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徐玉玉案中的法律知識

徐玉玉案中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22 22:44:56

Ⅰ 徐玉玉遭電信詐騙案件始末 電信詐騙常用手段有哪些

一、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詐騙
案例:嫌疑人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撥打事主家中電話,聲稱其家中電話欠費或是事主的身份資料與嫌疑犯有牽連,將事主電話轉接給所謂的公安局或是其他司法機關,讓事主核實,然後嫌疑人假冒公安人員謊稱事主個人信息泄露,銀行帳號已被人利用進行犯罪(如販毒、洗黑錢、涉嫌詐騙等),要求事主及時進行賬戶保護、清查,並將電話轉給銀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銀行工作人員要求事主將存款轉到其事先准備好的銀行卡的賬號上,並讓事主到atm機上按其指令進行操作或直接轉賬,實施詐騙。
二、以「車禍、摔傷住院」、「將人打傷、打死」需要賠償為名的詐騙
案例:嫌疑人在預先了解事主及其親朋子女資料的情況下,利用事主親朋子女上課、上班或手機關機期間,冒充醫務人員或學校輔導員或朋友,通過打電話給事主家人或朋友,謊稱其親朋子女「出車禍」或「上體育課摔傷」住院,或在外將人打傷甚至打死,急需醫療費或者需要錢賠償給死者家屬,從而免受處罰等。從而達到騙錢的目的。
三、撿錢、撿貴重物品已郵寄回家,需要分紅給同行的人詐騙
案例:利用事主家中在外務工或是出差的時候,冒充事主親朋子女簡訊或電話給事主說撿到幾萬元現金已經郵寄回家,但是同行的人要求分一部分錢,自己身上又沒那麼多錢,為了獲得更大的便宜,讓事主先給其打款,把要求分紅的同行人安撫好,以免事情敗露。事主往往有貪圖便宜的思想,從而去銀行匯錢。
四、事先錄制qq視頻,詐騙qq好友錢款
案例:嫌疑人事先通過盜號軟體和強制視頻軟體盜取qq號碼使用人的密碼,並錄制對方的視頻影像,隨後登錄盜取的qq號碼與其好友聊天,並將所錄制的qq號碼使用人視頻播放給其好友觀看,以騙其信任,最後以急需用錢為名向其好友借錢,從而詐騙錢款。
五、虛構「購車/房退稅」誘導事主到atm進行轉賬操作的詐騙
案例:嫌疑人事先通過其他手段獲取購車/房人詳細資料,以國稅局或財政局工作人員名義用電話或簡訊方式聯系事主,謊稱根據國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購車/房退稅,並留下所謂「服務電話」或「領導電話」以騙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與上述電話聯系,即以交納手續費、保證金等名義,誘導其到atm機進行假退稅真轉賬的操作。
六、虛構股票個股走勢的詐騙
案例:嫌疑人以某某證券公司(多以xx(如上海等)某某證券公司)的名義,通過互聯網、電話、簡訊的方式散發虛構的個股內幕消息和個股走勢,實行會員制,按照會員等級收取一定費用。若指定的個股走勢碰巧吻合,則再以索要咨詢費並許諾將繼續提供個股內幕消息或走勢的方式實施詐騙。
七、冒充熟人詐騙
案例:嫌疑人通過撥打事主電話或發送簡訊等手段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單位熟人(首次撥打,往往是以「你猜我是誰」「還記得我么」等語言「套磁」騙取事主信任),謊稱出差辦事,以出車禍、嫖娼或賭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過銀行匯款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八、網路購物詐騙
案例:嫌疑人在互聯網上發布虛假廉價商品信息,事主與其聯系後,則要求先墊付「預付金」、 「手續費」、 「托運費」等,並通過銀行轉賬騙得錢財。
九、虛假中獎信息詐騙
案例: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機致富的僥幸心理,藉助網路、簡訊、電話、刮刮卡、信件等媒介為平台發送虛假中獎信息,繼而以收取手續費、保證金、郵資、稅費為由,騙取錢財。
十、虛構綁架事實詐騙
案例:嫌疑人給事主打電話,謊稱事主孩子等親屬被其綁架,並模擬孩子、親人的哭聲、叫喊聲,從而騙取事主錢財。
十一、假冒匯款或催還借款名義進行詐騙
案例:嫌疑人先發送諸如「你好!請把錢匯到xx銀行(或其他銀行);賬號:xxxxxxx,謝謝!」之類的簡訊,事主誤以為是商業夥伴或債權人的簡訊,即按要求把款項匯到某指定賬戶。再去核實時,就後悔莫及了。此種詐騙的嫌疑人往往是誤打誤撞,恰巧事主正准備辦理匯款事項,因粗心大意不及多想,結果把錢款「匯」錯了對象。
十二、發送虛假招聘廣告詐騙
案例:嫌疑人以招聘業務員為名,發布虛假廣告信息,事主一旦與其聯系,便以收取「介紹費」、「培訓費」、「服裝費」為由實施詐騙。
十三、發送預測彩票信息詐騙
案例:嫌疑人通過互聯網散發虛構的預測彩票(六合彩、福利彩票、體育彩票等)信息,實行會員制,通過注冊會員,預測中獎號碼,收取會員費、保證金、稅金等實施詐騙。
十四、發布敲詐勒索的信息實施詐騙
案例:嫌疑人向手機用戶發布「不想有血光之災……」、 「如不將錢匯到xxxx帳戶,就卸掉你的大腿」等內容信息,事主因害怕產生後果,往往主動向指定帳戶匯錢。
十五、發布出售特價飛機票或者火車票的信息實施詐騙
案例:犯罪嫌疑人在網路上發布該類信息後,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後,便以需要訂金等形式要求被害人匯款,從而實施詐騙。
十六、虛假貸款信息詐騙
案例:嫌疑人針對需要小額貸款的群體,通過互聯網、電話、簡訊等方式發送虛假貸款信息,一旦有事主與其聯系,則以收取貸款人保證金、利息等名義,騙取事主錢財。
十七、「低價購名車」詐騙
案例: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主要利用事主貪圖便宜的心理,向事主發送低價出售二手名車等虛假信息,簡訊內容一般為:「本集團有九成新套牌走私名車(而出售價格只是市場價的零頭)出售」。待被害人撥打聯系電話想要購買時,不法分子提出必須交定金、托運費等費用才能進一步辦理,要求其向提供的賬戶匯款,從而達到詐騙的目的。
十八、發送招嫖等不法信息詐騙
案例:嫌疑人通過撥打電話(往往是女性,從而降低事主的心理戒備)或是發送簡訊大致內容為:「本公司長期在***地為廣大男同胞提供優質美女、處女特別服務,包您滿意,不滿意不收錢」。在事主答應和其進行交易後,嫌疑人會要求事主事先匯去一部分錢作為風險金,在交易完畢之後如果安全就只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價格收取費用,風險金會退給事主,要是事主不守規矩他們會採取報復。一旦事主給其打錢後,往往還會繼續以各種理由要求事主繼續打錢,直到事主發覺事情不對不再給其打錢時才收手。而此類詐騙的事主礙於法律和道德,往往不會來公安機關報案,從而會使犯罪分子更加肆無忌憚地詐騙他人錢財。

Ⅱ 徐玉玉案7嫌疑人被批捕 主犯會不會判死刑

主犯不會判處死刑。因為此案涉嫌構成詐騙罪,詐騙罪目前沒有死刑,最高可處無期徒刑。
一、相關法律規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二、提問涉及資料:
2016年8月21日,因被詐騙電話騙走上大學的費用9900元,傷心欲絕,郁結於心,最終導致心臟驟停,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仍不幸離世。

Ⅲ 結合「8·19徐玉玉電信詐騙案」,試述當前電信詐騙的類型,大學生如何防範電信

一、謹防冒充類詐騙。此類詐騙主要包括:

1、 冒充特定工作人員如公檢法、社保、醫保、銀行、電信、航空公司客服、淘寶客服等工作人員實施詐騙。例如徐玉玉事件,網路犯罪分子固然要嚴厲打擊,但承載著大量公民個人信息的政府官網的安全問題,也應該受到高度重視。某種意義上,政府官網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對不法分子也是一種變相激勵

2、冒充老師、親朋好友以生病、出車禍等為由,利用事主擔心親人心理,實施詐騙。

3、冒充學院領導,利用學生尊師重教心理實施詐騙。

二、謹防網購類詐騙。此類詐騙主要包括:

1、騙子以低價為噱頭,利用電子商務網站發布虛假的商品銷售信息。

2、利用網上訂購的貨物異常要給受害人退款為由實施詐騙。

三、謹防金錢誘惑類詐騙。此類詐騙主要包括:

1、中獎詐騙。 犯罪分子發布各種彩票中獎、電話號碼中獎、QQ號中獎、知名電視欄目中獎等信息誘騙受害人繳納「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等實施詐騙。

2、網上兼職詐騙是最典型的詐騙方式,以網上兼職刷信用返利為由引誘受害人購其產品實施詐騙。

四、謹防釣魚類詐騙。

此類詐騙主要是利用改號軟體、偽基站模仿銀行客服號碼、運營商客服電話打電話、發送虛假信息及網路鏈接實施詐騙。

五、謹防木馬鏈接類詐騙。

此類詐騙主要是騙子針對個人關心的事物發送簡訊,包括「同學聚會照片在這個網址」、「這是某某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資料,請查收等」方式實施詐騙,對不明來歷簡訊中的網址,切勿點擊,直接刪除。

六、謹防上門推銷類詐騙。

這類詐騙在每年的新生入校後一段時間比較集中,騙子多是學生模樣,這類詐騙行為的特徵為團伙、流竄作案,以推銷文具為名實為與所售價格相差甚遠的殘次品,流竄到學生公寓實施詐騙。

(3)徐玉玉案中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2016年8月19下午,打到家裡的一個電話讓徐玉玉欣喜不已。家住山東臨沂的徐玉玉2016年考上了南京郵電大學,由於家庭困難,她向教育部門申請了助學金,這個來電通知她馬上就可以領到這筆助學金。

2016年8月21日,徐玉玉傷心欲絕,郁結於心,最終導致心臟驟停,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仍不幸離世。

2016年8月26日,徐玉玉電信詐騙案犯罪嫌疑人鄭金鋒、陳福地、熊超、黃進春被抓獲。

2016年8月27日,徐玉玉電信詐騙案嫌疑人陳文輝、鄭聰賢投案自首。至此全部的6名嫌疑人都全部到案。

Ⅳ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給我們什麼啟示

2016年8月,剛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山東臨沂市高三畢業生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被告人陳文輝等人以發放助學金的名義,騙走了徐玉玉全部學費9900元,徐玉玉在報警回家的路上猝死。

此案的涉案被告人終於受到正義的審判,但是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的斗爭並沒有結束。隨著科技的發展,電信網路詐騙手段和方式不斷翻新,危害突出。今後,對於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人民法院將繼續堅持依法從嚴懲處的方針,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通過公開宣判等方式,以案說法,震懾犯罪,教育群眾,努力將法律效果轉化為社會效益。同時,提醒社會公眾也要加強防範意識,提高自身防範能力,避免徐玉玉的悲劇再次上演。

我們也建議有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提高監管水平,加強源頭治理,不斷創新方法,積極預防,切實防範此類惡行蔓延。我們相信,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一定能有效遏制電信網路詐騙犯罪高發勢頭,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

Ⅳ 徐玉玉事件犯罪嫌疑人能判多少年

  1. 根據最高法、最高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2. 按照這個規定,徐玉玉案9900元的案值對應的是詐騙罪最輕的量刑標准,也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然而,本案中徐玉玉因為受騙導致身體不適死亡,應該作為法律上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予以考慮。

  3. 犯罪嫌疑人的詐騙行為導致徐玉玉因為受騙而死亡,造成了「嚴重後果」。如果沒有其他犯罪行為,單純對徐玉玉進行詐騙,應該處以十年以上的量刑,並處罰金。如果有其他犯罪行為,詐騙團伙的首犯,對不特定的多數人進行詐騙,情節更加嚴重,有可能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Ⅵ 究竟誰才是徐玉玉案「責任人」

您好!推薦您閱讀人民論壇同名文章《究竟誰才是徐玉玉案「責任人」?::
截止到8月28日,隨著徐玉玉案最後一名嫌疑人鄭賢聰向福建警方投案自首,全部6名嫌疑人已悉數到案,相信法律會對他們應負責任做出公正判決。至此,引發社會和媒體廣泛關注,發生於本月19日,山東省臨沂市18歲女准大學生徐玉玉被人以發放助學金為名詐騙致死案雖未最終結案,也似應告一段落。
但徐玉玉案,及其案發前後的一些「次生事件」——據媒體報道,距徐玉玉事發不到一周,即本月23日,同樣是在山東省臨沂市,另一在校大學生宋振寧(山東理工大學二年級學生)也在遭遇電信詐騙後離世;而本月27日晚,央視「東方時空」節目也報道,在徐玉玉事發當天,僅臨沂當地就至少有三名准大學生收到相同內容的詐騙電話等,卻引發起人們對徐玉玉案諸多方面的持續深入思考。
其中,僅就責任認定,即誰應為徐玉玉之死負責問題,就激起人們的熱烈討論和深入思考。而毫無疑問,如果目前警方認定的嫌疑人所犯罪行屬實,他們無疑應負直接責任。因為詐騙犯們不但剝奪了人們的「血汗錢」「上學錢」「看病錢」和「保命錢」,甚至也是導致人生命死亡的直接和重要誘因。為此,他(她)們理應付出相應有代價,承擔相應責任。
但「負責人」決不應僅限於此!因細心的人們已經敏感地注意到,徐玉玉同學是在案發前一天剛到教育局申請助學金,第二天就接到陌生來電後,遭遇詐騙而死,屬「精準詐騙」范疇。而如果再聯繫到諸多學生家長、金融用戶、新手媽媽、買房賣房者等各種個人信息不斷變成詐騙分子實施「精準詐騙」的「導航儀」,人們自然又問,是誰泄露了「徐玉玉們」的個人信息,從而讓詐騙分子「精準詐騙」得手?是教育部門?還是銀行?或者是教育部門+銀行+……?他(她)們又應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而承擔何種責任?付出什麼代價?
另外,盡管工信部已於本月25日表示,已經查明,該案兩個涉案號碼均屬實名登記,不存在非實名登記問題,但兩個涉案號碼所屬的170和171號段被人貼上「違法犯罪」標簽、稱作「問題號段」,甚至是「詐騙號段」卻幾乎是盡人皆知的事實。而大量未實名登記的詐騙電話不但加大了電信詐騙的查處難度,也增加了詐騙人逃脫法律制裁的機會,還助長了其膽大妄為、肆意作案的氣焰。加之詐騙分子用於詐騙所開的銀行賬戶也相當程度上存在著非實名登記現象等。人們當然還問,除直接經營者或經手人要承擔未認真履行實名登記責任外,相應主管部門對其本應承擔的監督管理責任,是否也難辭其咎?
而眾所周知,伴隨網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近年來,電信詐騙也逐年增加,呈現「虛擬化、智能化、集團化、國際化」特點的同時,業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有人甚至以「井噴」一詞形容其高發態勢。而究其原因,除因電信詐騙屬「非接觸式」犯罪,因而環環相扣,很難留下詐騙的確鑿痕跡,為警方辦案帶來困難外,無論是在專家學者,還是實際工作者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幾乎眾口一詞地認為,是由司法實踐中,電信詐騙往往量刑過輕,因而對犯罪分子的威懾力不夠所致。既如此,相應法律、法規和「立法者」也否也應擔負起相應的「責任」,加快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步伐?
當然,要求一個剛滿18歲的女准大學生有比較高的抗挫折、遭擊打能力也許過於苛刻,但試想,如果學校和家長在學校教育及日常生活中適當進行相關教育,或許面對同樣遭遇,結局就會兩樣。
而諸如此類的「試想」還很多,如,如果學校和家長能夠在學校教育及日常生活中通過適當途徑和方式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地防詐騙、防傳銷教育……那麼,面對再多、再復雜局面,結局也許只有一個……
但是,又有誰該成為現在已是,且只是「試想」的負責人呢?

Ⅶ 「徐玉玉案」7名嫌犯被批捕 主犯會不會判死刑

1、不會被判死刑。
2、因為此案涉嫌構成詐騙罪。此罪沒有死刑。
相關法律規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Ⅷ 「徐玉玉案」開庭,徐玉玉案到底是怎麼回事

北京2017年的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可能是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他還說,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徐玉玉生前學習照片,注意她的坐姿,可見她已這樣地努力了好多年)

我說了,貧窮和沒知識是一對孿生兄弟,如果不是因為貧窮,徐玉玉不至於拚命增加學習文化課的時間而忽視了在社會上生存的知識,換言之,貧窮讓徐玉玉沒知識,只不過這個知識不是教科書上的知識。另一方面,我們也能從新聞上看到,她的父母只是普通的農民,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當然無法和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的父母比,換言之,她的父母在教育問題上,就是沒知識,沒知識導致他們的女兒徐玉玉只能通過增加時間的方式學習以便完成鯉魚跳龍門,否則,徐玉玉只能重復父輩那貧窮的生活。

整個徐玉玉案件中,泄露徐玉玉個人及家庭信息的人可惡可恨,騙子可恨有罪,徐玉玉的媽媽因為沒知識沒能成為徐玉玉受騙前最後一道屏障,但這些不是事實的全部,還有一個最關鍵點就是:貧窮造成了徐玉玉的單純和心理素質差,父輩沒知識造成徐玉玉難以通過平常的努力改變自己的階層

從這一點上看,徐玉玉並不是一個個案,只是事態的嚴重超出了我們的想像而已,本質上都是貧窮和沒知識鬧的

Ⅸ 徐玉玉案一審宣判主犯是怎麼判的

7月19日上午,「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在臨沂中院一審宣判,主犯陳文輝一審因詐騙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他六名被告人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當晚,醫院稱徐玉玉「已經開始腦死亡」。

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此案3名在逃犯罪嫌疑人。 晚上8點,福建省公安機關經縝密偵查,組織警力抓獲公安部A級通緝令通緝的山東徐玉玉案犯罪嫌疑人熊超。

就應該嚴加判決,讓騙子付出昂貴的代價,才能讓他們有所收斂!

熱點內容
不動產證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1 22:38:33 瀏覽:101
葉仙兒道德 發布:2025-02-11 22:38:21 瀏覽:892
民法總論案例選評 發布:2025-02-11 22:27:24 瀏覽:768
刑事訴訟法龍宗智 發布:2025-02-11 21:24:59 瀏覽:289
刑法同業競 發布:2025-02-11 21:19:32 瀏覽:995
後勤領導幹部學習准則條例心得 發布:2025-02-11 21:03:29 瀏覽:639
注冊公司後法律條文 發布:2025-02-11 20:02:13 瀏覽: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宣傳 發布:2025-02-11 19:33:43 瀏覽:191
消費者權益屬於社會法嗎 發布:2025-02-11 19:29:40 瀏覽:14
廣東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5-02-11 18:47:46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