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志願服務法律責任不明確

志願服務法律責任不明確

發布時間: 2022-04-21 02:05:58

『壹』 對於志願者的社會責任你是怎麼看的

志願者(Volunteer)聯合國定義為「自願進行社會公共利益服務而不獲取任何利益、金錢、名利的活動者」,具體指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能夠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而不獲取報酬,奉獻個人時間和行動的人。

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來說,志願者是這樣定義的:「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參加相關團體,在不謀求任何物質、金錢及相關利益回報的前提下。

奉獻精神是志願服務精神的精髓。志願者在不計報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權的情況下參與推動人類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友愛

提倡志願者欣賞他人、與人為善、有愛無礙、平等尊重。志願者之愛跨越了國界、職業和貧富差距,是沒有文化差異、沒有民族之分、不論高低貴賤的平等之愛,它讓社會充滿陽光般的溫暖。

『貳』 青年志願者在服務過程中造成服務對象損害的,其民事責任應該由誰承擔

在志願服務過程中,由於志願者組織的過錯,致使志願者受到損害的,志願者組織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志願者在志願者組織安排的志願服務過程中,因有過錯給服務對象造成損害的,由志願者組織依法承擔相應民事責任;志願者組織可以根據志願者的過錯程度,依法向其行使追償權。

『叄』 北京市志願者服務條例

(2007年9月14日北京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增強公民的志願服務意識,規范志願服務活動,保障志願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志願服務事業發展,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以組織形式實施的志願服務活動。

法律、行政法規對志願服務活動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志願服務是指自願、無償地服務他人和社會的公益性活動。

本條例所稱志願者是指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自願為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

本條例所稱志願者組織是指市和區、縣志願者協會及各類專業性志願者協會等依法成立、專門從事志願服務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第四條 志願者組織依據章程組織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可以組織本單位、本系統、本社區的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第五條 個人可以在志願者組織登記注冊,成為注冊志願者。

社會組織符合志願者組織章程的,可以申請加入,成為志願者組織的團體會員。

第六條 本市建立志願服務工作協調機制。

北京志願者協會負責指導本市志願者工作的開展。

第七條 志願服務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無償、誠信、合法的原則。

第八條 全社會應當尊重志願者的勞動;志願者的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九條 本市鼓勵和支持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提倡在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領域和大型社會活動中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提倡為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失業人員和其他有困難需要幫助的社會群體和個人提供志願服務。

第十條 志願者組織可以向社會招募志願者;志願者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向社會招募志願者的,應當委託志願者組織進行。招募境外志願者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志願者組織招募志願者時,應當公布與志願服務項目有關的真實、准確、完整的信息,並明確告知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第十一條 提倡對志願服務有需求的組織或者個人通過志願者組織獲得志願服務。

第十二條 志願者組織應當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和協調,發布有關志願服務的信息,組織開展培訓、咨詢、宣傳、交流等活動。

第十三條 志願者組織與志願者之間、志願者組織與接受志願服務的組織或者個人之間,應當就志願服務的主要內容協商一致。任何一方要求簽訂書面協議的,應當簽訂書面協議。

志願者組織安排志願者從事志願服務活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簽訂書面志願服務協議:

(一)對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有較高風險的;

(二)連續三個月以上專職服務的;

(三)為大型社會活動提供志願服務的;

(四)組織志願者在本市行政區域以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

(五)組織境外人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

第十四條 志願服務協議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志願服務內容、時間和地點;

(二)參加志願服務的條件;

(三)志願者的培訓;

(四)志願服務成本的分擔;

(五)風險保障措施;

(六)志願者責任的免除;

(七)協議的變更和解除;

(八)爭議解決方式;

(九)需要明確的其他事項。

第十五條 志願者組織和其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為志願者安排志願服務活動,應當與志願者的年齡、身體等條件相適應,與志願服務項目所要求的知識技能相適應,不得安排志願者從事超出約定范圍的志願服務活動。

安排未成年人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應當與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相適應,並徵得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同意。

第十六條 志願者組織和其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應當為志願者從事志願服務活動提供必要的安全、衛生、醫療等條件和保障,開展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培訓,為志願者配發志願者標志,幫助志願者解決與志願服務活動相關的實際困難。

第十七條 志願者組織和其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應當為志願者建立基本狀況和服務情況的檔案或者記錄卡。未經志願者本人同意,不得公開檔案記載的個人信息或者向第三方提供志願者的個人信息。

志願者要求志願者組織和其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出具志願服務證明的,志願者組織和其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應當如實出具證明。

第十八條 志願者組織和其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應當與接受志願服務的組織或者個人協商,根據需要為志願者辦理相應的保險。

第十九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他人從事志願服務活動。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志願服務的名義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活動。

第二十條 志願者享有以下權利:

(一)獲得志願服務的真實、准確、完整的信息;

(二)獲得志願服務必需的條件和必要的保障;

(三)獲得志願服務活動所需的教育和培訓;

(四)請求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幫助解決在志願服務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五)有困難時優先獲得志願者組織和其他志願者提供的服務;

(六)對志願者組織進行監督,提出批評和建議;

(七)其他依法享有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志願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履行志願服務承諾或者協議約定的義務,完成志願服務工作;

(二)退出志願服務活動時,履行合理告知的義務;

(三)保守在參與志願服務活動過程中獲悉的個人隱私、商業秘密或者其他依法受保護的信息。

志願者不得向接受志願服務的組織或者個人索取、變相索取報酬。

第二十二條 接受志願服務的組織或者個人應當尊重志願者的人格尊嚴,就志願服務項目對健康及安全構成的風險以及防範這些風險的措施作出必要的告知和說明;有條件和能力的,應當為志願者提供從事志願服務活動所需的專業培訓和崗位培訓、必要的物質保障及安全、衛生條件。

第二十三條 本市依法設立志願服務基金會。

志願服務基金應當用於:

(一)對志願服務活動的資助;

(二)對因從事志願服務活動遇到特殊困難的志願者的救助;

(三)對作出突出貢獻的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和志願者的獎勵;

(四)與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有關的其他事項。

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有關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本市鼓勵單位和個人向志願服務基金會捐贈。

第二十四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志願服務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為志願服務事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引導、促進志願服務事業發展。

民政、財政、人事、教育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為志願服務事業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鼓勵和支持在本地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第二十五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表現突出的志願者組織、志願者以及對志願服務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其他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六條 鼓勵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聘用和錄取有志願服務經歷者。

第二十七條 志願者所在單位應當為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給予支持並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二十八條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有關社會團體應當將培養青少年志願服務意識納入思想品德教育內容,鼓勵和支持大學和中學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第二十九條 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應當積極宣傳志願服務活動。

第三十條 志願服務活動中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由民政、工商行政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公安等相關部門按照職責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志願者、志願者組織、接受志願服務的組織或者個人在志願服務活動中發生爭議的,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自2007年12月5日起施行。

『肆』 當前中國志願者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1、志願者組織及管理問題,目前專業化程度還不夠;
2、經費問題,很多都是民間組織,資金來源比較單一;
3、身份認同問題,在法律層面還沒有完全明確。

但是,目前國家在這方面的力度很大,相信志願者服務活動會開展的越來越好。

『伍』 志願者活動中遇到事故誰負責

法律分析:侵權責任人。因志願服務對象或者第三人過錯使志願者在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過程中受到人身損害的,由志願服務對象或者第三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用人單位、志願者使用單位應當協助志願者維護合法權益。因不可抗力使志願者在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過程中受到人身損害,無法獲得工傷保險待遇、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時,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用人單位、志願者使用單位應當給予志願者適當補償。從勞動法角度看,志願者既不是活動舉辦單位的工作人員,也不是受聘請拿報酬的勞動者,所以開展志願服務時受到人身損害,不能構成工傷。從民事法角度看,若是第三方造成志願者的人身傷害,應由第三方承擔賠償責任;若是意外事件沒有明確的第三方責任人,則往往只能由受傷者自己承受,或者由團隊成員們互幫互助。因此,對於有人身危害性的志願服務活動,購買人身保險是十分必要的,獲得保險理賠是抵禦損害風險的利器。統一購買志願服務保險,這是志願者們企盼已久的事情。記者就此采訪多名志願者,他們都呼籲,希望這樣的好政策能盡快出台施行,讓他們參與志願服務能安安心心,不再有後顧之憂。

法律依據:《志願服務條例》

第十七條 志願服務組織安排志願者參與可能發生人身危險的志願服務活動前,應當為志願者購買相應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根據該條規定,志願服務組織如果沒有為志願者購買相應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導致志願者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受到人身損害而不能得到保險賠償的,志願服務組織應當為此承擔責任。

第十四條 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根據上述規定,用人單位指派、動員、同意志願者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的,志願者在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過程中受到人身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志願者用人單位有責任為志願者申請工傷認定並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志願服務條例》 第十一條 志願者可以參與志願服務組織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也可以自行依法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根據本條規定,志願者響應政府號召,在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協調下可以自行依法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如果該志願者的志願服務活動不是志願服務組織安排,也非用人單位指派、動員、同意或沒有用人單位,志願者使用單位應當負責維護志願者的合法權益,為志願者購買相應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符合工傷認定條件的,應當為志願者申請工傷認定並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陸』 自己作為志願者如果因為自己疏忽造成重大損失的主辦方可以追責嗎

具體情況不明不好講,關鍵要看你們雙方合同或協議,對此問題如何約定了。

『柒』 志願者服務任務沒完成要負責法律責任嗎

一般不需要哈。不過如果因為未完成任務完成了法律後果,就有可能負法律責任

『捌』 志願服務中發生意外,組織負責人需承擔什麼責任

摘要 【法律意見】負責人需要承擔監管不力的責任。

『玖』 現今大學生志願服務存在哪些缺陷

中國的志願服務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仍然處在初級階段,運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實際問題。 具體到高校志願服務活動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對志願服務活動缺乏認同和理解。根據抽樣調查,14.7%的志願 者反映在從事 志願服務活動中曾經受到精神傷害,這些傷害主要表現在:公眾對志願者和志願活動的了解 還很缺乏,對志願服務的行為不能理解;不尊重志願者的動機、勞動和價值等。實踐中我們 還看到,校內外普遍存在對志願服務的定義和內涵不明確的問題,經常出現將志願服務組織 臨時「拉差」的情況,把志願者當成了廉價的勞動力,使得許多志願活動成為一種組織行為 而不是自願參與行為。
2.志願服務的管理和制度建設方面有待加強。一是志願服務的社會定位、 服務對象、服 務內容、服務形式、權利與義務關系等都缺乏有效的界定和管理。二是志願服務的保障機制 尚不完善。志願服務是一種志願奉獻的無償服務,本身並沒有獲得任何經濟收益,但在具體 實施過程中,青年志願者的組織、培訓、宣傳、獎勵等方面都需要一定費用,完全依賴法律,保障機制的缺失導致青年志願者行動的法律地位不明。青年志願者的人員構成、權利和義務、行動的 范圍和形式、青年志願者組織之間,青年志願者、青年志願者組織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等 許多問題都缺乏法律上的界定。由於缺乏從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相應的法律保障,青年志願者 無法對自己進行准確定位,自身的權益更無從維護,從而也影響了高校青年志願者參與行動 的積極性。三是志願服務的激勵機制還不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志願服務是不可能進行物 質激勵的,所以精神激勵就顯得至關重要,但在實際生活中志願者不但得不到物質上的滿足 ,精神上的滿足也很難實現。志願服務作為一項社會化活動,光憑志願者的主觀能動性是遠 遠不夠的,必須以機制建設來保障志願精神在社會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3.志願服務組織自身建設存在問題。首先,盡管高校參與志願服務的學生 人數總量很多 ,但統一的管理和協調不夠,缺乏有效的指導、培訓,使得志願者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志願服務活動都是停留在自發階段而不是自覺階段;其次,由於受到專業技能所限,高、精、專 的專業性志願服務不夠,使得高校志願者的活動形式特點不鮮明;再次,有的志願服務流於 形式,為了名利、宣傳等而參加活動,嚴重影響了志願者的形象,有些本來的善意幫助最後 卻成為受助單位的困擾、負擔等等。

熱點內容
行政法聽得很無聊 發布:2025-02-12 08:55:08 瀏覽:428
合同法期末考試的試卷 發布:2025-02-12 08:31:14 瀏覽:117
道德小故事400 發布:2025-02-12 08:29:48 瀏覽:182
狄律師 發布:2025-02-12 08:23:32 瀏覽:442
勘察設計合同條例 發布:2025-02-12 07:33:36 瀏覽:23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平等保護 發布:2025-02-12 06:23:05 瀏覽:191
對教師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12 06:22:31 瀏覽:155
張大樂律師 發布:2025-02-12 05:51:35 瀏覽:684
條例准則主要內容 發布:2025-02-12 05:46:37 瀏覽:366
法律責任的承擔主要包括 發布:2025-02-12 05:01:51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