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自殺的法律責任
Ⅰ 請問員工在公司宿舍跳樓身亡,公司有責任嗎
有責任,因為出了事情是你們單位宿舍,跳樓公司有直接責任
Ⅱ 公職人員自殺單位會追究什麼責任
一般不會追究責任,但是會查明原因,如果是因為領導過於壓迫或者受到潛規則,這肯定是要進行司法處理的,然後也會對其領導進行一個調查,也是對是否進行壓迫和潛規則的一個調查,看看是不是正常行駛權力。那如果進行了壓迫或者是潛規則的話,那肯定會受到相應的處分了。
我國法律沒有明文規定自殺是不是有撫恤金。一、調整一次性撫恤金標准自2011年8月1日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標准調整為:烈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按現行渠道解決。二、一次性撫恤金計發辦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的計發辦法仍按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民發[2007]64號)的有關規定執行。撫恤金法律規定(一)自2011年8月1日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標准調整為:烈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仍按現行渠道解決。(民發〔2011〕192號)[2](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和計發辦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民發[2007]64號)的規定執行。(三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36號)的規定,參加統籌地區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於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按當地工傷保險規定執行。(四)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屬於病故的,一次性撫恤待遇仍按當地規定執行。(五)除上述情形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為:因公犧牲為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烈士的撫恤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發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按原渠道解決。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20個月基本工資;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10個月基本工資;3、喪葬費標准: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4、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准:非農戶一人月補助210元;二人以上的每人月補助190元;農業戶口一人月170;二人以上的每人月150元。5、對上述對象中,確定因工死亡的遺屬增發65元,抗日戰爭的增80元(不含配偶);紅軍的(不含配偶);增發100元遺屬系孤獨一人的可增發70元。(六)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駐外非外交人員和港澳地區內派人員中原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計發基數為本人國內(內地)基本工資。
Ⅲ 因為工作原因造成員工自殺未遂,企業有責任嗎
摘要 你好,按相關法律規定,對於勞動者的自殺行為,不屬於工傷,由員工自行承擔,企業不承擔責任。
Ⅳ 上班時間自殺,算工傷嗎
上班時間自殺的不屬於工傷。我國《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定,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殘或者自殺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所謂工傷是指生產勞動過程中,由於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機體組織的突發性意外損傷,如因職業性事故導致的傷亡及其急性化學物中毒。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Ⅳ 在單位自殺算工傷嗎
法律分析:上班時間自殺不屬於工傷。
法律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上班時間自殺不屬於工傷。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Ⅵ 包鋼集團男職工疑因壓力大跳入高爐鋼水中自殺,員工自殺企業該擔責嗎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企業是不應該承擔責任的。但是從人情方面講,希望企業能給一些人道主義的幫助。
這件事警方的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所以我們也無法准確得知這名男職工究竟是什麼原因尋了短見,但是人是自殺的,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根據網路上傳播的視頻來看,這名男子先是把安全帽和手套扔到了爐子里,然後縱身一躍跳進了高爐鋼水當中。
前後不到一分鍾的事情,同事們根本都沒有反應過來,一個人就這樣沒有了。
這樣的自殺,完全就是猝不及防,別說是同事們反應過來去拉他,甚至連他想要自殺這個事情大家也想不到啊。
這個事情完全就是一個悲劇,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名男職工一時想不開,對於周圍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沖擊。
離去的人不會有什麼感覺了,真正難過的是留在世上的人。他的同事、父母、親人,提到他的時候都忍不住會難過。
一聲嘆息,珍惜生命。
Ⅶ 公司職工工作時間內,外出在外面自殺公司應該承擔什麼責任或者應該如何處理,人道主義公司是否需要補償
從社會道德和人道主義講,公司出些喪葬費是應該的,但因為是自殺,從法律上講,公司是不需要賠償的。具體詢問法律人士比較好。 因公外出, 發生意外或者不幸, 單位當然也賠償些, 哪怕出於人道主義要該至少:1.全部負責喪葬費。2.給予家屬一定補貼,看單位實際情況。3.舉行追悼會。
法律分析
自殺不構成工傷。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三)自殘或者自殺的。」據此,如能確認勞動者屬於自殺的,即不能認定為工傷。自殺是否屬於非因工死亡。「非因工死亡」是與「因工死亡」相對應的籠統的概念或說法。一般而言,非因工死亡是指非員工自身主觀故意因素導致的死亡,如意外事件或疾病等導致的死亡。非因工死亡,政策法律法規明確了其家屬可享受相關待遇。「自殺」是指自然人自願或故意採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它與患病死亡、意外死亡有著本質的區別。非因工死亡待遇。如果地方文件把自殺死亡納入非因工死亡的范圍,那麼死者家屬可根據國家或地方的規定獲取相關待遇。遇到員工自殺,用人單位應第一時間報警及通知家屬,並通過錄像、證人證詞、物證等手段保留必要的證據。與家屬協商期間,用人單位應查證死者的法定繼承人有哪些,審核繼承人的身份是否真實合法。無論依地方規定,還是民法理論,或是出於人道主義,如果雙方就相關費用達成一致意見的,都應簽署相關協議及保留書面的費用支付憑證。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六條 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Ⅷ 員工因個人過失導致公司虧損二百萬 此員工自殺 是否需要家人來償還
不可以,員工本人也不需要賠償,損失由保險公司承擔,若公司未投保險是公司過錯,損失也應由公司承擔。除非證明員工故意毀壞公司財產,需要賠償。如果公司逼迫員工,造成員工自殺,家人可以告公司,由公司對員工自殺進行賠償,家人可請律師打官司。
法律分析
負有重大過錯的員工死亡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但是賠償的主體是,造成損失的當事人,而不是配偶,而且用人單位需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是由於勞動者操作失誤造成的,才可以在規定的范圍內,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員工造成的失誤,不影響其死亡後的待遇享受,企業應根據員工的死亡時間來確定職工是否因工死亡,並給付其家屬相應的死亡待遇。員工個人過失導致公司虧損兩百多萬,此員工已經自殺,是否需要家人來償還,需要經過法律法規來衡量。一般來說員工自殺公司沒有責任,員工自殺不屬於工傷。遇到員工自殺,用人單位應第一時間報警及通知家屬,並通過錄像、證人證詞、物證等手段保留必要的證據。與家屬協商期間,用人單位應查證死者的法定繼承人有哪些,審核繼承人的身份是否真實合法。無論依地方規定,還是民法理論,或是出於人道主義,如果雙方就相關費用達成一致意見的,都應簽署相關協議及保留書面的費用支付憑證。員工自殺,工廠沒有過錯的,不承擔責任,更沒有賠償,也不屬於工傷,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單位比較負責任,也可以給予死者家屬適當的慰問金,但不是賠償金。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六條 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Ⅸ 如果員工在單位自殺身亡,單位是否有責任
判斷單位是否有責任的依據在於員工死亡的原因,不是地點
Ⅹ 員工在上班期間自殺算工傷嗎
員工在上班期間自殺不算工傷。
員工在工廠里的宿舍里跳樓自殺,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但可以要求場里賠償喪葬費。
在工作的時間受到的傷不一定都是屬於工傷,所做的行為與工作無關的話,則不會被認定。
我國也是專門出台相關的規定,以為了可以更好的保障到勞動者的權益,對於不應該得到賠償的是堅決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工傷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前提條件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是兩個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同時還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負傷、致殘或者死亡。事故傷害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等類似傷害。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六條 規定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工作在宿舍跳樓自殺,工廠沒有過錯的,不承擔責任,更沒有賠償。
2、自殺的,也不屬於工傷,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3、如果單位比較負責任,也可以給予死者家屬適當的慰問金,但不是賠償金: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按《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賠償金、撫恤金、喪葬費有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承擔的,如果沒有交工傷保險的,就由用人單位承擔的。第十四條 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視同工傷的三種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視同工傷的情形有三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