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承諾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① 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承諾書有法律效力。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承諾書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遵守法律規定的有效,生效的承諾書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② 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有效的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
③ 承諾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承諾函的法律效力:承諾函屬於合同一種,符合法律規定的承諾函具有法律效力。有效的承諾書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反映。
2、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
3、沒有侵犯他人利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條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三條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四條
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諾,生效的時間適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
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④ 承諾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只要不違法,承諾書由主任親筆簽字、蓋章是有法律效力的。
⑤ 承諾書有沒有法律效力什麼情況需要寫承諾書
一、承諾書是指一方為了向另一方保證某項事情而出具的一種書面的承諾。
二、承諾書如果要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反映。承諾書的內容應當是當事人內心真實意思的表達,不能被強迫或威脅或利誘、欺騙等。
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承諾書的內容必須合乎法律的規定,不能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否則可能導致承諾書無效。
沒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諾人只能基於自己有權處分的物進行處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相關法律規定:
《民法總則》
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⑥ 政府的承諾具有法律效力么
政府的承諾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出版社,2007年6月,《中國案例指導》第92頁:專
「政府對行政相對人的承諾不違屬反法律規定時,具有法律效力,政府應當履行承諾確定的義務,該承諾成為政府必須履行的法定職責,並且政府承諾的形式不影響承諾的法律效力。」
⑦ 承諾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承諾書實際上是合同的一種,當然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的承諾書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反映。承諾書的內容應當是當事人內心真實意思的表達,不能被強迫或威脅或利誘、欺騙等。
2.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承諾書的內容必須合乎法律的規定,不能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否則可能導致承諾書無效。
3.沒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諾人只能基於自己有權處分的物進行處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拓展資料:
承諾書是 承諾人對要約人的要約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以書面形式。通常是要求以書面訂立的合同,其承諾也必須採取書面形式。
如《美國統一商法典》第二篇第2-201條規定,凡價金超過5000美元的貨物買賣合同,除該法典另有規定外,均須以書面方式作成,否則不能要求法院強制執行,法院在訴訟中對這種合同原則上不接受口頭證據。
⑧ 寫了承諾書無法兌現怎麼辦
可以起訴。如果有了承諾,而逾期時,相關承諾人會承擔相應法律義務。
承諾書是承諾人對要約人的要約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的書面形式。依據《合同法》的規定,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即受約人同意接受要約的全部條件而與要約人成立合同。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承諾書從法律講是民事主體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只要約定內容不違法,約定事項責任義務清楚即具有法律效力。約定對雙方都有約束力,如果一方違反約定,另一方完全可就約定到法院起訴。因此,在你逾期時,相關承諾人會承擔相應義務,當然這些義務可稱之為合同義務,不履行將承擔相應法律後果,如要求履行或承擔賠償責任等。起訴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一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 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 有明確的被告
(三)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 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對於書面承諾,例如拆遷補償,已經寫進白紙黑字的,可以起訴或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投訴
對於模稜兩可的口頭承諾,沒有任何說法
舉例:A,某地方拆遷,政府與拆遷戶甲某經過多次協商,達成一致意見,書面協議地方政府應當於2014年3月1日前支付補償金47萬元。但拆遷後,協議到期,政府只支付了15萬元,剩下的錢一拖再拖,甲多次索要無果,提起訴訟。訴訟結果是法院判決政府依照協議支付甲47萬元,扣除已經支付的15萬元,剩餘32萬元應當支付。判決生效後,當地政府最終支付了該款項。
這里政府的承諾實際上構成了一種合同,由於政府一方不履行承諾,實際上構成合同違約,所以甲能夠勝訴並最終獲得補償金。
B,某地方乙某等村民被征地,當地政府在征地時承諾應當妥善安置居民,征地後,政府除了支付一筆補償金外,然後把村民安置到某區屬企業工作。後來該企業經營不善倒閉,村民失業後失去了生活來源,多次找政府要求妥善安置,但政府多次表示已經安置,無法再次安排。村民多次上訪無果,有的居民想通過法律來解決,但在咨詢過律師後,律師表示,政府雖然表示要安置居民,但如何安置,具體措施並無詳細說明,且政府已經支付補償金並安排工作,已經履行協議,起訴無勝訴可能。
⑨ 無償拆遷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按相關來法律規定,只自要無償拆遷承諾書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當事人在自願合法前提下進行書面確認的,無償拆遷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