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觸犯法律董事長責任
1. 董事長是否需要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董事長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其他情況公司破產或者損失的,董事長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公司資金;
(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2. 公司違法法人代表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
如果法定代表人在從事民商活動中有違反法律規定的情形,法定代表人有可能承擔如下民事法律責任:
1、因經營過錯向公司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公司財產需承擔侵權法律責任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罰款、拘留甚至刑事處罰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3. 公司有事是法人還是董事長承擔責任
公司有事當然是法人承擔責任,公司法人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4. 董事長和法人誰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法人代表的身份進行的民事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都由法人承擔。但行使與法人代表身份無關的民事行為而承擔的責任由自己承擔,法人代錶行使代表權違法法律法規存在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要看具體事項,一般在公司章程規定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5. 公司違法經營,董事長有責任嗎
除非有相反證據證明你對此事毫不知情,否則一般來講是有責任的
6. 公司涉嫌經濟犯罪董事長會出問題嗎
對於公司涉嫌經濟犯罪即單位犯罪,原則上實行雙罰制,即同時處罰犯罪的單位和該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但是例外情況僅對單位的直接負責人員判處刑罰。
7. 董事長要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董事長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要擔法律責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公司資金;
(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8. 公司活動嚴重觸犯刑法,而董事長不知情,董事長犯罪了嗎
1-董事長如果並未在總經理犯罪活動中提供任何便利,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專,總經理屬於個人屬犯罪;
2-你是想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之類的么?屬於單位犯罪的話,董事長作為直接負責人員的話,應當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不過有些不理解你說的「非故意人為因素」。
補充回答:
如果董事長確實不知情,也未提供任何職務便利,參與到犯罪行為中,則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如確如你所說,有失察之責,但也不應當因總經理的個人行為而視為共犯承擔責任。
不過畢竟不知道你所談及的涉嫌罪名為何,畢竟不同刑法罪責對於其構成要件不盡相同,還需要結合犯罪事實,進一步加以認定。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答案」按鈕,謝謝您!
9. 如果公司出了問題,負責任的是法人,董事長,還是總經理,股東有責任嗎
摘要 法人,董事長,總經理都要承擔責任。
10. 如果公司出了問題,負責任的是法人,董事長,還是總經理,股東有責任嗎
「法人」不是正確的表述,應該表述為「法定代表人」,在我國的公司法體制下,一般認為法人(指單位)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唯一法定代表人,一般在公司中,董事長、執行董事、經理都有可能是法定代表人的,公司出了問題,一般來說法定代表人便是負責人。另外,如果是股東抽逃出資的,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
我國的公司法體制有濃重的計劃經濟特點,實行首長負責制,因此,無論是公司法還是民法典規定,都一般規定法定代表人可以成為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的追償對象,雖然規定上需要法定代表人存在過錯,但是在實踐當中,諸如生產過程中的意外事故、產品責任事故等通常都是由法定代表人負責。
但這不代表其他主體不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①董事、監事還有其他高管人員,具有公司法上的勤勉忠實義務,因為履職問題導致造成公司損失的,需要承擔內部責任;
②一般來說,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受到有限責任的保護,以一定的最高財產額為限度承擔責任,但是如果股東抽逃出資的,也面臨由相應的機關責令改正的法律風險,在上市公司中,大股東更面臨多重的規制,並不是完全沒有責任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十一條 營利法人應當設執行機構。執行機構行使召集權力機構會議,決定法人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決定法人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以及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執行機構為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未設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規定的主要負責人為其執行機構和法定代表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五條 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百條 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