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簽章的法律效力說明
1. 想法人授權代表簽字可以用手簽章嗎
法定代表人因故不能簽字的,可以由出具授權書,由獲得授權的人簽字,與法定代表人簽字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2. 授權委託書上蓋了公章 法人的手簽章,有效嗎
授權委託書上,蓋上了單位的公章,也有法人代表簽了字,這份授權委託書就有法律效力。
3. 手章是什麼
指便於攜帶的私家印章。
一般認為手章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貴族的銅印章。當時的銅印章是身份和信義的象徵,也作為封發物件、簡牘之用。
法律效力
本人持有並使用手簽章,表示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具有與本人簽字相同的效力。但是在司法實踐中。
如果無法判斷手簽章由本人使用,且簽字人本人因喪失意志能力而無法進行確認,也無法從其他證據中判斷簽字人本人明確的授權、意思表示的話,則僅加蓋手簽章不足以代表簽字人的真實意思,且簽字文件不具備簽字效力。
例如,股東會是否實際召開、股東是否參加了股東會、決議是否為股東的真實意思表示,要綜合股東會決議的形成過程(如各股東討論或者簽署股東會決議的內容)、股東簽字時是否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處分的權益是否符合其民事行為能力、是否具備不召開便可作出股東會決議的要件等予以確認,並非單純從決議文件上蓋有簽字人的手簽章而認定簽字人的真實有效的意志。
4. 簽名章是什麼,有無法律定義,該如何管理,是否每個人都可以刻一個簽名章
簽名章應當叫做手簽章,如果已經在相關部門備案,與簽字蓋章一樣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有必要,每個人都可以刻一個簽名章,但是管理不好容易出問題。
5. 手簽章和親筆簽名的法律有什麼不同還是等同的謝謝
是具有相同的法律效應。
根據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第七條明確規定:票據上的簽章,為簽名、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據的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蓋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章。在票據上的簽名,應當為該當事人的本名。
簽章的概念於1995年5月10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此次會議涉及內容有:第七條 票據上的簽章,為簽名、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
(5)手簽章的法律效力說明擴展閱讀:
按照簽章的性質可分為法人單位的蓋章和自然人的簽章:
1、法人單位的簽章:一般公文只是在公文末尾的單位名稱上加蓋法人章(公章);部分涉及法定代表人責任的公文,除有單位名稱和公章外,還要法定代表人手寫的簽名並加蓋私人印章。
2、自然人的簽章:在文檔的姓名欄手寫簽名並加蓋當事人的私人印章。
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子簽字也逐步開始.由於現代印章採用電腦雕刻,印章作假的幾率也相應的變大,單一的加蓋印章已流於形式,故往往把手寫的簽字結合使用。隨著現代指紋分析的能力的提高,一些重要的合同除了簽字蓋章外,還要蓋手印,這時的簽章就包含,簽字,蓋章,打手印了。
6. 手簽章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手簽章本人持有並使用手簽章,表示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則當然具有與本人簽字相同的效力。另外,在特定的情況下,即便僅有手簽章,沒有簽字,也不會因非本人親自簽字而無效。如在資產評估程序中,評估報告上有評估人員的手簽章也具備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 第二十七條 評估報告應當由至少兩名承辦該項業務的評估專業人員簽名並加蓋評估機構印章。
評估機構及其評估專業人員對其出具的評估報告依法承擔責任。
委託人不得串通、唆使評估機構或者評估專業人員出具虛假評估報告。
7. 手簽章需要在公安備案嗎
一定要到公安局備案
物理印章的外觀容易模仿,而印鑒真偽鑒定通過肉眼很難精準判斷。當合同雙方就印鑒真偽產生爭議時,雙方通過將產生爭議的印鑒與備案的印鑒做對比即可判斷真偽。
根據《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的電子簽章具有與傳統簽字或蓋章相同的法律效力,從法律角度肯定電子印章的有效性。此外,《民法典》合同編對電子合同、電子簽名等技術的實施與應用作出規范,進一步提升電子印章應用的可靠性。
8. 手簽章可以代替簽字嗎
手簽章可以代替簽字。
手簽章是根據所有者親筆簽名刻制而成的印章,是簽名章的一種。本人持有並使用手簽章,表示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具有與本人簽字相同的效力。如果無法判斷手簽章由本人使用,且簽字人本人因喪失意志能力而無法進行確認,也無法從其他證據中判斷簽字人本人明確的授權、意思表示的話,則僅加蓋手簽章不足以代表簽字人的真實意思,且簽字文件不具備簽字效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間交易愈發頻繁,為了滿足交易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負責人採用手簽章來代替親筆簽名。電子簽字也逐步開始,由於現代印章採用電腦雕刻,印章作假的幾率也相應的變大,單一的加蓋印章已流於形式,故往往把手寫的簽字結合使用。現代指紋分析的能力的提高,一些重要的合同除了簽字蓋章外,還要蓋手印,簽章就包含,簽字,蓋章,打手印了。在特定的情況下,即便僅有手簽章,沒有簽字,也不會因非本人親自簽字而無效。在資產評估程序中,評估報告上有評估人員的手簽章也具備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