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的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是
Ⅰ 我國《刑法》規定負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是多少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版、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權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Ⅱ 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
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是滿16周歲。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
【法律分析】
刑事責任是實施犯罪行為的法律後果,又是被判處刑罰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成為承擔刑事責任的主體。刑法規定,承擔刑事責任的一般年齡界限是年滿16周歲以上的人,即凡年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任何一種犯罪行為,都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樣規定,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的。在我國,已滿16周歲的人,一般都經過一定教育,其體力、智力已相當發展,並具備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惡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應當要求他們對自己的一切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所謂年滿16周歲,是指實足年齡達到16周歲,即必須是過了16周歲生日的第二天以後,才能認為是年滿16周歲。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地方習慣用「虛歲」的計算方法,不能適用於刑法上所說的年齡。對於未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行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負刑事責任的。但是,考慮到有些犯罪社會危害性很大,如殺人、搶劫、強奸、爆炸等,後果很嚴重,這些嚴重的犯罪行為對於接近16周歲的未成年人來說,其是非觀念和道德標准已經可以作出正確的判斷,為了有效地維護社會治安,也是為了更好地規范未成年人的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我國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根據這一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不是實施了刑法規定的任何犯罪都負刑事責任,而是實施了法律明確規定的上述嚴重犯罪,才負刑事責任,即有條件地負刑事責任。刑法這樣規定,是充分考慮了我國實際情況,並結合未成年人的智力發育情況作出的。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由於年齡尚小,智力發育尚不夠完善,缺乏社會知識,還不具有完全識別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他們負刑事責任的范圍,應當受他們刑事責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們對一切犯罪都負刑事責任,同時,他們對社會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是非標准和道德准則,是應當知道,並且對此應當具有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我國刑法規定這個年齡段的人犯上述幾種容易識別的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Ⅲ 刑法規定負刑事責任最低年齡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負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分兩種,一種是八類特殊暴力犯罪的刑事責任年齡是14周歲,還有一種是完全刑事責任年齡是16周歲,也就是說只要年滿16周歲,涉嫌刑事犯罪,都需要負刑事責任,但同時我國法律規定,年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請注意這里的應當,在刑法上應當是只必須,法院在判決是必須遵照執行。
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的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Ⅳ 刑事責任的年齡是多大
刑事責任年齡,是法律規定的行為人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我國刑法規定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犯故意殺人、強奸、販毒等罪的,也應承擔刑事責任。
未滿14周歲的人,身心發育不成熟,尚不具備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已滿14周歲但未滿16周歲的人,雖然已經形成了基本的是非觀和善惡觀念,但其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知識以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完整的判斷。因此,一般情況下不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但對於犯故意殺人等罪的,則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由於青少年越來越早熟,並且未成年人犯罪的幾率逐步提高,甚至有未成年人正是明知自己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才實施犯罪,目前呼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的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Ⅳ 法律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
法律分析:根據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法定的刑事責任年齡是十六周歲。如果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重傷、販毒、爆炸或者是搶劫等惡劣罪行的話是要負刑事責任。滿十二周歲到十四周歲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情節惡劣的,也需要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Ⅵ 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為滿十四周歲。
Ⅶ 我國法律規定多少歲犯罪要負刑事責任
刑事來責任能力指行為人構自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對於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有的人因患病等原因會喪失或減弱刑事責任能力。
自然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刑事責任年齡
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14周歲)不滿16周歲(<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8種)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Ⅷ 多大年齡才負刑事責任
1、負刑事責任年齡是:十四歲以上。2、刑事責任年齡法律規定行為人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條件之一。根據人的生理與心理發展成熟度及社會化水平確定。依照刑事法律規定,凡達到一定年齡、精神正常者實施犯罪行為,應負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第二款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
Ⅸ 法律規定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回致人重答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