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籃球受傷法律責任
⑴ 請問在打籃球的過程中導致的損傷責任該如何劃分
這個東西還是要注意一下,很難處理
⑵ 打球受傷了對方需要賠償嗎
打球受傷了對方是否需要賠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打球受傷了,如果是對方的原因造成的,對方確實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即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但如果是受傷者自己不小心受傷了,那麼這個責任對方是不需要承擔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
⑶ 打籃球時由於對方防守,造成受傷,是否要承擔責任
在打籃球時,由於對方防守造成受傷,對方是無需承擔責任的。因為打籃球互相之間的碰撞是正常的,受傷也是在預料之中的,在打籃球之前對方應該就知道會遇到受傷的可能,所以無需承擔責任。受傷方可根據保險要求保險公司負責賠償責任。
⑷ 法律糾紛,籃球場地比賽受傷,誰負責任
在根據規則進行的比賽中受傷,屬於意外事件。在從事身體接觸較多、對抗性較強的比賽時,參賽者自願參加,視為甘冒風險行為,只能由受害者本人承擔相關損失。
⑸ 打籃球把別人撞傷了用賠償嗎
打籃球把別人撞傷了是否用賠償,需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1、如果是在符合比賽規定的情況下的合理碰撞導致的,則不需要賠償對方,因為籃球這種運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完全有可能發生人身損害後果,自願參加這種具有風險性的競技運動,應視為甘冒風險行為,因比賽造成受傷,此系比賽中合理的身體沖撞所致,純屬意外,因為比賽中的沖撞,原本就是籃球運動的特點,不許在比賽中有沖撞,是對籃球運動規律的違背,當事人自願參加這種活動就應當承擔該活動所帶來的風險,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
2、如果超過了合理碰撞范圍,是由於自己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撞到對方致使其受傷的,則此時需要對對方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 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⑹ 請問打籃球不小心打到別人,法律怎麼承擔責任
這個要看是否具體造成實質傷害,如果沒有造成實質傷害的話建議私下調節,如果造成傷害的話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若非故意,承擔一半即可。
按照《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第十二條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並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 (五)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的。
所以你所要做的就是做如下取證,首先要證明學校存在過失,這過失包括學校是否對對抗比賽做過賽前的培訓,是否在場上做了必要的保護措施(比如有無老師監護等),經過老師同意是否有證據。其次對於事故的發生,你要證明是意外事件。如果能對以上情況進行取證,法院的判決會對你比較有利,所承擔責任也會相對比較小(估計在30%左右責任吧)。
⑺ 如果學生在學校打籃球受傷了,學校是否有責任
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二的規定: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學校已經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並不不當的,無法律責任。
就是說學校已經履行了相應職責的情況,就視為已經盡到了職責。
(7)打籃球受傷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學校應當履行的這些相應職責是什麼呢?
我國曾經出台了《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要求學校教師在體育課教學、活動及訓練前,認真檢查體育器材設施及場地;體育課教學、體育活動及體育訓練中,強化安全防範措施,對技術難度較大的動作應當按教學要求,詳細分解、充分熱身;需要對學生和家長等進行體育安全宣傳教育,普及體育安全知識,引導學生和家長重視理解體育運動風險防範;組織學生參加跨地區體育活動和比賽,應當根據活動或比賽要求向學生及家長提供安全告知書,獲得家長書面反饋意見等等。校方按照暫行辦法實施,就可以認定已經盡到了相應職責。
請參考採納。
⑻ 一起打球受傷其他人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原則上,按過錯責任原則,一起打球的人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一、如果是輕傷之類的,對方並無過錯,按過錯責任原則,應當自行承擔責任;二、如果受重傷,此時不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應適用公平原則;1、如果不是沖撞之類的行為造成的,而是自己造成的,那自行承擔;2、如果是沖撞等行為造成的,雙方都沒有過錯:受傷發生在打球身體對抗過程中。由於打球運動本身具有身體對抗的特點,無法認定誰在對抗過程中存在過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⑼ 同學之間打籃球受傷該誰負責
同學之間打籃球受傷由該同學自己負責。
打籃球屬於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當事人自願參加如果對方沒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由受侵害人自行承擔責任。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
在文體活動中,規則允許合理的身體接觸甚至碰撞,故活動參與者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即處於身體碰撞和損害的危險之中,且此種危險具有不確定性,而此種不確定的危險可能會導致參與者身體遭受損害,因此參與者無一例外地會處於一定的潛在危險之中,參與者既可能是潛在危險的製造者,也可能是潛在危險的承受者。
參加文體活動者對存在的危險和損害可能性理論上具有相應預見和認知的能力,其自發參與活動本身即意味著自願承受活動可能導致的損害後果。當然,並非在文體活動中發生的損害一概不賠。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關鍵在於受害人能否證明對方對於損害的發生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如果能夠證明,則依法應承擔相應責任。如果不能證明,則不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 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零一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⑽ 打籃球時撞到別人了需要承擔責任嗎
打籃球時撞到別人了需要承擔責任,但是全部責任不是你承擔,平時打球時這樣的碰傷再正常不過了。
這種運動傷害屬於一般侵權行為,一般侵權使用過錯責任,對方要求你承擔責任要證明你是有過錯的(故意或重大過失)。
在籃球這種存在強身體對抗的競技體育中,只要你沒有實施嚴重犯規,是很難認定你存在過錯的(即使是故意犯規,也不一定有過錯,但注意這種犯規不能是惡意的)。
打籃球注意:
在籃球運動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有牙齒、手指、膝蓋、腳踝。為避免受傷,在打球前把指甲剪短,然後戴上牙套、護膝。且在整場球賽中,傳球時小心指甲翻開,轉身時小心扭到腳踝。
在搶籃板時,一定要注意看腳下的位置,不要踩空了,讓膝蓋和腳踝受傷。另外,盡量減少與對手的碰撞,如果非要碰撞,用身體最強硬的部位,以避免其他脆弱部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