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采購人拒簽合同法律責任

采購人拒簽合同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2 23:44:07

㈠ 政府采購中中標人不履行合同怎麼辦

中標人不履行合同,履約保證金不予退還,給招標人造成的損失超過履約保證金數額的,還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沒有提交履約保證金的,應當對招標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分析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4、交通費: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6、營養費: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7、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第四十五條 中標人確定後,招標人應當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並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未中標的投標人。中標通知書對招標人和中標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標通知書發出後,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的,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六十條 中標人不履行與招標人訂立的合同的,履約保證金不予退還,給招標人造成的損失超過履約保證金數額的,還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沒有提交履約保證金的,應當對招標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中標人不按照與招標人訂立的合同履行義務,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二年至五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並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不適用前兩款規定。

㈡ 政府采購:中標公司打的合同中的參數低於招投標文件,采購單位拒簽合同(對公司)怎麼處理

你好,因為不知道你是招標人還是投標人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把對招標人和投標人雙方的法律責任和處理方式都提供了一下,供參考。
法律依據: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18號令)第六十四條規定: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投標文件的約定,與中標供應商簽訂書面合同。所簽訂的合同不得對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投標文件作實質性修改。

結論:
1、因此,無論中標供應商是否與招標人溝通,招投標文件中的技術參數必須在合同中嚴格簽訂,不允許負偏離。
2、招標人應拒絕簽署此份合同,並限期中標人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將與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一致的合同交招標人簽署完畢。

法律責任和處罰:
1、招標采購單位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確定的事項簽訂政府采購合同,或者與中標供應商另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2、投標人在招標過程中與招標采購單位進行協商談判、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訂立合同,或者與采購人另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處以政府采購項目中標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並予以公告,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補充說明:
若招標人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如果沒有和中標人簽訂合同,可以取消中標人的中標資格,選擇第一順位的中標候選人簽訂合同,或廢標後重新組織招標活動。

希望有幫助,望採納。

㈢ 政府采購供應商中標後無理由不簽合同的處理辦法

處理辦法:供應商中標後無正當理由不與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簽訂合同的,財政部門根據具體情形可將其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並予以通報。

根據《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第七十四條 投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政府采購項目中標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並予以公告,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的。

(二)採取不正當手段詆毀、排擠其他投標人的。

(三)與招標采購單位、其他投標人惡意串通的。

(四)向招標采購單位行賄或者提供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五)在招標過程中與招標采購單位進行協商談判、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訂立合同,或者與采購人另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

(六)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3)采購人拒簽合同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第七十一條 采購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30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投標文件的規定,與中標人簽訂書面合同。所簽訂的合同不得對招標文件確定的事項和中標人投標文件作實質性修改。

采購人不得向中標人提出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作為簽訂合同的條件。

第七十三條 采購人與中標人應當根據合同的約定依法履行合同義務。

政府采購合同的履行、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的方法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八十條政府采購當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㈣ 某政府采購人在成交通知書發出後不與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這是我國《合同法》對要式合同的例外規定,體現了民事合同意思自治和鼓勵交易原則。然而,法律的這一例外原則與我國《政府采購法》所強調的要式合同又存在著矛盾。類似沖突的還有,作為民事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履行過程中經過協商,可以變更、終止合同等。如果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那麼履行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合同自由原則。但這又有悖於政府采購法的立法宗旨。承擔締約過失民事責任或者侵權的民事責任

㈤ 拒簽采購合同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下)

由於我國法律對於政府采購合同的性質已經有明確的定位,即屬於民事合同。根據我國《立法法》的規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普通法;新法沒有規定的,適用舊法。我國《招標投標法》和《政府采購法》頒布時間都晚於《合同法》,而《招標投標法》則早於《政府采購法》,我國《合同法》相對於前兩部法律,為普通法。我國《招標投標法》和《政府采購法》關於要約承諾的規定、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等方面規定,都不同於我國合同法,前述已經分析過,所以應該優先適用於特別法的規定,但特別法沒有規定的,應該適用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我國《政府采購法》在確定政府采購合同為民事合同的前提下,對政府采購合同適用法律問題進行了概括性的原則規定,即采購人與供應商之間在政府采購合同的訂立、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變更、合同終止、違約責任等方面,必須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執行。由於政府采購資金屬於財政性資金,采購的目的是為了公共事務,政府采購還具有維護公共利益、加強財政支出管理、抑制腐敗等功能,因此,政府采購合同又不完全等同於一般的民事合同。所以,政府采購法在明確適用我國合同法的前提下,對政府采購合同訂立、效力、變更、終止等有關特殊問題作出了必要的規定。對於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采購主體或者中標、成交供應商不執行相應義務的,前者應該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和締約過失的民事責任或者侵權的民事責任,後者必須承擔締約過失民事責任或者侵權的民事責任在采購主體或者供應商不執行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的義務,必須會侵害相對方的信賴利益和一定的財產權。相對方的損害事實和違法行為人的過錯,實際上是存在締約過失的民事責任和侵權民事責任的競合。選擇訴訟請求時,應該根據所掌握的證據材料、相關法律規定,不同的個案採取不同的方式為宜。受害人可以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提出締約過失民事責任賠償,也可以援引我國《民法通則》有關侵權的法律規定來主張自己的財產權利和其它關聯合法權益。如果提出民事侵權訴訟,需要符合民法關於一般侵權的四個構成要件:即要有損害事實、加害人的行為違法,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存在著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由於侵權訴訟,取證和舉證方面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筆者認為,還是從締約過失責任來主張更為穩妥有效。締約過失責任,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因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導致合同不成立,給對方造成損失時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締約當事人因簽訂合同而相互接觸磋商,至合同有效成立之前,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確立了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締約過失責任應當具備一般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其一,行為人實施了違反契約階段所負的義務。在締約階段,通過政府采購活動,確立了當事人為締結契約而進入到一種特殊的關系即信賴關系。雙方在采購方式和采購程序中的各個環節都應遵守誠實信用原則,若當事人一方背離了這一基本義務,破壞了正常締約關系,就構成了締約過失責任。其二,必須造成對方信賴利益的損失。締約過失行為破壞了契約關系,因此而引起的損害是指相對人因信賴政府采購合同會有效成立卻由於合同最終不成立或無效而受到的利益損失,即信賴利益損失。但這種信賴利益必須是基於合理的信賴而產生的利益,即在締約階段因為一方的行為已使另一方足以相信政府采購合同能成立或生效。其三,行為人必須有主觀過錯。當事人在締約階段實施違背契約義務的行為是處於故意或過失。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對政府采購合同最終不能成立或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負有過錯,就應當承擔締約過失民事責任。並且責任的大小與過錯的形式沒有任何關系,這是因為締約過失責任已造成他人信賴利益損失為承擔責任的條件,其落腳點在於行為的最終結果,而非行為的本身。其四,行為人的締約過失行為與相對人的信賴利益損失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即相對方的信賴利益損失是由行為人的締約過失行為造成的,而不是其他行為造成的。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應為信賴利益的損失。其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而直接損失主要包括:1、締約費用,如為了訂約而赴實地考察所支付的合理費用;2、准備履約和實際履約所支付的費用;3、因支出締約費用或准備履約和實際履行支出費用所失去的利息等。間接損失主要包括:1、因信賴利益而放棄的獲利機會損失,亦即喪失與第三人簽訂合同機會所蒙受的損失;2、利潤損失,即無過錯方在現有條件下從事正常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損失;3、其他可得利益損失。司法實踐中,適用締約過失責任判令締約過失方賠償損失,應實行完全賠償原則,即受損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由締約過失方予以賠償。 綜上所述,在我政府采購活動中,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對於采購主體和中標、成交供應商均具有法律約束力,但不屬於政府采購合同的約束力,違者所承擔的不是合同違約責任。由於政府采購合同為要式合同,采購主體或者供應商拒簽書面的政府采購合同,前者承擔的是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後者僅承擔民事責任。由於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的規定,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這是我國《合同法》對要式合同的例外規定,體現了民事合同意思自治和鼓勵交易原則。然而,法律的這一例外原則與我國《政府采購法》所強調的要式合同又存在著矛盾。類似沖突的還有,作為民事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履行過程中經過協商,可以變更、終止合同等。如果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那麼履行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合同自由原則。但這又有悖於政府采購法的立法宗旨。為了化解這些矛盾和沖突,我國政府采購法在立法技術上需要進行一些處理和突破。

㈥ 中標後產品供應不上,采購人要廢標,怎麼辦

某供應商中標後提出中標的品種數量庫存不足,全國產量加起來都不夠采購人所需數量,供應商要求更改部分品種,采購人拒絕並堅持廢標後重新招標,供應商認為采購人在製作招標文件時候就出現了問題, 重新招標勢必對公司造成損失,應該如何維權?
專家認為,該供應商雖然中標,但供不應求的情況應該在獲取招標文件後向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提出,供應商可以不參與投標,而不應該等中標了才告訴采購人無法供貨。中標後拒絕與采購人簽訂合同的,或者中標、成交供應商放棄中標、成交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除投標保證金不予退還外,監督管理部門還應按照《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政府采購法》第七十七條進行處罰,而不是中標供應商向采購人維權或索賠。對於供應商履約驗收不合格、雙方解除合同的情況,原則上不得順延確定中標或成交供應商,需要重新選定供應商的,應當重新開展采購活動。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龍宗智 發布:2025-02-11 21:24:59 瀏覽:289
刑法同業競 發布:2025-02-11 21:19:32 瀏覽:995
後勤領導幹部學習准則條例心得 發布:2025-02-11 21:03:29 瀏覽:639
注冊公司後法律條文 發布:2025-02-11 20:02:13 瀏覽: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宣傳 發布:2025-02-11 19:33:43 瀏覽:191
消費者權益屬於社會法嗎 發布:2025-02-11 19:29:40 瀏覽:14
廣東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5-02-11 18:47:46 瀏覽:217
一個店鋪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11 18:05:14 瀏覽:830
教育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11 17:45:19 瀏覽:198
鎮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2-11 17:11:04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