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協議書復印件是否有法律效力
1. 家庭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合情合理合法的協議內容具有法律效力;違法法律原則和規避法律的內容沒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的內容:
(1)關於財產的協議有法律效力;
(2)關於夫妻之間盡法定扶養義務的協議有法律效力;
(3)關於對未成年或無民事行為能力子女合理撫養的協議有法律效力;
(4)關於合理贍養老人的協議有法律效力;
沒有法律效力的內容:
限制人身自由的協議沒有法律效力。
簽訂協議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各方當事人自願協商簽署。
2. 各方當事人需親筆簽名。
3. 其中不能有故意規避法律的內容。
2. 合同復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合同原件的復印件不能作為認定合同存在的單獨證據。即如果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合同存在過,或者只有合同復印件、掃描件,而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作為單獨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單單有復印件是不夠的,還要找其他證據與之印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所以,合同是當事人雙方存在交易關系的重要證據,如果合同丟失了,當事人應當立即採取以下措施:1、與合同的另一當事人協商補充簽署一份新合同;2、對方拒絕簽署的情況下,如果可以尋找到其它證據證明合同存在的事實的,該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約束合同簽訂雙方的行為,比如合同復印件、掃描件、錄音錄像等。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九條,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3. 協議書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效嗎
有效力,需結合其他證據認定。合同原件不見了,只有復印件的,對合同的成立不產生影響,合同仍成立的。
根據法律規定,只要合同雙方達成一致,簽訂合同後,合同即成立,之後合同原件丟失的,不會影響合同的成立或法律效力。只是如果以後因履行合同產生糾紛而需向法院起訴時,根據證據舉證規則,如果對方對合同復印件不認可的,則丟失方因不能提供合同原件,會對其主張權利產生不利影響。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4. 協議的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情況下,合同以原件為准,也就是說原件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回蓋紅答章的合同。而復印件是人們俗稱的黑章文件,一般不具備法律效力。
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除非合同簽訂雙方再復印件上重新簽字,並註明「經雙方協商,該復印件經雙方簽字後,與原件享受等同效力」。
5. 協議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要主要形式的。
看協議書是否與原件核對,是否加註了與原件核對無異。
針對原件是否有原件的照片之類。
相關法律規定,有證據證明與原件一致的,可以認定復印件具有法律效力。
6. 婚內財產協議書復印件存在法律效力嗎
婚內財產協議書復印件有效,但是需要有原件進行佐證,方可證明其效力。同時需要協議書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規定,是雙方自願簽訂的,否則離婚協議書的原件和復印件都沒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7. 協議書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有,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定。但是如果從法律風險上說,仍建議保留書面原件,以防發生糾紛的時候無法證明雙方當時的合意,保障當事人的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