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互換的法律效力
①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有有效和無效。有效的農村房屋買賣合同要求出賣人和買受人必須是同一村的村民,買受人符合宅基地申請標准,所出售的房屋建造合法、符合當地標准,買賣行為報經集體經濟組織批准同意。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②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法律效力:
1、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有下列轉讓情況,應認定無效:
(1)城鎮居民購買;
(2)法人或其他組織購買;
(3)轉讓人未經集體組織批准;
(4)向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人轉讓;
(5)受讓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
2、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轉讓人擁有二處以上的農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轉讓;
(3)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4)轉讓行為徵得集體組織同意;
(5)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地隨房一並轉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百六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③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么
農村房屋買賣協議如果依法成立的有法律效力。《民法典》規定的合同有效要件是: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合同依法訂立;不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④ 農村安置房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農村安置房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
轉讓協議只要是屬於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有法律效力,屬於房屋租賃轉讓協議需要經過出租人的同意。由於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一些城市的近郊鄉村變為城中村,征地拆遷後農民成了失地農民,農業人口將轉為城鎮戶口,這種情況下的安置房通常是政府劃拔土地建房,這種房屋性質是不完全產權的房屋,5年內不準上市交易,5年後交易時需補繳土地出讓金。
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安置房抵押貸款所需資料:
1、夫妻雙方身份證、戶口本、婚姻證明(如單身提供單身證明);
2、收入證明或者所在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加蓋公章);
3、房產證原件或者房產證復印件;
4、國土證(沒有的也可以);
5、後等待貸款機構審核材料,做出審批;審批通過,雙方簽訂貸款協議,借款人辦理抵押登記,貸款機構發放貸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七百一十六條 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造成租賃物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⑤ 農村房屋買賣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農村房屋買賣協議只要具備了合同生效條件就具有法律效力。1.協議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沒有違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序良俗。我國房屋買賣中物權和債權是分離的,即協議即使有效也未必能對該標的房屋獲得物權。特別是農村房屋買賣獲取物權的還需要具備一定條件要滿足相關土地管理法的要求,1.要是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的成員,2.應滿足宅基地一戶一宅的要求。
法律依據:
《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五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⑥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但具有一定的限制。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的出賣人和買受人必須是同一村的村民,買受人必須符合宅基地的申請標准,所買賣的房屋必須建造合法、符合當地標准,買賣行為必須報經集體經濟組織批准同意。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⑦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已過戶房產證的農村房屋買賣有法律效力。農村房屋買賣需要出賣人和買受人是同一村的村民、買受人符合宅基地使用標准、所出售房屋的建造符合當地標准、買賣行為報經集體經濟組織批准同意。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⑧ 農村房屋私下簽互換協議有效嗎
農村房屋私下簽訂互換協議的話也是有效的,只要是公平公正的協議都是有效的。
⑨ 農村房屋買賣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依法成立農村房屋買賣協議有法律效力。合同協議生效要件為:(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⑩ 農村買賣房屋協議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農村買賣房屋協議合同有法律效力。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