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資格考試官網
①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0號)管理取得教師資格證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第十條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
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
第十一條取得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相應學歷是:
(一)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二)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三)取得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四)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取得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學生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學歷,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五)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應當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類別,分別具備高等、中等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不具備本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學歷的公民,申請獲取教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由國務院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
第六條 教師資格條件依照教師法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執行,其中「有教育教學能力」應當包括符合國家規定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身體條件。
第七條
取得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相應學歷,依照教師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執行。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學歷,並應當具有相當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
《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
第六條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遵守教師職業道德。
第七條中國公民依照本辦法申請認定教師資格應當具備《教師法》規定的相應學歷。
申請認定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者應當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對於確有特殊技藝者,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其學歷要求可適當放寬。
第八條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的教育教學能力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具體測試辦法和標准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
(二)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以上標准。
少數方言復雜地區的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三級甲等以上標准;使用漢語和當地民族語言教學的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普通話水平,由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規定標准。
(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第九條高等學校擬聘任副教授以上教師職務或具有博士學位者申請認定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只需具備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三)項規定的條件。
② 教資筆試查詢成績登錄入口
教資筆試查詢成績登錄入口網址為:http://ntce.neea.e.cn/。
教資筆試查詢方法如下:
1、登錄官網;
在電腦瀏覽器輸入網址http://ntce.neea.e.cn/進入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官網;
2、在首頁點擊「成績查詢」;
3、進入成績查詢登陸頁,在空格處准確填寫姓名、身份證號、驗證碼,點擊「查詢」即可看到個人成績報告;
4、查看成績報告。如果只參加過筆試,就只會顯示筆試成績。如果筆試、面試都參加了,則會顯示筆試、面試成績。
【法律法規】
《教師資格條例》
第十二條 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應當在規定時間向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或者依法接受委託的高等學校提交下列基本材料:
(一)由本人填寫的《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見附件一)一式兩份;
(二)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三)學歷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四)由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體格檢查合格證明;
(五)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六)思想品德情況的鑒定或者證明材料。第二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教師資格證書的管理。教師資格證書作為持證人具備國家認定的教師資格的法定憑證,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印製。《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一格式。
《教師資格證書》和《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由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按國家規定統一編號,加蓋相應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公章、鋼印後生效。第二十七條 對使用假資格證書的,一經查實,按弄虛作假、騙取教師資格處理,5年內不得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由教育行政部門沒收假證書。對變造、買賣教師資格證書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公務員考試作弊被抓到會承當法律責任么
如果考試時在考場上被監考老師抓到,只是取消考試資格,沒有更大的責任。如果已經考完,而且被錄用,以及導致別人正常沒有被錄用等等後果,可能就要承擔後果了,比如賠償別人的隨時,被錄用單位開除,行政記過等等。
④ 律師資格證考試要考哪幾本書哪些科目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初專任檢察官和取得屬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前身為律師資格考試,自2002年後,增加了檢察官考試和法官考試兩類系統內部職業資格考試考核,統稱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與職業責任;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司法文書、論述。包括:試卷一、二、三所列科目。
⑤ 2021年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條件有哪些
根據《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九條和第二十二條的相關規定,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可以報名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一)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道德品行;
4、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5、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5)法律責任資格考試官網擴展閱讀:
考試相關規定:
1、應試人員應當憑准考證和居民身份證,經考務安全管理系統核驗身份後進入指定考場參加考試。
2、無准考證和居民身份證的人員不得參加考試。
3、應試人員在考試前四十五分鍾內可以進入考場。
考試開始三十分鍾後,應試人員不得進入考場。
考試結束前六十分鍾內,應試人員經監考員同意後可以交卷離開考場。
4、 應試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考試紀律:
(一)不得在考場內喧嘩、走動等影響他人考試或者交卷後在考場附近喧嘩等影響考試秩序;
(二)不得在考場內交頭接耳、左顧右盼或者以互打手勢等方式傳遞信息;
(三)不得與他人交換試卷(答卷),不得窺視、抄襲他人答卷或者同意他人抄襲;
(四)不得在規定時間以外答題;
(五)不得將試卷(答卷)、草稿紙和考場配發材料帶出考場,不得抄寫試題或者以任何形式將試題信息進行記錄、存儲、傳輸出考場;
(六)不得有其他違反考試紀律的行為。
5、應試人員除攜帶必需文具外,不得隨身攜帶書籍、筆記本、紙張、報刊、電子用品、存儲設備及通信工具等物品進入考場。考場提供文具的,應試人員不得自行帶入。
6、應試人員進入考場後,應當對號入座,並將准考證、居民身份證放在桌面左上角,供監考員查驗。
7、應試人員違反本規則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據相關規定給予處理。
計算機化考試:
1、應試人員應當在考試開始前,根據監考員的要求和提示,登錄考試系統,填寫准考證號和居民身份證號,閱讀考生須知、注意事項等,核對考試相關信息並進行確認。遇有無法登錄、計算機系統或網路通訊故障、信息錯誤等情形的,應試人員應當及時向監考員報告。
2、應試人員應當按照監考員的指令和規定的步驟操作計算機,使用滑鼠和鍵盤在設定的答題區域內答題並保存答題結果,不得執行其他操作。
3、考試期間,應試人員不得擅自關閉計算機、調整計算機顯示屏擺放位置和角度、搬動主機箱、更換鍵盤和滑鼠等外接設備,不得在考試機上插入硬體和安裝軟體。
4、考試期間,應試人員不得要求監考員解釋試題。如出現試題內容顯示不全、識別率低、切換緩慢等情形的,可以舉手報告,經監考員同意後詢問。
5、考試期間,如出現網路故障、電力故障、設備故障等異常情況的,應試人員應當及時向監考員報告,服從監考員安排,耐心等待解決。
6、非因應試人員自身原因出現的設備故障導致延誤答題的,可以按規定進行補時、補考。
7、應試人員因自身原因導致電子試卷下載延遲、題目漏答、考試設備損毀、電子答題數據上傳有誤的,應當自行承擔責任。
8、考試結束指令發出後,應試人員應當立即停止答題,系統自動回收電子答題數據。應試人員應當待監考員確認電子答題數據全部上傳後,有序離開考場。
9、應試人員沒有按照要求進行登錄、答題、保存電子答題數據,導致系統不能正確記錄相關信息的,應當自行承擔相關責任。
⑥ 法律職業資格證考試的考試用書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2009年修訂版 全三卷)作者:國家司法考試中心組編出 版 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8-4-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全3冊 印刷時間: 開本: 16開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503683435 包裝: 平裝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法理學第一章法的本體第一節法的概第二節法的價值第三節法的要素第四節法的淵源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
第五節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第六節法的效力第七節法律關系第八節法律責任第二章法的運行第一節立法第二節法的實施第三節法適用的一般原理第四節法律推理第五節法律解釋第三章法的演進第一節法的起源第二節法的發展第三節法的傳統第四節法的現代化第五節法治理論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第四章法與社會第一節法與社會的一般理論第二節法與經濟第三節法與政治第四節法與道德第五節法與宗教第六節法與人權法制史第一章中國法制史第一節西周至秦漢、魏晉時期的法制第二節唐宋至明清時期的法制第三節清末、民國時期的法制第二章外國法制史第一節羅馬法第二節英美法系第三節大陸法系憲法第一章憲法基本理論第一節憲法的概念第二節憲法的歷史發展第三節憲法的基本原則第四節憲法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的作用第五節憲法的淵源與憲法典的結構第六節憲法規范第七節憲法效力第二章國家的基本制度(上)第一節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第二節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三節國家的基本文化制度第三章國家的基本制度(下)第一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二節選舉制度第三節國家結構形式第四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第五節特別行政區制度第四章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第一節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概述第二節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第三節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第五章國家機構第一節國家機構概述第二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第三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第四節國務院第五節中央軍事委員會第六節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第七節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第六章憲法的實施及其保障第一節憲法實施概述第二節憲法的修改第三節憲法的解釋第四節憲法實施的保障經濟法第一章競爭法第一節反壟斷法第二節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消費者法第一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節產品質量法第三章銀行業法第一節商業銀行法第二節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章證券法第一節證券法概述第二節證券發行第三節證券交易第四節證券上市第五節上市公司收購制度第六節證券機構第七節證券投資基金法律制度第八節違反證券法的法律責任第五章財稅法第一節稅法第二節審計法第六章勞動法第一節勞動法概述第二節勞動合同法第三節勞動基準法第四節勞動爭議第七章土地法和房地產法第一節土地管理法第二節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八章環境保護法第一節概述第二節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制度第三節環境責任和環境糾紛國際法第一章導論第一節國際法的淵源第二節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第二章國際法律責任第一節國際法主體第二節國際法律責任的構成和形式第三節國際責任制度的新發展第三章國際法上的空間劃分第一節領土第二節海洋法第三節國際航空法與外層空間法第四節國際環境保護法第四章國際法上的個人第一節國籍第二節外國人的法律地位第三節引渡和庇護第四節國際人權法第五章外交關系法與領事關系法,第一節概述第二節外交關系法第三節領事關系法第六章條約法第一節概述第二節條約的締結第三節條約的效力第四節條約的解釋和修訂第七章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第一節國際爭端與解決方法第二節國際爭端的法律解決方法第八章戰爭與武裝沖突法第一節概述第二節對作戰手段的限制和對戰時平民及戰爭受難者的保護第三節戰爭犯罪國際私法第一章國際私法概述第一節國際私法的概念第二節國際私法的范圍第三節國際私法的淵源第二章國際私法的主體第一節自然人第二節法人第三節國家和國際組織第四節外國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第三章法律沖突、沖突規范和准據法第一節法律沖突第二節沖突規范第三節准據法第四章適用沖突規范的制度第一節識別第二節反致第三節外國法的查明和解釋第四節公共秩序保留第五節法律規避第五章國際民商事關系的法律適用第一節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第二節物權第三節債權第四節商事關系第五節婚姻與家庭第六節繼承第六章國際民商事爭議的解決第一節國際民商事爭議概述第二節國際商事仲裁第三節國際民事訴訟第七章區際法律問題第一節區際法律沖突與區際沖突法第二節區際司法協助國際經濟法第一章導論第二章國際貨物買賣第一節概述第二節《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第三節《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三章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第一節國際貨物運輸第二節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第四章國際貿易支付第一節匯付與托收第二節信用證第五章對外貿易管理制度第一節我國的對外貿易法第二節貿易救濟措施第六章世界貿易組織第一節世界貿易組織概述第二節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法律制度第七章國際經濟法領域的其他法律制度第一節國際技術轉讓與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第二節國際投資法第三節國際融資法第四節國際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第一章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概述第一節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第二節法律職業道德的概念和特徵第三節法律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第二章審判制度第一節審判制度概述第二節審判機關第三節法官第四節審判制度的基本原則第五節審判工作的主要制度第三章檢察制度第一節檢察制度概述第二節檢察機關第三節檢察官第四節檢察制度的基本原則第五節檢察工作的主要制度第四章律師制度第一節律師制度概述第二節律師執業第三節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第四節法律援助制度第五章公證制度第一節公證制度概述第二節公證機構和公證員第三節公證程序第四節公證效力第六章法官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第一節法官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第二節法官職業責任第七章檢察官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第一節檢察官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第二節檢察官職業責任第八章律師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第一節律師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第二節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三節律師職業責任第九章公證員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第一節公證員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第二節公證職業責任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二卷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三卷
⑦ 律師資格證的報名條件和考試科目。
報考條件:
根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規定,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命題范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為准。客觀題考試採用閉卷的方式。主觀題考試配備法律匯編,在民族自治地方組織國家司法考試,可以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試卷進行考試。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7)法律責任資格考試官網擴展閱讀: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會根據以下不同分數得到不同類別的證書:
A類:適用於報名學歷為大學本科以上,考試成績為360分以上的應試人員。A類資格證書全國通用。
B類:適用於屬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且報名學歷為法律專業專科,考試成績為360分以上的應試人員。
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主要是依據《法官法》、《檢察官法》和《律師法》有關適用本科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區,
可以將任職、執業學歷放寬為法律專業專科學歷的規定而採取的措施。因此,符合放寬報名學歷條件、考試合格的人員,按照法律這一特別規定的精神,
應當在放寬地區任職或申請執業,以保證該地區法律職業人才的需求和補充,這也是立法允許在這些地區放寬報名學歷條件的初衷。
至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人員獲得法律職業資格後,又取得本科以上學歷的,其任職和申請執業選擇,應由所在的法院、檢察院系統和律師管理部門規定並掌握。
C類:適用於屬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考試成績為280-359分的應試人員,以及在民族地區,
確需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訴訟而得到照顧的以民族語言文字應試的人員。此類人員包括報名學歷為法律專業專科和大學本科以上兩種情況。
之所以對這些地區的應試人員實行合格分數線放寬,其目的也只是為了保證該地區法律職業人才的需求和補充,
因此,取得此類證書的人員應當在放寬地區任職和申請執業。
註明:法律職業資格證與律師執業證是不同的,因此不管依據那一類法律職業資格證申請注冊的律師執業證,
該律師執業證都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規定保護,律師執業不受地域限制。
⑧ 怎麼沒有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前身是國家司法考試。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及《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職業證書考試。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法律顧問、仲裁員(法律類)及政府部門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人員應當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國家司法考試每年的通過率一般在全國考生人數的10%左右。
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公布。通過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相關證書,並可以從事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等崗位的工作。
考試科目
根據往年的司法考試考試大綱,國家司法考試每份試卷分值為150分,試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與職業責任;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司法文書、論述。包括:試卷一、二、三所列科目。
前述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題(含法律文書寫作)。
考試時間
往年的司法考試一般確定在每年9月的第三個周末舉行,2012年的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22、23日兩天。考試分為兩天進行,分別考察四個試卷。試卷一:9月22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試卷二:9月22日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試卷三:9月23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試卷四:9月23日下午14:00——17:30,考試時間210分鍾。
報考條件
根據《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九條和第二十二條的相關規定,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可以報名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五)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本辦法實施前已入學或者已取得相應學歷的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3]
在校生報名
根據往年的《司法考試報名通告》以及《辦法》的規定,《辦法》實施前已入學的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年度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考試,即大三在校生可以參加考試。
港澳台學生報名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報名的,其學歷(學位)證書須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符合報考學歷(學位)條件的,適用《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可以報名參加考試。[2]
報名材料
根據往年司法考試的報名材料,報名人員報名時應當具有以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證。
2.畢業證書。
畢業證書應當能夠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網站查詢或認證。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報名的,須具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書。
3.申請享受放寬政策人員,須具有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戶籍。網上報名時,應上傳戶口簿首頁及本人頁電子照片。
4.電子證件照片。
報名人員應當提供符合規定格式(寬413像素×高626像素)要求的本人近三個月內彩色(紅、藍、白底色均可)正面免冠電子證件照片。此照片將作為本人准考證、考試成績通知單、法律職業資格授予申請表、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唯一使用照片。
5.司法行政機關要求的其他材料。
報名人員應當如實、准確填報個人信息,對上述報名信息作出真實有效承諾。《辦法》實施前入學的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年度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網上報名時,應當簽署《應屆畢業生承諾書》。
⑨ 律師事務所正規還是法律服務所正規,法律服務所有律師證嗎
當然是律師事務所復正規。它是依據《制律師法》設置,它的設置、執業資格和法律責任都是有明確的規定。而法律服務所是一般的社團組織,僅僅可以從事一般的法律咨詢服務。而不能向律師所那樣從事訴訟業務,也不能承擔訴訟意義上的法律責任。律師的資格與執業證書是國家正式承認的,它是國家認可的一項職業。而服務所僅僅是從事一般民事活動,證書也不能是律師證書。自己印就可以。
⑩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考哪些內容
國家統來一法律職業資格源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
具體考試科目如下: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主觀題考試設置選做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具體考查科目為: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