認定為有效。有些勞動者雖然並未明確表示同意用人單位代簽勞動合同,但在用人單位代簽勞動合同後,其收到或閱讀了勞動合同文本,雙方均按照該勞動合同的約定履行,且勞動者未在合理期限內提出異議。該情形應視為勞動者以實際行為表明接受所代簽勞動合同的內容,只要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也應認定為有效。目前審判實務中的主流觀點認為,只要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代簽勞動合同經勞動者同意,或者勞動者以實際行為表明接受,勞動者主張勞動合同無效的。

⑵ 合同代簽有法律效力嗎

是否有效關鍵看代簽者是否有代理權,往往需要額外的委託書確認代理權,構成表見代理的,需要盡快讓合同當事人追認。

⑶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是人們應當服從法律規定的行為。合同發生法律效力是指該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因而受到法律的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⑷ 網上簽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這種合同法律上稱為傳真合同 它作為證據的可信度 取決於法官的裁決專 而且這種合同通常要配合其屬他的證據才能保證他的真實性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其中傳真合同要配合其他證據才能保證真實有效

⑸ 代簽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依據我國現行《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經法定授權、代理或事後追認的代簽合同有法律效力。如果第三人未經當事人的授權用其名義代簽合同,合同對當事人不發生法律效力,所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使用其名義的第三人承擔。但當事人授權第三人代簽的、或當事人雖不知情但事後仍對該合同進行追認的,代簽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⑹ 個人簽寫的證明有法律效益嗎

只要證明書是真實的、沒有受到威脅、合法的、都是有法律效力的。但你要是為你內的親屬容作證,此證明書的效力會減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3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第57條規定,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其他表達方式作證 隔代親人可以作為證人,但因與當事人有親屬關系,證據效力低

⑺ 合同代簽還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
合同代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取決於代簽人是否具有被代簽人的合法代理許可權,有則對被代簽人生效,無則對被代簽人不生效。值得注意的是,代理人必須具有代理權,唯有將代理權的存在嚴格作為代理的要件,才能避免對被代理人事務的任意介入或干預;代理人須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為民事法律行為。所謂以被代理人的名義,是指代理人表示代被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並使行為效果直接歸屬於被代理人的意思;代理人是在代理許可權內獨立地向第三人為意思表示,代理人在代理關系中具有獨立的地位,所謂由代理人「實施」法律行為,是指由代理人決定該法律行為意思表示之內容並表示之,或者受相對人之意思表示並決定是否接受(承諾)。假使該意思表示之內容已由被代理人決定,而代理人僅予表示,或者代理人受意思表示而無權決定是否接受(承諾),這種情形屬於被代理人實施的法律行為,而非代理人實施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條: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條: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五條:委託代理授權採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⑻ 代簽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有委託授權的話是有效的,也就是說代簽取得的被代簽人的同意或被代簽人授意代簽人為之的行為代替別人簽合同,最好有授權委託書。

代簽合同是分情況不同來判定是否有效。在勞動關系等民事行為中,無論是初次簽訂勞動合同,還是續簽勞動合同,當事人的簽名都是其在法律上同意的表示,是對合同權利義務接受的表示。簽名者應對自己的行為所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承擔責任。若他人代簽合同,應得到當事人書面委託或事後追認,否則,合同不對該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

(8)待證合同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中規定,如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目前一些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推行勞動合同制的過程中,不嚴肅地對待勞動合同的形式要求,隨意漏簽、代簽的情況時有出現,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勞動糾紛。因此,在此提醒大家,不要忽視訂立勞動合同的程序,既不要沒有得到授權代為別人簽訂合同,也不要隨意委託別人代簽合同。

熱點內容
爾雅通識商法課題庫 發布:2025-04-25 05:56:53 瀏覽:140
房屋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5 05:56:23 瀏覽:33
侯馬司法所 發布:2025-04-25 05:37:58 瀏覽:489
投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5 05:34:02 瀏覽:541
自融資金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5 05:33:28 瀏覽:241
體育教師職業道德 發布:2025-04-25 05:28:20 瀏覽:927
規章制度怎麼編號 發布:2025-04-25 05:28:11 瀏覽:553
大學生公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5 05:11:22 瀏覽:222
最高法發布行政訴訟法解釋 發布:2025-04-25 05:08:48 瀏覽:494
婚姻法案例 發布:2025-04-25 05:06:21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