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關於身份證的法律知識

關於身份證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20 20:27:31

Ⅰ 關於身份證的4個小知識,你了解多少

身份證是我國的公民所必須擁有的東西,這是用來證明你自己是你自己的證件,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關於身份證的四個小知識你知道多少呢。

再次,是18位的身份證號代表的意義大家知道嗎?身份證號的前兩位,代表了自己所處的省份 ;接下來的兩位是自己的所處的城市,再接著是區和縣的代碼,這是身份證號的前六位。接下來就是身份證本人的出生年月日,這個知道的人應該非常的多。倒數第三第四位是當地派出所的代碼,倒數第二位是自己的性別的代碼,最後一位是自己的校驗碼。


最後,身份證是依靠右下角的晶元來讀取數據。

Ⅱ 關於身份證涉及的一些法律問題

如果你只以為他是來用來買車的話,即便出了事,你也不會承擔法律責任的。但為了維護你自己的權利,還是盡量查清他是用來干什麼了吧!

Ⅲ 關於身份證的法律有哪些

關於我國的居民身份證的歷史淵源的法規法律有:1984年4月6日國務院以國發[1984]53號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1985年9月6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2003年6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後於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3次會議進行了修訂)。

Ⅳ 關於身份證的法律法規

樓主你好,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已經失效】,相關的實施細則也隨同失效。

3《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居民身份證管理辦法》

Ⅳ 身份證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年6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申領和發放

第三章 使用和查驗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便利公民進行社會活動,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三條 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

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准編制。

第四條 居民身份證使用規范漢字和符合國家標準的數字元號填寫。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居民身份證用漢字登記的內容,可以決定同時使用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選用一種當地通用的文字。

第五條 十六周歲以上公民的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為十年、二十年、長期。十六周歲至二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證;二十六周歲至四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證;四十六周歲以上的,發給長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證。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發給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證。

第六條 居民身份證式樣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統一製作、發放。

居民身份證具備視讀與機讀兩種功能,視讀、機讀的內容限於本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項目。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對因製作、發放、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而知悉的公民的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第二章 申領和發放

第七條 公民應當自年滿十六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八條 居民身份證由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簽發。

第九條 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台灣同胞遷入內地定居的,華僑回國定居的,以及外國人、無國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定居並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在辦理常住戶口登記時,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十條 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應當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驗居民戶口簿。

第十一條 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公民姓名變更或者證件嚴重損壞不能辨認的,應當申請換領新證;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出現錯誤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更正,換發新證;領取新證時,必須交回原證。居民身份證丟失的,應當申請補領。

未滿十六周歲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請換領、換發或者補領新證。

公民辦理常住戶口遷移手續時,公安機關應當在居民身份證的機讀項目中記載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變動的情況,並告知本人。

第十二條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

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第三章 使用和查驗

第十三條 公民從事有關活動,需要證明身份的,有權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

第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

(一)常住戶口登記項目變更;

(二)兵役登記;

(三)婚姻登記、收養登記;

(四)申請辦理出境手續;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規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證的公民,從事前款規定的有關活動,可以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證明方式證明身份。

第十五條 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

(一)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四)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絕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分別不同情形,採取措施予以處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但是,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人民警察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製作、發放、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二)非法變更公民身份號碼,或者在居民身份證上登載本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項目以外的信息或者故意登載虛假信息的;

(三)無正當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內發放居民身份證的;

(四)違反規定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五)泄露因製作、發放、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而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條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繳納證件工本費。居民身份證工本費標准,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核定。

對城市中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農村中有特殊生活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免收工本費。對其他生活確有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可以減收工本費。免收和減收工本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公安機關收取的居民身份證工本費,全部上繳國庫。

第二十一條 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申請領取和發放居民身份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二十二條 本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同時廢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領取的居民身份證,在依照本法換領居民身份證前,在其有效期內,繼續有效。換領居民身份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完)

Ⅵ 身份證知識知多少

分步閱讀
1
/6
身份證一共18位數,比如11204416541220243X,前面6位「112044」是地址碼,就是指戶口所在縣(市、旗、區)的行政區劃代碼,這一部分是根據 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進行編碼的。
2
/6
第一位表示地區,1-華北、2 -東北、3-華東、4-中南、5-西南、6-西北這樣各省編碼為:11 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 內蒙古自治區21 遼寧省、22吉林省、23黑龍江省31 上海市、32江蘇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 江西省、37山東省41 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廣東省、45廣西壯族自治區、46海南省51 四川省、52 貴州省、53 雲南省、54西藏自治區、50重慶市61 陝西省、62甘肅省、63 青海省、64 寧夏回族自治區、6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71 台灣省81 香港特別行政區82 澳門特別行政區
3
/6
前面17位叫本體碼,是由個人信息決定的。最後一位被稱為校驗碼,可能是0-9,也可能是X,它是根據一個公式推出來的。 1、將身份證號碼的第1位數字與7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2位數字與9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3位數字與10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4位數字與5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5位數字與8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6位數字與4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7位數字與2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8位數字與1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9位數字與6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10位數字與3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11位數字與7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12位數字與9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13位數字與10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14位數字與5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15位數字與8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16位數字與4相乘;將身份證號碼的第17位數字與2相乘。
4
/6
2、將第一步身份證號碼1~17位相乘的結果求和,全部加起來。3、用第二步計算出來的結果除以11,這樣就會出現余數為0,余數為1,余數為2,余數為3,余數為4,余數為5,余數為6,余數為7,余數為8,余數為9,余數為10共11種可能性。其分別對應的最後一位身份證的號碼為1 0 X 9 8 7 6 5 4 3 2。也就是說余數是0,則身份證最後一位就是1,如果余數是1則身份證最後一位就是0,如果是2,那麼對應的最後一位就是 X 了。
5
/6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計算出來的結果,余數為10,這是個兩位數,為了保證公民的身份證符合國家標准,但是沒法用0~9表示,因為如果用10做尾號,那麼此人的身份證就變成了19位,而19位的號碼違反了國家標准,並且我國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也不承認19位的身份證號碼。所以就用 X 代替!!!那麼 Ⅹ 就是羅馬數字的10。
6
/6
所以啊,這並不是你們說的那些,什麼最後一位是 X ,代表農村戶口? 最後一位是X的,是超計劃生育的? X 是少數民族的? 補辦身份證後才會有 X ?最神奇的是,說將來會成為牛X的人,所以身份證上有 X ...還有一個說法很科學,他說根據染色體男的是 Y ,女的是 X 。小樂表示活了這么大,並沒有遇見過身份證末尾是 Y 的童鞋,如果我哪天遇見了,那肯定是我瘋了...

Ⅶ 身份證正反面的法律規定

正反面辨別

身份證有頭像的一面是反面,有國徽的一面才是正面。

證件正面印有國微、證件名稱、長城圖案、證件簽發機關和有效期;

證件背面印有持證人照片、登記項目(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證號碼),配有彩色花紋。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三章使用和查驗

第十三條公民從事有關活動,需要證明身份的,有權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

第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

(一)常住戶口登記項目變更;

(二)兵役登記;

(三)婚姻登記、收養登記;

(四)申請辦理出境手續;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規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證的公民,從事前款規定的有關活動,可以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證明方式證明身份。

第十五條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

(一)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四)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絕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分別不同情形,採取措施予以處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但是,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只能在核實公民身份信息時起到參考作用,不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不會帶來其他問題的,因為現在辦理各項業務都是需要本人和身份證原件才能辦理,只有身份證正反面照片是沒關系的,若是身份證原件給他人就關系了,是可以被用於補辦手機卡,貸款等情況。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和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照片時,各相關證件使用部門應負有核對人、證同一性的義務,確認無誤後方可為其辦理相關事務。如果相關證件使用部門疏於管理或者未盡相關審查義務,致使持有他人身份證復印件或照片在不法人員實施了有損證件所有人權益的行為或者違法犯罪行為,違法行為人和相關證件使用部門將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照片所有人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物業管理法規案例分析 發布:2025-02-12 12:04:27 瀏覽:922
重慶科級幹部選拔任用條例 發布:2025-02-12 11:48:10 瀏覽:197
2015年社會法年會 發布:2025-02-12 11:41:38 瀏覽:776
調解有哪些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1:39:29 瀏覽:979
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實務 發布:2025-02-12 10:56:46 瀏覽:517
木質展台法規 發布:2025-02-12 10:36:43 瀏覽:238
婚姻法十九條詳細 發布:2025-02-12 09:33:18 瀏覽:4
法規稽核崗 發布:2025-02-12 09:32:27 瀏覽:877
2017年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09:22:38 瀏覽:479
行政法聽得很無聊 發布:2025-02-12 08:55:08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