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小孩的法律責任是不是由監護人承擔
⑴ 如果要是小孩犯了法那麼家長需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會不會被判刑。有沒有知道的
小孩犯了法,家長作為監護人。那屬於監護不力,是會受到一定的懲罰的。但是家長不會被判刑。會附帶民事責任。
置於刑法或者說是勞改。是需要小孩自己去接受了。
⑵ 兩個小孩玩耍受傷責任在誰
法律分析:兩個小孩玩耍受傷的,責任由雙方的監護人承擔,有責任的一方監護人向另一方進行賠償,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⑶ 孩子觸犯刑法,父母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嘛
孩子多大年齡?如果孩子不滿是十八周歲,父母是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如果孩子年滿十八周歲犯罪,父母則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因為我國法律規定,年滿十八周歲是完全行為責任能力人。
⑷ 兒童監護人的承擔責任是什麼
兒童監護人的承擔責任是什麼
1、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2、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
根據《民法通則》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3、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
被監護人出於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4、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
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如果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兒童的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1、父母;
2、祖父母,外祖父母;
3、兄,姐。
法定監護人的義務
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主要應承擔如下義務和責任:
1、必須按時送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人學;
2、必須保證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接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讓他們中途停學;
3、應按規定,交納政府規定的義務教育雜費;(生活確實困難,無力支付雜費的家庭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減免)。
4、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對於那些未經批准,拒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以及讓正在小學、初中就學的子女或被監護人中斷學業的家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分別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開採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未成年的第一監護人是父母,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是不可以進行更改監護人的。監護人不但要監護被監護人的生命安全,還要監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安全,被監護人不可以任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除非是因為被監護人的醫療費或者是教育費。
延伸閱讀:
監護人證明在哪裡開具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範本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⑸ 兒童,不滿12歲的,做出了犯法的事,要不要付法律責任啊
不負法律責任,造成他人損失,監護人承擔賠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四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兩歲小孩的法律責任是不是由監護人承擔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理,並適應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司法活動中對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五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和受遺贈權。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應當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見,根據保障子女權益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依法處理。
⑹ 小孩致人受傷誰是被告
孩子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如訴至法院,應當將小孩學及其監護人(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⑺ 如果小孩犯了法家長需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會不會被判刑
如果小孩犯了法,家長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但是不會被判刑,因為判刑必須是由判當事人的
⑻ 交通法第幾條規定小孩出交通事故由監護人責任
摘要 發生交通事故後,孩子如果有責任的,屬於以上第5條,監護人對於被監護人管理和教育不夠,當然要承擔責任。僅供參考!
⑼ 未成年人犯罪 ,其父母或監護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未成年人犯罪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盜竊、故意傷害等的罪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一般是其父母,父母有教導的責任和義務。
1、民事賠償責任
未成年人犯罪應由其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父母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為造成國家、集體、他人經濟損失的,根據《民法》相應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護人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
2、法定監督責任
父母對於未成年人的犯罪負有相應的道德責任及對未成人的成長負有的法定監護責任,如父母怠於行使監護責任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9)兩歲小孩的法律責任是不是由監護人承擔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里指的從輕是在法定刑的下限處刑;這里指的減輕,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檔次,如應判五年以上的,實判在五年以下處罰。
2、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
這里指的「必要的時候」,是指家中無人管教或者家長、其他監護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眾、或者基層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強烈要求政府收容教養的時候,政府從社會保護的角度出發,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指出「對司法實踐中出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後殺害被綁架人。
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依據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⑽ 兩歲兒童在自家門口玩耍被他人用易燃物品燒傷請問受害者監護人需要承擔責任嗎
這個問題如果從法律上來說,受害者監護人需要承擔責。因為兩歲兒童屬於無行為能力人,他不能夠對自己的行為結果作出判斷,所以必須在其監護人的監護下進行
活動,而你的孩子脫離了你的監護范圍,所以負有部分責任,不過施害者負有主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