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教唆未成年人法律責任
『壹』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是否共同犯罪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不一定構成共同犯罪。如果行為人教唆未成年人犯的罪,未成年人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行為人與未成年人不構成共同犯罪;反之,如果未成年人達到了刑事責任年齡的,行為人與未成年人構成共同犯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十九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貳』 唆使未成年人串供犯法嗎
摘要 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只有已滿十六周歲的人對自己的全部犯罪行為,以及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對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才承擔刑事責任。因此,只有對此范圍內的未成年人進行教唆,才構成刑法意義上的教唆犯,適用刑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承擔刑事責任。
『叄』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
教唆犯教唆的對象必須是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如果教唆不滿14周歲的人犯罪或者教唆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法律規定以外的犯罪,由於這些被教唆的人不負刑事責任,在這些情況下,教唆犯和被教唆的人之間不發生共犯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九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肆』 為什麼成年人挑唆未成年人犯罪成年人要負責任
這是因為刑法規定教唆犯與具體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構成共同犯罪。
根據刑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構成共同犯罪,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如果是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即使是因被教唆的未成年人未達到刑法所要求的刑事責任年齡而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教唆未成年人實施犯罪的人仍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第二十九條【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伍』 教唆未成年違法犯罪的依法什麼處罰
【法律分析】
教唆未成年犯罪依法從重處罰。根據法律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依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教唆未成年人違反治安管理相關規定的,對教唆人應按照其教唆的行為從嚴、從重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九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十七條 共同違反治安管理的,根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中所起的作用,分別處罰。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脅迫、誘騙的行為處罰。
『陸』 教唆未成年違法怎麼處罰
【法律分析】
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由於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進行犯罪活動,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同時,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也反映出教唆者之極大的主觀惡性。因而相關法律規定,對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為應從重處罰。當然,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犯罪的,教唆者屬於間接正犯,應當對其單獨按照所教唆的犯罪論處。教唆未遂的刑事責任原則。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九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柒』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定性是哪些
法律分析:教唆犯,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九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捌』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罰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教唆不是單獨的罪名,對於教唆者,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第二十九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