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婚姻彩禮法律效力

婚姻彩禮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23 10:42:23

Ⅰ 彩禮協議書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彩禮協議書是否有效,要看協議的具體內容。通常來講,如協議雙方自願簽署,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國家、集體及第三人利益。

不違反公序良俗,那麼就是有效的。反之,則可能不被法律所認可和保護。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第五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Ⅱ 國家規定彩禮不能超過多少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國家規定彩禮不能超過多少?這一具體問題,我將為您進行解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在很多地區,彩禮問題成了男女雙方結婚的阻礙。有消息稱,為了緩解男方壓力,國家已經明文規定彩禮不能超過三萬。那麼,這是真的嗎?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彩禮錢,但法律都有的一點就是不能以婚姻的名義索要錢。再就是彩禮是我國一直延續下來婚嫁習俗,早在西周的時候就有了,所以國家一定不會直接一棒子打死彩禮,出明文規定不準收彩禮這樣的法律法規,也要尊重民俗,但是不可以索要天價彩禮、鋪張浪費的辦婚禮、以及地方低俗婚鬧、中國一直都提倡婚姻自由、自願,因此只要彩禮符合自願以及適度的情況,都是合法的。
國家沒有規定彩禮不能超過多少。國家對彩禮的具體數額未作規定,國家只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也就是說,國家只禁止天價彩禮,對於那些自願給付,並且未超出家庭能力的彩禮,國家是不禁止的,只要沒有索要天價彩禮,都是可以的。因此國家未規定彩禮的具體數額,只要男女雙方的彩禮是自願給付,並且不會家庭造成負擔,應當具有法律效力。
我國法律對給付彩禮既不禁止也不肯定,是否給付彩禮以及給多少,完全由當事人自行決定。給彩禮的目的是為了結婚,彩禮依附於婚約,婚約解除,彩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
對於彩禮的支付是屬於雙方協商達成的結果,但不得存在包辦婚姻的情況,相關事項的認定上,並沒有在法律上進行統一規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存在異議的,可以起訴到法院來進行合法的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Ⅲ 關於彩禮的法律規定

夫妻離婚彩禮可以退嗎
看情況,有的可以。
1、什麼是彩禮。這里所說的彩禮,在一些地區又稱聘禮,具有嚴格的針對性,僅僅是指按照當地習俗,男方在婚前給予女方一定數量的現金或財物,表示其欲與對方締結婚姻的誠意,中國古代的法律將由此形成的婚姻稱作「聘娶婚」。因此,若男方向對方支付財物,是基於當地的風俗習慣,為了與對方最終締結婚姻關系,不得已而必須給付,具有明顯的地方習俗性的,屬於彩禮。若給付的財物不是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不得已而給付,或者在當地不存在必須給付彩禮方能締結婚姻關系的風俗習慣,而是男方完全自願給付且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則屬於一般贈與行為,不屬彩禮的性質。應當按照一般的贈與處理,離婚時如果不是女方自願返還,法院一般判決不予退回。
2、哪些情況下應當返還彩禮。2004年4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中就彩禮的返還作了明確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因此,如果符合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男方可以要求女方(包括女方家庭實際接受彩禮的親屬)返還彩禮;否則,彩禮在離婚時不予返還。當然,如果女方自願返還,則不受此限。
華律網
彩禮返還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根據我國的司法實踐,返還彩禮問題比較復雜,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結婚前給付彩禮的,必須以離婚為前提,才能考慮支持返還請求。如果給付彩禮之後,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給付人要求返還給付的,不予支持,因為此時夫妻尚作為一個共同體,遵循夫妻法定財產共有制。如果當事人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該項請求,法院准許離婚的,可根據情況作出是否支持返還彩禮請求;判決不準離婚的,不能支持當事人返還彩禮的請求。
2、必須是當地確實存在婚前給付彩禮的習俗。一般來說,彩禮問題主要大量存在於我國廣大的農村和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人們迎親嫁娶,多是按民風、習俗形成的慣例。如果當地沒有此種風俗存在,就談不上給付彩禮的問題。對於不能認定為彩禮的、屬於男女交往間所為的給付財物如何處理,要視其具體情況及性質,由法院依法作出處理。
3、解決彩禮糾紛時應遵循的原則。決定彩禮是否返還,以當事人是否締結婚姻

Ⅳ 彩禮的退還有哪些法律依據

一、彩禮的返還范圍以及情形彩禮作為民間習俗,給付彩禮的行為可以視為以結婚為生效條件的附條件贈與行為,而不是一般的無償贈與。如果結婚不成,贈與行為則失去法律效力,彩禮應該返還給贈與人。如果結婚之前的確從彩禮中有合理的支出,也應該酌情返還。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二、給付彩禮的證據認定對於彩禮糾紛案件的證明標准,也應遵循高度概然性原則,即只要當事人所舉證據足以讓法官對案件的法律真實產生高度信任,並能排除其它合理懷疑,那麼就可認定該法律事實達到客觀真實。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1042條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Ⅳ 婚姻法彩禮條款

目前我國婚姻法已失效,關於彩禮的規定適用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釋,彩禮在性質上屬於一種附條件的贈與,即以締結婚姻關系為條件,一般情況下,屬於一方的個人財產。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Ⅵ 彩禮法律規定2021年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回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答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這里規定的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不是禁止給付適當數額的彩禮。

根據尊重意志自治、承認公序良俗的原則,民法典中不會廢除聘禮棍棒的習俗。相反,它承認,在雙方同意的范圍內,男方可以自願向女方支付適當數額的聘禮。

(6)婚姻彩禮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關於嫁妝的法律糾紛

這種婚姻形式一直持續到中華民國,1934年4月8日中央蘇區頒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取消聘禮、聘禮和嫁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980年的《婚姻法》和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都對訂婚和聘禮作了規定,都規定了禁止買賣婚姻和禁止通過婚姻謀取財產。

但目前,我國許多地方,特別是農村地區,仍將訂婚作為結婚的先決條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聘禮也不斷提高,從金銀首飾到數萬元的現金、汽車和房子。一旦雙方不能締結婚姻,嫁妝的處置往往會引起糾紛,上訴到法院的案件也逐漸增多。

Ⅶ 女方提出離婚,男方給女方的彩禮錢可以要要回嗎

不一定。
綜合建議:只有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三種情況可以要求彩禮返還。我國《民法典》,並未對婚約和彩禮作出規定,都只規定了禁止買賣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的內容。但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中,仍存在把訂婚作為結婚的前置程序,在農村尤盛。一旦婚約解除,便引發糾紛。這種基於婚約所發生的財產流轉關系在婚約存續期間,當然不發生返還問題;一旦婚約解除,此財產流轉就失去了其合法性基礎,接受彩禮的一方就應當返還其所接受的彩禮;如果雙方已經結婚,婚約的法律效力就一直延續到雙方的婚姻締結,一旦雙方結婚,婚約的效力就自然失去了存在的基礎,所以就不存在彩禮的返還問題。「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條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熱點內容
立水橋律師 發布:2025-02-11 15:58:04 瀏覽:364
就業證明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15:45:57 瀏覽:126
法學概論下載 發布:2025-02-11 15:32:58 瀏覽:435
大連市勞動法產假規定 發布:2025-02-11 15:29:11 瀏覽:605
廣西社區矯正條例 發布:2025-02-11 14:58:38 瀏覽:250
農民工維權法律知識講座信息 發布:2025-02-11 14:52:20 瀏覽:498
行政法適用從舊兼從輕 發布:2025-02-11 14:09:13 瀏覽:648
入選區黨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2-11 13:50:16 瀏覽:45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尋親路 發布:2025-02-11 13:34:31 瀏覽:770
刑法的私塾pdf 發布:2025-02-11 13:12:04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