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罷工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罷工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4-23 00:46:03

① 罷工在我國是不是合法行為

法律分析:看情況。如果是因為用人單位違反的勞動合同法導致的罷工,用人單位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員工單純的罷工行為,是不算違法的,只是單方面違反了勞動合約,用人單位可以拒付罷工期間的工資,協商不妥嚴重的可以開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二條 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法對員工罷工情形如何處理

首先要看罷工的理由和原因是否是屬於正當的,如果不正當,那麼法律是不會支持的,照樣要扣工資罰款

③ 罷工有沒有定義的罷工在中國有法律許可權嗎

在聯合國上規定:中國工人有權罷工,2001年全國人大已批准了我國政府簽署的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第三部分第八條丁款大字赫然「有權罷工,但應按照各個國家的法律行使此項權利」。

特別應指出:對於該條款使用了最高級別的國際法語言「政府承擔保證」。依照國際慣例,我國政府已向全世界承諾及保證,中國工人享有罷工權,且該項權利已被我國最高權力機關所確認。

但也有人認為中國工人無權罷工,理由如下

1、中國工人無權罷工;理由是我國《八二憲法》取消了罷工權,因而得出罷工是違法的結論。

2、中國工人罷工既不合法也不違法;理由是中國沒有禁止罷工的法律規定;因而得出罷工不違法的結論。3、中國工人的罷工權不因簽署和批准國際公約而獲得;理由是一個國家批准國際公約中所賦予的某種權力,必須經國內法明文規定才可確認;因而得出罷工在我國尚無法權概念的結論。

④ 工人罷工是否觸犯勞動法

摘要 您好,請稍等我在閱讀您的問題

⑤ 公司拖欠工資工人罷工犯法嗎該怎麼處理

不違法。沒有發生破壞生產秩序和公共財物,文明罷工的合法,做曠工處理。拖欠工資,不發工資、剋扣工資可以投訴,也可以到勞動局監察大隊投訴。
由於公司未能按時發放勞動報酬,當事人可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和勞動關系,並要求經濟補償。當事人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行政部門進行舉報,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大隊協調不成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⑥ 罷工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罷工其實只是勞動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一種方式,員工單純的罷工行為只是單方面違反了勞動合約,是單方面違約的行為,可以拒付罷工期間的工資,期間可以讓公會與員工進行協調,處理罷工問題。如果是因為用人單位違反的勞動合同法導致的罷工,用人單位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二條 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⑦ 據勞動法規定員工私自罷工會造成什麼後果

首先中國沒有規定罷工權,因此不存在罷工這個概念。
第二,普通員工停止工內作,企業可以解容除勞動合同而不發放任何經濟賠償,但是要結清之前的工資。
第三,煽動其他員工停止工作的,或者破壞公司財務的,可能會被公安機關以破壞生產經營罪進行追究責任。這個發生概率不高,但是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性。

⑧ 勞動局對罷工企業怎麼處理

摘要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⑨ 集體罷工違法嗎

集體罷工不違法。職工有權維護自己的權利,只要不鬧事打、砸、燒等,集體罷工是不犯法的。但如果行為惡劣,做出打鬧砸殺等嚴重行為自然是違反法律的。
罷工是工人為了表示抗議,而集體拒絕工作的行為。在以集體勞動為重的工作行業,如工廠、煤礦等,罷工往往能夠迅速得到僱主、政府和公眾的注意,從而工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更可能獲得保證。
違法行為又稱無效行為。不合法行為的一種。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與客觀上不合法行為不同之處在於,行為人在實施該行為時主觀上有過錯,從而使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受到侵犯。主觀上的過錯指故意或過失兩種主觀狀態。根據違法性質,違法行為可分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經濟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等;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違法行為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犯罪)。
違法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違法是指一切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行為,包括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狹義的違法,則是指嚴重地違反法律,但未構成犯罪的行為。我們在這里是從廣義上對違法進行論述的。
違法與犯罪的聯系是犯罪一定違法,違法不一定犯罪。區別是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比違法行為嚴重,犯罪行為大多數要負刑事責任,違法行為承擔行政責任或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與其他一些行為的存在著區別。違法行為不同於違反道德的行為。許多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並非所有違法行為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有些違反道德的行為並不構成違法行為。違法行為不同於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違法行為當然不能發生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希冀的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結果。但是,不能認為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有些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也並不構成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龍宗智 發布:2025-02-11 21:24:59 瀏覽:289
刑法同業競 發布:2025-02-11 21:19:32 瀏覽:995
後勤領導幹部學習准則條例心得 發布:2025-02-11 21:03:29 瀏覽:639
注冊公司後法律條文 發布:2025-02-11 20:02:13 瀏覽: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宣傳 發布:2025-02-11 19:33:43 瀏覽:191
消費者權益屬於社會法嗎 發布:2025-02-11 19:29:40 瀏覽:14
廣東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5-02-11 18:47:46 瀏覽:217
一個店鋪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11 18:05:14 瀏覽:830
教育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11 17:45:19 瀏覽:198
鎮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2-11 17:11:04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