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說明法律效力

說明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23 23:05:42

A. 法律效果、法律後果、法律效力分別指什麼

1、法律效果,是指法律運行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效果,如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影響。

2、法律後果,是指行為人做出具體行為時,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如賠償損失,承擔違約責任,承擔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等。

法律後果大體上可以分為肯定性法律後果和否定性法律後果兩大類。法律規則不等於法律條文。法律條文是法律規則的裁體,但是並不總是一個包含著一個規則,有時候一個條文包含著幾個規則,有時候幾個條文結合在起才能夠產生一個完整的規則。

在法律中,規則是數量最多的構成要索,是法律的主體。法律規則可以為人們的行為是供用他的標准,便於人們依法辦事它們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為國家權力的行使提供了標准和制約的依據。

3、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也就是法律能夠作用的時間范圍和空間范圍。規范性法律文件與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約束力,要求人們按照法律文件規定的那樣行為。

法律效力有時還指某種行為或事實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夠獲得肯定性法律後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夠獲得法律的保護。

(1)說明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效力包括以下三類:

①空間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一般來說,它包括一國主權管轄范圍所及全部領域。但就具體法律來說,其生效范圍又有不同。主要有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在局部地區有效以及在本國領土以外有效三種情況。

②時間效力,指法律的有效期限,包括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以及對其實施前的行為有無溯及力等問題。

③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哪些人適用。我國法律對人的效力包括對中國人和對外國人的效力。

B. 聲明的法律效力

聲明書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就具有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的聲明需要具備:

1、保證版書是一方真權實的意思表示。

2、保證書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3、保證書的內容沒有違反公序良俗原則。

(2)說明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C. 情況說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情況說明蓋公章就會具有法律效力。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在現行的立法司法實踐中,審查是否蓋有法人公章成為判斷民事活動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標准。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簽訂合同及其它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它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作為書面的載體,合同、協議等法律效力已經被大眾認同,意向書、承諾函等因內容規定差異性,其法律效力存在一定的爭議,所以關鍵要看內容是否能涵蓋基本的權利義務,形式上是否有真實蓋章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D. 說明有法律效力嗎

說明在特定情況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於當事人的內心真實意思表示,做出的說明對特定一方或者多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法官在審查說明的效力時,也會綜合考慮各種情況,對說明的效力作出認定。
【(4)說明法律效力擴展閱讀】《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
第一百三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於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於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 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未經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 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E. 法律效力包括哪些方面

我國法律的效力層次是多層次性的結構體系。在法律效力層次結構體系中,各種法律的效力既內有層次之分,又有相容互聯系,從而構成一個龐大的我國法律效力體系。法律效力層次的具體可以概括為四個層次:
最高層次: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一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的效力層次屬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的效力為第二層次。
第三層次: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法律效力層次為第三層次。
地方層次:地方立法主體制定的地方法規,包括一般性地方法規和自治地方法規,特別行政區地方法規,其法律效力的層次為地方層次。

F. 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舉例說明越通俗越好

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這里的法律效力不一定是針對法律,一些正規合法的條款、規章或協議都可以具有法律效力,只不過效力范圍不同而已。

舉例:

比如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既然認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則每一位繼承人都應當服從遺囑中的條款,不管條款是否對自己是否公平,都要無條件服從,都要接受遺囑的條款,遺囑執行人可嚴格按照遺囑條款處置遺產。


  • 對法律效力的詳細解釋:

1、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2、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3、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4、根據我國法律,對人的效力包括兩個方面: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 對事的效力

指法律對什麼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於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於:

①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應當做,什麼行為不應當做,什麼行為可以做。

②指明法律對什麼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 空間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適用於哪些地區。一般來說,一國法律適用於該國主權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領土、領水及其底土和領空,以及作為領土延伸的本國駐外使館、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 時間效力

指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效力以及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有無溯及力。

  • 生效時間

①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②由該法律規定具體生效時間

③規定法律公布後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

  • 終止生效

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法律終止生效,即法律被廢止,指法律效力的消滅。它一般分為明示的廢止和默示的廢止兩類。

明示的廢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廢止舊法。

默示的廢止,即在適用法律中,新法與舊法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事實上被廢止。

  • 溯及力

法律的溯及力法律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法律一般以不溯既往為原則。各國普遍採用的通例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溯既往,但是新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新法。而在某些有關民事權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

G. 書面說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公眾會員提問: 雙方本著友好互助的原則,經充分協商,約定以下說明: 甲方自願以乙方名義購買XX小區住宅X號樓X單元X室房產一處,該房屋面積XX平方米,甲方共向乙方支付購房款人民幣XX元,乙方沒有為購買此房屋支付任何款項。因該房屋不能直接將產權辦理至甲方王名下,且甲方具有該房屋實際所有權。自此協議訂立之時至產權過戶到甲方名下期間,甲方為該房屋的用益物權人和擔保物權人,乙方對該房屋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等一切權利,全部轉移給甲方,乙方不享有該房屋的任何權利。無論房屋增值或貶值,均與乙方無關。甲方無需因房產升值向乙方支付其他費用,乙方也無需因房產貶值向甲方提供任何補償。 在此房屋可以過戶至甲方名下的第一時間,雙方應相互配合及時辦理產權證、土地證等過戶至甲方王名下的手續。過戶至甲方名下所發生的過戶登記等相關費用由甲方承擔。如甲方要求過戶而乙方要求保留房屋所有權,並拒絕將房屋過戶登記到甲方名下時,雙方應當友好協商,達成一致,對甲方所支付房款進行補償。如雙方無法達成一致,乙方應返還甲方該房屋的實際評估價格(包括裝修費用)的兩倍,以收回對該房屋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該房屋登記在乙方名下期間,此房產所遭受的損毀滅失風險,均由甲方承擔。因甲方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所產生的稅費均由甲方支付。由此導致乙方支付費用或受到負面影響的,由雙方友好協商解決,經協商無法達成一致的,甲方應賠償乙方所支付的相關費用或所受損失。 如該房屋永久不能辦理過戶手續,雙方又願繼續履行此說明,甲方仍享有該房屋所有權力。 乙方拿到該住宅房門鑰匙及其產權證、土地證等一切相關手續時應及時交給甲方,超過3個月未交付的應視為違約。該房屋登記在乙方名下期間,乙方無權將此房屋以出租、質押、抵押、另賣他人或用此房屋抵債等任何形式進行處分。乙方如有上述行為,乙方應返還甲方該房屋的實際評估價格(包括裝修費用)的兩倍。 本說明由雙方友好協商產生,雙方當事人簽字後,對雙方當事人具有事實和法律上的約束力,望雙方當事人恪守執行。 本說明共叄頁,一式二份,雙方各執一份,均具有同等效力。

H. 情況說明書有法律效力嗎

作為書面的載體,合同、協議等法律效力已經被大眾認同,意向書、承諾函等因內容規定差異性,其法律效力存在一定的爭議,情況說明書類似,關鍵看內容是否能涵蓋基本的權利義務,形式上是否有真實簽章等。

I. 聲明書的法律效力

既然已經結清就不存在這些問題,而且勞務糾紛還構不成刑事犯罪,不用擔心,簽聲明書只是他不懂法而已。

熱點內容
屬於經濟法有 發布:2025-02-11 08:58:02 瀏覽:233
史法治 發布:2025-02-11 08:31:41 瀏覽:204
南寧鐵路運輸法院 發布:2025-02-11 08:30:53 瀏覽:271
跳槽自己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07:59:36 瀏覽:669
應建全法律法規規章起草 發布:2025-02-11 07:45:33 瀏覽:958
食品安全規章制度銷售 發布:2025-02-11 07:36:23 瀏覽:518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2-11 07:21:27 瀏覽:850
微法院繳費 發布:2025-02-11 06:50:45 瀏覽:819
侵佔罪是刑法多少條 發布:2025-02-11 06:49:55 瀏覽:886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區別 發布:2025-02-11 06:33:54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