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法律知識
① 幫我找一篇關於 學習法律知識 的故事
故事一
昨天早晨8點多;張女士剛起床,就聽見我們院里一片嘈雜:原來是他們院子一個老爺子由於年歲已高,反應稍慢,騎自行車壓了別人的一條小狗,牽狗人不依不饒;非得逼老爺子賠償。其實也沒有大問題,就是稍稍碰了那條畜生一下!張女士看到這種情況就穿衣下了樓,問清了壓狗的時間後;對那人說:「第一;我們需要你出示合法的養犬證、第二;您遛狗的時間不對,遼寧省有關法律規定是晚7點以後至第二天早7點之前!第三;您應該慶幸的是您的狗沒有把老爺子晃摔了,否則後果您自己合計吧!」聽了張女士的話,牽狗人也自覺理虧,搭訕了幾句就走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多掌握點兒法律常識;確實可以達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
故事二
王先生在外地工作,離家較遠,平時回家較少,大多是通過電話與家裡聯系。有一天,他正在單位上班,父親打來電話說:「昨天我和你二叔因為自留山的劃分問題吵了一架,吵得很兇,你二叔說准備找人揍我。」過了幾天,父親又來電話:「自留山的事沒有擺平,新問題又來了。」王先生一聽心裡直打鼓,連問咋回事,父親說:「我和你二叔因堂屋問題又吵架了,我准備揍你二叔,到時候萬一把他弄得哪兒不合適,就算坐班房我也豁出去了。」他還問王先生把人打傷要判幾年刑。
王先生趕緊說:「你這次無論如何也得聽我的,不能急。」父親說:「你快講,廢話少說。」王先生告訴他,打人是要負刑事責任的,打傷了還得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兄弟之間的事還是和解為好。自留山和堂屋都屬《民法通則》調整的范疇,但裡面還涉及到《繼承法》的有關法條,一時半會兒在電話里很難說清楚,於是,王先生就把有關《民法通則》和《繼承法》的法律知識及解決中需要的相關證據給父親寄了回去,希望他和二叔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兩個月後,父親來信說:「我與你二叔的糾紛是用法律手段解決的,大家都沒啥異議。近些日子,我們的關系在逐漸好轉。」據說從那以後,父親有空兒就給親戚朋友講他學到的一點法律知識。後來父親對法律知識越來越有興趣,村子裡發生什麼事,他總會打電話向王先生咨詢。
這個故事說明:法律看似遙遠,其實非常貼近生活,解決的都是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
故事三
自從小冀考上機車駕照後,就變成了一個以車代步的人,平時出門, 無論是五分鍾的路或是五十分鍾的距離,只要沒下雨,他都習慣以車代步。 這天天空下著大雨,小冀心想今天不能汽車去上學了,只好認命地拿著雨傘, 搭車上學去.到了中午休息時間,小冀突然發現下午要交的報告竟然放在家裡忘記帶了! 於是他決定回家一趟.
小冀習慣地走到自己常停車的地方, 找了半天才記起今天並沒有騎車來學校.這時小冀發現有一台機車的鑰匙還插在車上,沒有被拔下來。小冀好心地把鑰匙拔下來,本想把鑰匙交給學校的警衛室,但他想起自己要回家一趟,今天剛好又沒有騎車,不如就借用一下吧!他估計了一下往返的時間,大概半小時內就可以回到學校了,到時再替車子的主人將鑰匙交到警衛室,說不定車子的主人還不知道自己的車子曾被人借騎過呢! 在騎車回家的路上,剛好碰上警察巡檢,警察先生要求小冀拿出駕照來讓他檢查,沒有駕照的小冀,向警察先生解釋,他只是借用一下這部機車而已,並沒有要偷竊的意思。
如果小冀能向承辦的法官證明他並沒有不法的意圖,而且法官相信他的說詞,那麼他的行為就不會處犯刑法上的普通盜竊罪。但因為有無不法的意圖是屬於個人的主觀意識,要舉證說明自己沒有不法的意圖是很困難的。
所以,只要不是自己的東西,最好都不要借用或替人看護, 以免惹禍上身卻不自知。
幾個小故事裡的法律保護
故事一 在校勞動受傷誰負責?
孫小明是某中學初一學生,不久前,他在學校參加勞動時受了傷,心情很郁悶。
小明所在學校是一所農村初中,其中幾間教室年久失修,學校決定利用寒假將這些教室拆除重建。為了省錢,學校讓初一兩個班的全體男生來學校參加「義務勞動」,勞動的內容是搬廢墟的碎磚。勞動中,由於沒有老師在現場指揮,小明在休息時與同學追逐打鬧,同學將一面尚未拆完的牆推倒,將小明砸傷。後來小明家長找學校提出賠償,學校卻認為小明不是在勞動時受的傷,而是因為沒有遵守勞動紀律,與同學打鬧受的傷,應由那個同學的家長賠償。
故事二 為老師打開水被燙怎麼辦
那天早自習前,初一學生小孟被班主任老師叫到辦公室,老師讓他幫忙打兩暖瓶開水。哪知道因為地剛擦過特別滑,小孟不慎滑倒,暖瓶摔碎,小孟被開水燙傷。
小孟的傷勢雖然不重,但醫生為了防止傷口感染讓小孟休息了半個多月,小孟家長為孩子治傷花費了不少錢。
事後,班主任老師承擔了賠償責任,可小孟家長認為學校也應該承擔責任。
故事三 被老師鎖在屋子裡的學生
那天下午放學後,初二年級舉辦籃球比賽,小冬看完球賽准備回家時,突然想起水杯還在教室里,就回教室取。說來也巧,小冬剛進教室不久,老師就來鎖門,因為小冬的座位在靠門一排的最後一個,粗心的老師沒有發現小冬還在教室里,就把門鎖上了。要不是晚上10點鍾學校組織例行夜巡,小冬恐怕要在教室里過夜了。
事後,雖然老師向小冬道了歉,小冬還是覺得別扭。
故事裡的法律保護
第一個故事,小明受傷的責任要由學校來承擔。學生參加義務勞動應該提倡,但組織者一定要選擇未成年人力所能及的勞動,而且要充分保障其安全。小明所在學校為了省錢,讓學生參加建築勞動,這本身就不合適,何況在勞動中又沒有老師看管。從這一點來看,學校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如果因此造成學生重傷、死亡或多名學生受傷,學校領導就可能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
第二個故事,小孟打開水是班主任老師指派的,而不是學校規定的,因此小孟被燙傷,班主任要負完全責任。當然,學校也要對老師進行教育,不能讓學生從事有一定危險性的勞動。
第三個故事,班主任的粗心導致小冬被鎖在教室里,其責任在班主任,如果小冬因受到驚嚇而致病,老師就要承擔賠償責任,這可不是道歉就能了斷的。
② 校園暴力相關法律知識宣講
對於未成年犯罪問題,有不少人存有孩子年紀小不懂事不需要過多干涉處罰的想法。雖然我國對於未成年人犯罪如校園暴力等情形未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但未成年人作為公民同樣適用於其他法律法規。校園暴力法律都涉及哪些規定呢下面就由的小編針對此問題做相關介紹,以供大家了解。
一、《民法》
1、
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2、第一百三十條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第一百三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二、《刑法》1、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2、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4、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5、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6、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7、第二百六十三條【搶劫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8、第二百九十條【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9、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眾斗毆的;
(2)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3)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4)持械聚眾斗毆的。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10、第二百九十三條【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2)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4)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三、《未成年人保護法》1、第一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2、第二條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校園暴力法律主要涉及上述三部法律,由於校園暴力事件大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中且參與人大多數為未成年人,所以在承擔上述的法律責任時一般從輕處罰,由監護人帶回管教,必要時由未成年人交管所代為管教。如果您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可以咨詢網站的律師,我們有專業的律師為您答疑解惑。
③ 法律的一些基本知識:通俗易懂的講哈,最好舉例說明
二者都是具體行政行為,主體都是行政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得到依法授權的其他組織版):
行政裁決是權指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律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特定的民事糾紛(爭議)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所以二者區別非常明顯,不知道樓主在何處有不明白。行政裁決的客體是民事法律關系(行政機關是處在一個類似仲裁者的地位),而行政處罰,顧名思義,是行政主體自發地履行職權的行為,不存在一個爭訟的過程。行政處罰也不是行政裁決的結果,行政裁決的結果只是對民事關系的調整。
對二者的不服一般也都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對於行政裁決學者有爭議)。
不承擔形式責任,並不等同於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即當其行為構成搶奪罪,但因年齡問題可以不承擔刑事責任,但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還是要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的。
④ 法律知識演講稿450字
各位老師同學、叔叔阿姨們: 您們好!
我作為一名青少年,應該嚴格遵守國家所指定的措施。當然,我的同伴們也是一樣的!然而,成年人也應該遵循對未成年人的教育。
青少年、未成年人,是我國重要的保護目標。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制定實施,規范了人們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與保護。
我的身邊有幾則這樣的小故事,我講給大家聽聽吧!
我有一位好朋友,他一直是我們班的拔尖生。但是,自從上了四年級,他變了,他和社會上的混混一起玩耍,成績一落千丈,並且學會了社會上的風流語言,經常用難聽的話來攻擊同學,是同學極其討厭的人。上了五年級,他學會了抽煙、喝酒、進網吧,耽誤了自己的學業。老師多次教導他,他仍不悔改。就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才,一個同學的好朋友,眼看就要毀掉了…… 自從上了六年級,老師在思想品德課和班隊主題會上,給同學們傳授了很多關於法律的知識,用很多生動的事例說明了不遵守法律法規給自己帶來的傷害,於是,他立刻改掉了那些壞習慣。同學、老師看到他的轉變都非常高興。原來,聽了老師的教導後,他又看了很多篇報道,聽了同學的勸說,閱讀了國家相關的法律,他懂得這樣繼續壞下去的後果,他明白了那樣繼續與社會上的「垃圾」混在一起將會犯罪的。
所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就必須給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思想,不要使其誤入歧途。大家再聽聽下面這一則關於家庭暴力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的那一天,我和我的家人在老家的電視機前觀看閱兵。看著電視上那些整齊的步伐和高科技的武器,我為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而感到驕傲。看得入神時,窗外傳來一陣大聲的責罵聲,緊接著,哭聲傳來。我的好心情被攪亂了。不自主的出了門,眼前一幕把人驚呆了,一個小男孩跪在地上,一個大人在他的前面站著,手裡拿著木條子,眼神極其凶惡,很可怕,還可以看見小男孩的手臂上有幾條紅印,不用說,他一定被他爸爸狠狠的打了一頓。使於憐憫和好奇,我上前問小男孩為什麼會挨打。可小男孩大聲地哭著,不肯回答我。我凝視著他。不一會兒,他說話了,是他出去玩,結果回來晚了十多分鍾,就被他爸爸打了。他說著,哭得更大聲了。我震驚了,就為這種小事,把自己的孩子打得這么嚴重。
是啊!大家一定和我當時的心情一樣,很悲哀,很吃驚。這個父親的教育方法完全不對。
我的故事講完了。
成年人們應該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中,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增強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然而,青少年更應該做到學法、守法、用法,做一個健康的好青年,做一個社會的好公民。 謝謝大家。
⑤ 法律知識講座感悟400
人生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在白紙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繽紛也;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還沒有添滿色彩但這張紙就早已不在了! 能夠使白紙變成色彩繽紛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這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這樣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講座.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當天下午,在學校不大的操場內,容納了全學校的同學聽講。講座上講述了關於青少年,犯罪,和犯罪的動機以及青少年犯罪的過程,按例有盜竊、殺人其中講述性犯罪極為嚴重,也是重點的講述,對於這些等等,都是不良行為,也是長發生在花季少年身上,其中有講到青少年上網,以及一些學生犯罪的親身經歷,講述他們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以及如今是多麼後悔。現在,他們離開了學校,離開了同學和父母,走上了與社會所期望的截然相反的路。正值風華年少的他們,卻失去了自由,變成了囚犯。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次講座,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網上裁下來的,,希望對你也有幫助噢!.
⑥ 說出一個你運用過的法律知識的案例 你對法律課堂講授枯燥的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法或建議
其實還真復談不上用法律知識解制決問題。只是因為我是個殘疾人,由於學了大專,街道不給找工作,而且街道幹部的話實在太氣人了。比如有一次,幹部通知我去填一個表格是關於擴大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改造的,我就說,家裡沒電後就到銀行去買電,但是每次都很發怵去插電卡,能否申請把電表下移一下,那幹部居然說:「共產黨不管你。」我當時就火了,我說:「你也代表不了共產黨,黨的好政策都讓你念了歪經。」還有一次,也是到街道辦事,那幹部居然問我:「你是殘疾人,怎麼也不掉架啊?」我的回答是:「說好聽點兒的是本著有法可依、有法心依的原則,說不好聽點兒的是因為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再說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沒規定殘疾人非得掉架啊!」其實我並不是學法律的,這些都是學自考時的知識儲備,這就叫學以致用。
⑦ 法律知識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已經2002年8月14日國務院第62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
但目前已有放寬跡象:
全國網吧管理工作協調小組決定自2005年7月至12月,在全國9城市開展網吧管理長效機制試點工作,其中不僅包括北京,還包括廣東的深圳等城市。試點的內容包括營業時間和經營地點的放寬。此前,所有的網吧被限制開設在中小學200米范圍之外,營業時間也被限制在每天的8時-24時之間。在2006年初,北京市副市長孫安民在一個廣播節目中透露北京正試點實行網吧通宵運營。
具體請看:《南方報業》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shiping/200601120778.asp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全文詳見「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it/2002-10/11/content_595646.htm
⑧ 今日說法的主要內容、事情經過以及相關的法律知識(5個案例)
我的三輪車
呂福山,西安是人力三輪車夫,無證經營。被西安市交警一支隊根據西回安市答公安局的通告沒收了三輪車。呂通過查閱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上面說對非機動車違規應處5元以下罰款,認為西安交警支隊應該歸還他的三輪車,並為此進行了5年的努力。
專家認為,西安市公安局的通告只是一個地方性行政法規,他不能違反國家性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因此是不合法的,也是無效的。
終審判決呂勝訴,交警歸還他的三輪車。針對處罰過輕的情況,人大正在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進行修訂。
非常關系
福州市一個僱主經常虐待家裡的小保姆,終於有一天將小保姆毆打致死。為了毀屍滅跡,僱主的妻子假冒小保姆的姐姐將屍體火化。法院判決,僱主故意傷害死緩,妻子包庇有期徒刑3年。
專家分析,僱主和保姆不是主人和僕人的關系,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國家應該對勞動法進行修改以保障象保姆這種存在個人僱傭關系的人的合法利益,現在他們的利益得不到任何保證。另外,為了約束保姆的行為,僱主應該與保姆簽定好合同,或者藉助司法機關的力量。
⑨ 我想學法律,誰能給我推薦一本講法律知識的書
法律博大精深
基本的法學分科就有十幾門
從基礎學起的話
我個人建議你可以從民商法學起
其次是刑法
行政法
各個學科的教材也很多
我推薦北京大學出版的
⑩ 急求!!!一篇法制教育講座的聽後感,是一位律師給我們講解各方面的法律知識。
法制教育講座的聽後感
聽了一節生動有趣的法制教育課,我們可謂是受益匪淺。
一個個典型的實例,讓我們了解到那些與我們年齡相仿的青少年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
我想,造成他們現在的樣子,根本原因是他們的法律意識太差,總認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到弄得不可收拾才反應過來。在這些實例中,有很多人只是一時沖動,為了解氣,才范下了故意殺人罪,當初如果平下心來仔細想想,自己該不該做這些事,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
犯了罪,一關就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是把一生都毀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則是最美麗的篇章,如果把這最美好的時間浪費在那幽暗而又陰森的且失去自由的屋子裡,那一生將會有一道抹不去的陰影,陷入無底深淵,不能自拔。
青少年犯罪,不僅虛度了自己的青春年華,還會連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因為他們把一切都交給了我們,就算是為了他們,我們也不能做出這種傷害他們的事。
所以,我們要預防犯罪。
首先要不斷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並且要加強控制力,做事要沉著冷靜,要分清自己該做的事和不該做的事,做一個合法的好公民。
平時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交友方面還要增強判斷力,判斷出該交的朋友和不該交的朋友,從而更好的發展自我。
不過我想,那些青少年罪犯或許是一時疏忽而誤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如果身旁有這樣的人,我們也要盡可能的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我們對他的關心和愛護,從而給他找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