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個人合夥的法律責任

個人合夥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2 12:46:14

Ⅰ 個人合夥和合夥企業的法律區別

工商登記及營業執照上的區別
責任負擔上的區別,在訴訟中前者全部合夥人都做訴訟當事人,後者企業做當事人。

Ⅱ 個人合夥糾紛如何適用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合夥型聯營體和個人合夥對外債務糾紛案件應否一並確定合夥內部各方的債務份額的復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合夥型聯營體和個人合夥對外債務糾紛案件應否一並確定合夥內部各方的債務份額的復函 1992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你院(1991)桂法(經)字第23號《關於審理合夥聯營體和個人合夥對外債務糾紛應否一並確定合夥內部各方的債務份額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合夥型聯營體和個人合夥的財產能夠清償聯營或合夥債務的,應當以合夥型聯營體或個人合夥的財產清償。合夥型聯營體、個人合夥無財產清償或者其財產不足清償聯營、合夥債務的,應當由聯營成員或合夥人承擔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的外,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合夥型聯營各方,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協議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如果聯營體成員之間、合夥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聯營體各成員、各合夥人承擔債務的份額容易確定,各聯營體成員、合夥人之間爭議不大的,為簡化訴訟程序,可以在審理合夥型聯營體、個人合夥對外債務糾紛案件時一並確定聯營、合夥各方承擔債務的份額,但應在裁判文書中指明合夥型聯營各方、各合夥人之間承擔連帶責任。如果聯營各方、合夥人之間對如何承擔責任爭議較大,將聯營體、合夥組織對外債務糾紛與聯營、合夥糾紛一並處理不利於案件及時審結的,可以分開審理。如果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合夥型聯營各方對聯營債務不負連帶責任的,在審理合夥型聯營體對外債務糾紛案件時,必須確定聯營各方應當承擔清償債務的份額。

Ⅲ 什麼是個人合夥認定條件

您好,
就個人合夥的法律關系,我國目前尚無一部專門的個人合夥法律,其相關法律規定主要散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及其司法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規定「個人合夥是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合夥人應當對出資數額、盈餘分配、債務承擔、入伙退夥、合夥終止等事項訂立書面協議」,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個人合夥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為,一是合夥是以合夥協議為成立前提的,二是合夥人必須共同出資,三是合夥必須由合夥人合夥經營、共同勞動、共享利潤,四是合夥人對合夥債務負連帶責任。從上述法律規定及個人合夥的基本條件來看,合夥協議是個人合夥成立的前提與基礎,也是確定合夥個人權利義務的前提與基礎。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大部分合夥個人在合夥過程中均會簽訂書面合夥協議,以保障合夥事務的順利開展,但也有部分個人合夥無書面合夥協議,在這里,筆者主要探究無書面合夥協議的情況下結合法律規定如何認定個人合夥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0條規定:「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夥協議,又未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但具備合夥的其他條件,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夥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合夥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規定屬於對個人合夥成立的一般構成要件,即通常情況下,成立個人合夥應當是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但在無書面合夥協議的前提下,就個人合夥關系是否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進行了規定。上述司法解釋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第一,沒有書面的合夥協議,但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個人合夥情況進行了核准登記的,又具備合夥的其他條件的,可以認定為合夥關系。此處,個人合夥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應視為特定的國家行政部門對個人之間的經濟組織形式形成的一種確認,具有法定效力,可以認定個人合夥的成立。第二、在無書面合夥協議又無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核准登記,在具備合夥個人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的條件下,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夥協議的,可以認定雙方具有合夥關系。第二層意思對個人合夥關系的成立規定得更為寬松,但也對在此種情形下如何認定個人合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認定的難度。
在審判實踐過程中,個人提出有合夥關系往往是在如何分配利益的情況下產生的。在有書面合夥協議的情況下,按照協議的約定辦事。但無書面合夥協議的情況下,一方主張有合夥關系要求分配合夥利潤,而另一方往往否定雙方存在合夥關系。主張有合夥關系的個人在無書面合夥協議的情況提供兩個以上證人證言用以證實個人合夥關系的成立。在這種情況下,對證人證言的審查就成了確定個人合夥關系成立的關鍵。筆者認為司法解釋中所規定的在具備合夥的其他條件基礎上「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夥協議」,應當理解為第一,兩個證明人應當與合夥無利害關系,即該證明人不得有與一方有親屬、朋友關系或也可參與合夥利潤分配等存在作證不利於另一方的情形,第二,無利害關系人應屬於曾參與、見證過合夥協商過程,知曉合夥的具體內容,對合夥形成合夥約定清楚、了解的人,而且該無利害關系人並非只是聽某一合夥人說過或從其他第三人處聽說過有合夥一事。第一點容易把握,但對第二點較難掌握,也是司法審判實踐中容易忽視的地方。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主張合夥關系成立的一方為證明有合夥關系往往會提供不少無利害關系證明人,這就要求我們仔細審查該無利害關系人的證明內容,確定其證明力的大小,如該利害關系人沒有參與、見證過合夥協商過程,對合夥的具體內容如個人之間如何投資,投資比例,如何經營,如何分配利潤共擔風險等具體內容均不知情,僅僅在作證過程中只是陳述聽當事人一方或從其他人處聽說過進行了合夥,或猜測存在合夥情形,則不能達到證明雙方具有個人合夥關系的目的,即不能認定雙方形成個人合夥關系。
在無書面合夥協議的情況下,對個人合夥關系的認定對雙方當事人在權利義務的確定有重大影響,一旦認定個人合夥關系成立,也就意味著主張個人合夥關系成立的當事人取得了合夥人地位,可以對合夥事務享有處理權,對合夥財產享有結算、分配等權利,所以,在無書面合夥協議的情況下,對個人合夥關系的認定要慎之又慎,既要保護主張個人合夥關系成立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要考慮合夥經濟體的正常發展。

Ⅳ 個人合夥協議的中間人是否有法律責任

要看中間人在協議里扮演的角色,若寫明是中間人則不用承擔法律責任,若寫的是擔保人則有責任

Ⅳ 個人合夥在工商注冊在第三人的名下,有什麼法律後果

首先,您這個問題不明。合夥企業是由最少2個合夥人成立的,個人是無法注冊合回伙企業的。個人有三種主題:答個體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
第二,合夥企業是有1個GP(無限責任人)和若干LP(有限責任人)共同設立的。其中,GP作為合夥企業的執行事務合夥人(相當於公司法人),承擔的是無限連帶責任。而LP作為有限合夥人,僅需要承擔認繳出資份額的部分責任。您所說的第三人名下,是否這位第三人就是GP?如果是,那麼您作為LP,承擔的僅僅是您認繳出資額的那部分責任而已。

Ⅵ 個人合夥的合夥人責任有哪些

您好,(一)合夥債務產生的原因是合夥對第三人的合同行為或侵權行為。每個回合夥人都要答對合夥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承擔合夥債務的財產,包括合夥經營的共有財產和每個合夥人的個人財產。合夥經營的共有財產,包括各個合夥人的出資以及合夥經營中積累的財產。合夥人的個人財產,包括每個合夥人所有的個人財產,可以用來作為清償債務的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都可以用於清償。
(二)根據民法通則第35條第2款的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全體合夥人對於合夥債務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每一合夥人都有義務清償合夥的全部債務,而不受各合夥人對合夥財產的出資比例或合夥合同中約定的債務承擔份額的限制。
也就是說,債權人既可以對合夥人中某一個,也可以對合夥人之數人或全體合夥人提出履行全部或者部分債務的請求。合夥人之一人或數人在履行了全部或者超過其份額的合夥債務後,就代償的份額,有權向其他合夥人提出追償。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Ⅶ 個人合夥的法律適用問題

超過三分之二的按分共有人同意就可以處分,一個或者個別合夥人處理共有財產的視為無權處分

Ⅷ 名為個體工商戶,實為合夥在法律上如何認定

如果協議是合夥人各方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的,且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那麼合夥協議是有效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一條:「起字型大小的工商戶,在民事訴訟中,應以營業執照登記的戶主 (業主)為訴訟當事人」。

(8)個人合夥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個人合夥糾紛處理的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五節個人合夥

第三十條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

第三十一條合夥人應當對出資數額、盈餘分配、債務承擔、入伙、退夥、合夥終止等事項,訂立書面協議。

第三十二條合夥人投入的財產,由合夥人統一管理和使用。

合夥經營積累的財產,歸合夥人共有。

第三十三條個人合夥可以起字型大小,依法經核准登記,在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

第三十四條個人合夥的經營活動,由合夥人共同決定,合夥人有執行和監督的權利。

合夥人可以推舉負責人。合夥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夥人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

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四、關於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夥問題

41、起字型大小的個體工商戶,在民事訴訟中,應以營業執照登記的戶主(業主)為訴訟當事人,在訴訟文書中註明系某字型大小的戶主。

42、以公民個人名義申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和個人承包的農村承包經營戶,用家庭共有財產投資,或者收益的主要部分供家庭成員享用的,其債務應以家庭共有財產清償。

43、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者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

44、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如以其家庭共有財產承擔責任時,應當保留家庭成員的生活必需品和必要的生產工具。

45、起字型大小的個人合夥,在民事訴訟中,應當以依法核准登記的字型大小為訴訟當事人,並由合夥負責人為訴訟代表人。合夥負責人的訴訟行為,對全體合夥人發生法律效力

未起字型大小的個人合夥,合夥人在民事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合夥人人數眾多的,可以推舉訴訟代表人參加訴訟,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全體合夥人發生法律效力。推舉訴訟代表人,應當辦理書面委託手續。

46、公民按照協議提供資金或者實物,並約定參與合夥盈餘分配,但不參與合夥經營、勞動的,或者提供技術性勞務而不提供資金、實物,但約定參與盈餘分配的,視為合夥人。

47、全體合夥人對合夥經營的虧損額,對外應當負連帶責任;對內則應按照協議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分擔;協議未規定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實際的盈餘分配比例承擔。但是對造成合夥經營虧損有過錯的合夥人,應當根據其過錯程度相應的多承擔責任。

Ⅸ 民法總則關於個人合夥的規定

一、個人合夥的概念和特徵
1、概念
民法通則第30條規定: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含義:
(1)指兩個以上的自然人為了某種共同的目的的相互約定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利益、共擔風險的一種協議。
(2)指兩個以上的自然人基於合夥協議為共同目的而組成的組織體。
合夥除了自然人以外,還有法人之間的合夥,對於法人合夥,民法通則稱之為「法人聯營」。
2、特徵
(1)個人合夥是兩個以上的自然人基於出資而形成的經營體
A、合夥具有團體性,而區別於單一自然人;
B、合夥以互為出資、共同經營為目的,也有別於家庭,後者以夫妻和親屬關系為紐帶,而且也不以經營為目的;
C、合夥不具備法人資格,從而又有別於法人。
D、合夥雖然有成員、有組織,在這一點上類似社團法人,但是它僅僅是「准團體」,其組織程度相當低,尚不足以在成員之外或者之上,升華出獨立的法律人格。因而個人合夥在性質上仍然屬於自然人范疇。
(2)個人合夥依合夥合同形成
個人合夥基於合夥人的意思表示產生,這與農村承包經營戶不同,承包經營戶往往由父母子女組成,他們的共同經營是由親屬關系形成的
(3)共同勞動、共同經營
民法通則第30條規定合夥人須共同勞動、共同經營,但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第46條已作擴大解釋,出資不勞動、不經營者,也可作為合夥人。
(4)合夥人對於合夥債務負無限和連帶責任
這里的合夥債務,指合夥資產所不足清償的債務。對於該債務,合夥人須負個人責任,亦即不以出資為限的責任,故稱無限責任。全體合夥人對於債權人,又須共同地連帶負責,故稱連帶責任。但各合夥人之間,仍按份額或者平等地分配該責任。
(5)合夥可以起字型大小
在民事活動中,可以以商號名義出現。而在民事訴訟中,商號也有當事人地位,以負責人作為代表人。
3、個人合夥與合夥企業的區別
(1)是否必須簽訂書面協議
(2)是否必須經過登記
(3)是否必須有名稱
(4)財產歸屬——企業合夥:投入和積累都共有;個人合夥:積累共有
(5)目的事業——企業合夥:盈利為目的;個人合夥:無要求合法即可

熱點內容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