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出租房法律責任怎麼補充

出租房法律責任怎麼補充

發布時間: 2022-04-21 09:54:47

『壹』 在出租屋內東西被偷,房東有沒有該負責任嗎

出租房東西被偷,是兩種情況:第一,房屋設施有瑕疵,房東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這時房東負責。第二,房東盡到了安全保障義務,則房東不需要負責。
法律分析
出租屋被盜房東是否擔責,需要視情況而定。第一、要看盜竊者是不是房東,如果盜竊者是房東,那麼毫無疑問,房東是直接責任人。第二、要看房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而房東未履行維修義務,比如門、窗破裂,外人有從破裂處進入的可能。如果存在安全隱患而房東未維修,則房東負有責任。在租房期間,出租人負有保障出租房屋和房屋內所附設施安全使用的義務。租戶因被盜造成的損失,房東在其過錯范圍內承擔責任。若房東提供的房屋設施完好無損,且有物管提供服務,房東盡到了安全保障義務,房東不負責任,由盜竊者承擔。若房屋設施有瑕疵,房東未盡到合理的安全保障義務,則房東應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租客若是能有證據證明被盜案與房東提供的設施等本身存在安全隱患,或者房東在安全方面有過錯而使小偷輕易進入,則房東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否則房東不對租客的物品丟失負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貳』 出租人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房屋出租人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在房價越來越高的當下,租房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租賃市場越來越大,由此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出租人與承租人的矛盾似乎是永遠與房屋出租如影隨形。作為房屋的出租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對自己的房子負責,對承租人負責呢?

房屋出租人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以下幾種:

1、房屋出租人應當按照租賃合同約定的時間向承租人交付房屋,交付的房屋應當符合租賃合同的約定並處於正常的可使用狀態。每逾期一日要支付不超過月租金3%的違約金,違約金不足以賠償承租人損失的,出租人還得就不足部分進行補償;

2、在房屋租賃期間,出租人需改建、擴建或改變房屋用途和結構的,須征詢承租人意見,並按規定報請有關部門批准;

3、租賃期間,出租人如需轉讓已經出租的房屋,應當提前2個月書面通知承租人;

4、出租之前已經設定抵押或者房屋所有權一經查封、扣押、監管或者其他形式限制轉移的,房屋出租人應當實現書面告之承租人;

5、出租非獨立成套的房屋,出租人應當在租賃合同中明確承租人使用房屋合用部位的范圍、條件和要求,承租人與相鄰房屋承租人、使用人對合用部分的使用產生爭議的,出租人應當與相鄰房屋承租人、使用人協商處理;

6、 出租人收取租金時,應當按照租賃合同的約定,除租賃合同另有約定外,不得向承租人收取其他費用。除公有住房外,出租人可以與承租人約定收取租賃保證金;

7、 出租人應當定期對房屋進行檢查維修,使房屋處於正常的可使用狀態,並應當採取措施減少對承租人使用房屋的影響。因沒有及時維修房屋而造成的任何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出租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1-0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叄』 房屋出租人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房屋出租人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在房價越來越高的當下,租房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租賃市場越來越大,由此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出租人與承租人的矛盾似乎是永遠與房屋出租如影隨形。作為房屋的出租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對自己的房子負責,對承租人負責呢?

房屋出租人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以下幾種:

1、房屋出租人應當按照租賃合同約定的時間向承租人交付房屋,交付的房屋應當符合租賃合同的約定並處於正常的可使用狀態。每逾期一日要支付不超過月租金3%的違約金,違約金不足以賠償承租人損失的,出租人還得就不足部分進行補償;

房屋出租人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在房屋租賃期間,出租人需改建、擴建或改變房屋用途和結構的,須征詢承租人意見,並按規定報請有關部門批准;

3、租賃期間,出租人如需轉讓已經出租的房屋,應當提前2個月書面通知承租人;

4、出租之前已經設定抵押或者房屋所有權一經查封、扣押、監管或者其他形式限制轉移的,房屋出租人應當實現書面告之承租人;

5、 出租非獨立成套的房屋,出租人應當在租賃合同中明確承租人使用房屋合用部位的范圍、條件和要求,承租人與相鄰房屋承租人、使用人對合用部分的使用產生爭議的,出租人應當與相鄰房屋承租人、使用人協商處理;

6、 出租人收取租金時,應當按照租賃合同的約定,除租賃合同另有約定外,不得向承租人收取其他費用。除公有住房外,出租人可以與承租人約定收取租賃保證金;

7、 出租人應當定期對房屋進行檢查維修,使房屋處於正常的可使用狀態,並應當採取措施減少對承租人使用房屋的影響。因沒有及時維修房屋而造成的任何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出租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7-2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肆』 房屋租賃補充協議怎麼寫才有效

法律分析:補充協議和原協議一樣,都應當是雙方自願簽署的,一方無權強迫另外一方必須簽訂補充協議。補充協議經雙方簽章確認後,就具有法律效力。和普通的協議(或合同)一樣,只要雙方簽字或蓋章協議就具有效力,通常而言並不需要公證。補充協議的寫作沒有固定的格式,寫作的關鍵點在於表達的要清楚明白,避免歧義就可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百零七條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無法確第七百零七條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無法確定租賃期限的,視為不定期租賃。定租賃期限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第七百一十條 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根據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百一十五條 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請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

『伍』 房屋租賃合同需要簽個補充協議,具體格式

房屋租賃合同補充協議的具體格式是:

一、房屋租賃合同範本

1、房屋租賃合同範本,其依據是房屋租賃合同相關法律規定,一般包括以下要素。

2、房屋基本情況、租賃期限、租金、押金、房屋維護、合同解除、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法。

3、房屋租賃合同按用途分為兩大類,居住用和商用。

4、簽訂居住用房屋租賃合同,以是否更適合居住為原則。

5、簽訂商用用房屋租賃合同,則以是否更適合辦公為原則。

(5)出租房法律責任怎麼補充擴展閱讀

房屋租賃的登記須知

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房屋租賃當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租賃合同;

(二)房屋租賃當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或者其他合法權屬證明;

(四)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房屋租賃當事人提交的材料應當真實、合法、有效,不得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

對符合下列要求的,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向租賃當事人開具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

(一)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並且符合法定形式;

(二)出租人與房屋所有權證書或者其他合法權屬證明記載的主體一致;

(三)不屬於本辦法第六條規定不得出租的房屋。

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應當告知房屋租賃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容。

房屋租賃的管理辦法

2010年12月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出台《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於2011年2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旨在加強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規范商品房屋租賃行為,維護商品房屋租賃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陸』 房屋出租方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房屋出租方的法律責任:

(1)出租人應按租賃合同約定的時間向承租人提供房地產;

(2)出租人依租賃合同約定向承租人收取租金時,應開具稅務部門統一印製的發票;

(3)出租人應按月租金的2%,定期向區主管機關交納房地產租賃管理費;

(4)出租人應按租賃合同約定的責任,負責檢查、維護房地產及其設施,保證房地產安全;

(5)出租人改建、擴建或裝修房地產須經承租人同意。按規定須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應報請批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百零八條 出租人應當按照約定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並在租賃期限內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

第七百一十二條 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七百一十八條 出租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承租人轉租,但是在六個月內未提出異議的,視為出租人同意轉租。

第七百二十六條 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優先購買權或者出租人將房屋出賣給近親屬的除外。

第七百二十八條 出租人未通知承租人或者有其他妨害承租人行使優先購買權情形的,承租人可以請求出租人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出租人與第三人訂立的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不受影響。

『柒』 房東出租門面房給別人。出了事故,怎麼賠償

按責任劃分並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於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熱點內容
合同法期末考試的試卷 發布:2025-02-12 08:31:14 瀏覽:117
道德小故事400 發布:2025-02-12 08:29:48 瀏覽:182
狄律師 發布:2025-02-12 08:23:32 瀏覽:442
勘察設計合同條例 發布:2025-02-12 07:33:36 瀏覽:23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平等保護 發布:2025-02-12 06:23:05 瀏覽:191
對教師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12 06:22:31 瀏覽:155
張大樂律師 發布:2025-02-12 05:51:35 瀏覽:684
條例准則主要內容 發布:2025-02-12 05:46:37 瀏覽:366
法律責任的承擔主要包括 發布:2025-02-12 05:01:51 瀏覽:833
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建築 發布:2025-02-12 05:01:07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