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調解是否有法律效力
1. 人民調解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人民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法律依據】
《人民調解法》第三十條,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2. 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的調解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沒有實質效力.若當事人雙方遵守調解協議書,則發生法律效力;若當事人一方不遵守協議書,則協議書無效,另一方當事人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3. 社區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
原則上調復解協制議合法有效,雙方應當自覺遵守,主動履行義務;
如果調解協議存在欺詐等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或宣告無效。
達成調解協議後,若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後,應判定不履行調解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承擔違約的法律責任,除非不履行調解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調解協議:
(1)違背自願原則,協議內容歪曲了雙方當事人當時的真實意思,或者該方當事人是在受脅迫或欺詐下簽訂的;
(2)違背合法原則,協議內容違反了國家法律的強行性規范或公序良俗原則;
(3)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
如果無上述3條法定理由的,司法或人民調解協議有效。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4. 社區調解沒有調解人簽字,社區也沒有蓋章,只要有雙方簽字生效嗎
朋友你好。
既然是社區出面調解。
那麼現在調解成功了,
雙方都簽字了。
調解人也應該要簽字。
雖然雙方簽字是有效的,再加上調解人簽字,那更具有法律效力。
5. 調解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在當事人達成和解或調解協議後,雙方都能反悔,由此看出無論是和解協議還是調解協議都沒有法律效力,最多是具備合同的效力,當事人一方反悔,另一方不得向法院請求強制執行。
而由法院、仲裁庭根據和解或調解協議做出的裁決書、調解書是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反悔,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後,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
第一百七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6. 關於房屋遺產繼承,居委會調解有沒有法律效力
你好,如果繼承人新財產繼承發生爭議,可以由社區居委會進行調解,如果經調解自願達成調解協議,且繼承人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確認,該調解協議就產生了法律效力,任一繼承人不得輕易反悔,否則其他繼承人可以瓶該協議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其履行調解協議的約定。
因此,居委會調解本身只是訴訟外的一種化解糾紛的方式,只有達成調解協議後才涉及到法律效力的問題。
7. 居委會調解書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居民委員會進行調解後,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的,就可以簽訂調解協議書,依法成立的調解協議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二十八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第二十九條 調解協議書可以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二)糾紛的主要事實、爭議事項以及各方當事人的責任;
(三)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內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調解協議書自各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調解員簽名並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之日起生效。調解協議書由當事人各執一份,人民調解委員會留存一份。
第三十條 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
8. 民事糾紛社區調解書上社區不蓋章有效嗎
調解書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雙方簽字確認就是有法律效力的,第三方比如調解員、或者社區簽字蓋章,只不過是做個見證而已,對於協議書的效力沒有影響。
調解書如果經過司法確認的,那麼一方拒絕履行的,可以直接去法律申請強制執行。如果沒有經過司法確認,那麼可以到法院起訴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