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租房口頭承諾的法律效力

租房口頭承諾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23 06:34:49

㈠ 沒有租房合同,口頭協議有效嗎

法律規定,口頭協議與書面協議一樣具同等法律效力,同樣受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制約和保護,其合法性沒有問題。但是從證據的角度,口頭協議比較難以證明,其真實性難以確定,對於通過法院訴訟解決糾紛的,往往會由於無法舉證而無效。

㈡ 租房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租房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協議也有效,但這里的關鍵在於你怎麼證明達成過這樣的口頭協議

㈢ 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嗎如果有,其依據是什麼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如果發生糾紛,主張有口頭承諾的一方應該承擔舉證責任

㈣ 口頭承諾法律效力有法律規定嗎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法律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口頭形式。以口頭形式訂立的合同,只要符合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即為有效合同,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㈤ 口頭承諾是否有法律效力

口頭協議有效。
民事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口頭形式,第二種則是書面形式。以口頭形式訂立的協議或者合同,只要是出於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則為有效的。例外情形:當法律明確約定合同的形式是要式合同,即必須簽訂書面合同形式的,若當事人只作出口頭表達,未簽訂要式的書面合同的,視為未達成協議。_

㈥ 房屋租賃中房東口頭同意退租是否有法律效力

至於合同解除方式,最好以書面方式解除。但是只要能證明口頭解除確實通知到了出租人,口頭解除也是有效的。
法律分析
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定解除主要情況有以下(非不定期租賃合同):出租人可單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承租人擅自轉租房屋、承租人擅自改變房屋租賃用途、承租人無正當理由閑置公有住宅用房6個月以上、承租人利用租賃房屋進行非法活動或者故意毀壞租賃房屋;承租人可以單方解除合同的情形:租賃房屋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房屋部分或者全部毀損,不能實現合同目。不定期租賃合同,雙方當事人隨時可以解除合同。租賃合同中雙方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約定解除的內容以及方式由當事人自行約定,但是必須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及生效要件,否則約定解除權的條款無效)達成時,也可以解除合同。同時當事雙方也可以通過協商一致的方式協議解除合同。一般來講,避免房東反悔,購房者應該採取應對的對策如下:1、在與二手房房主簽訂購房合同時,購房者必須提前考慮房價上漲等因素,考慮相關的可能結果,約定好違約賠償責任,並在能夠辦理過戶手續時,及時辦理,避免對方反悔。2、為避免因為房主主張房屋為夫妻共有而最後被判定合同無效,買房人應在簽訂買房合同時讓對方提供確保有權處分所售房屋的證明或夫妻等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的證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㈦ 口頭承諾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按照合同法規定,口頭協議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現實處理中,沒有憑據,維權難度很大。

㈧ 房屋租賃口頭承諾是否有效

口頭承諾一樣有法律效力。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其規定。只要第三方代表是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受到欺詐、脅迫等依法應認定為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民事法律行為的情形下,且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其口頭承諾的內容,該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要求,民事活動應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守信的原則,我國自古就有「人無信而不立」的價值觀念,因此,問題所描述的第三方代表應當按照口頭承諾履行自己的義務。這既是道德的要求亦是法律的要求。但是口頭承諾具有不穩定性,如果對方不承認,且己方當事人無法有效舉證,可能導致對方承諾了也可以不履行承諾的情況發生。因此,還原當時的客觀情形非常重要,也就是當事人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內容非常重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57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之日起具備法律效力,行為人除非依照法律規定或對方當事人同意,不得隨意變更或解除。

㈨ 中介的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合同。口頭合同比起書面合同簡便易行,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一定要訂立書面合同,而口頭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也同樣是有效的。國家法律規定的必須要採用書面協議的方式,比如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房屋銷售合同等,如果這類合同採取口頭約定的形式,那麼可視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一條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條 中介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中介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教育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11 17:45:19 瀏覽:198
鎮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2-11 17:11:04 瀏覽:512
湖南省耒陽市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1 16:58:13 瀏覽:970
立水橋律師 發布:2025-02-11 15:58:04 瀏覽:364
就業證明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15:45:57 瀏覽:126
法學概論下載 發布:2025-02-11 15:32:58 瀏覽:435
大連市勞動法產假規定 發布:2025-02-11 15:29:11 瀏覽:605
廣西社區矯正條例 發布:2025-02-11 14:58:38 瀏覽:250
農民工維權法律知識講座信息 發布:2025-02-11 14:52:20 瀏覽:498
行政法適用從舊兼從輕 發布:2025-02-11 14:09:13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