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里聊天需要負法律責任么
『壹』 別人盜用我的名字在群里聊天犯法嗎
你怎麼確定這名字是你的,你有申請商標嗎?這個名字只能您用嗎?如果不能擁有這名字的所有權,就不能確定盜用,別人有取名的自由,只要微信群里沒有聊違法的事,就不能說因為使用了和你一樣的名字,而說他犯法了
『貳』 聊天記錄發群里違法嗎
法律分析:兩個人私自聊天,事後對方未經本人允許,直接把聊天記錄截屏發布在微信群里公開對方這樣做肯定是侵犯到你的權益,是種違法的行為。你可以保存這些聊天記錄作為證據,並起訴對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叄』 多少人的群里傳播違法
國家網信辦去年提出了「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規定:
即群內成員傳播違法犯罪信息時,群主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那麼主要在哪些情況下,群里成員的發言將涉嫌違法呢?
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
一、賭博
朋友之間,喜歡發點紅包增進感情,這種小額互發沒有盈利性質,可視為贈與,不涉及違法。
但如果有人以營利為目的創建紅包群,群主就涉嫌聚眾賭博、開設賭場。
法律規定:
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終端等傳輸賭博視頻、數據,組織賭博活動,建立賭博網站並接受投注、建立賭博網站並提供給他人組織賭博、為賭博網站擔任代理並接受投注、或參與賭博網站利潤分成,具有其中之一,就屬於「開設賭場」行為。
《刑法》規定:
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以賭博為業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開設賭場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二、傳播淫穢物品
《刑法》規定:
不以牟利為目的,利用互聯網或者移動通訊終端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傳播淫穢電影、表演、動畫等視頻文件達40個以上,或成員達30人以上的,對群的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傳播者,以傳播淫穢物品罪定罪處罰。
因此提醒各位群主,即使沒販賣淫穢物品牟利,也會涉嫌犯罪。
身為群主,有許可權把任何傳播淫穢色情的成員強制踢出該群。
如果放任不管, 群主將承擔法律責任。
《刑法》規定:
傳播淫穢的書刊、影片、音像、圖片或者其他淫穢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組織播放淫穢的電影、錄像等音像製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製作、復制淫穢的電影、錄像等音像製品組織播放的,依照第二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向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傳播淫穢物品的,從重處罰。
三、發表不當言論
在微信群內聊天,要注意以下九種言論不要發表:
敏感話題不發;
軍事資料不發;
國家機密文件不發;
涉黃、涉毒、涉爆不發;
內部資料不發;
港澳台新聞,在官網未發布前不發;
來源不明的疑似偽造的黑警辱警的小視頻不發;
不信謠不傳謠;
其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信息不發。
提醒:
在國家進一步加強網路監管的今天,大家一定要注意規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觸犯法律。
尤其是群主,要注意不要出現文中的三類情形。因為即使自己不違法,也要為群內成員的行為承擔連帶責任。
『肆』 在群內聊天阻止別人說話違法嗎
不一定,如果是聊了不健康話題,就應該阻止,如果都在聊天,你去阻止,那行為不太道德,也不違法,夠不成觸犯法律。
『伍』 在微信群里被騙了,群主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呢
群主不知情則不擔責。如果群主有相關責任的,詐騙金額巨大可以連帶起訴。
群主有一定的責任,起碼是把關不嚴讓那些微商推銷的進入,你應該去舉報他,或者舉報這個群聊。
現在微信群,QQ群很常見,裡面發紅包,發二維碼,發各種鏈接的,發各種視頻的,有的是,但是如果群里有人發帶病毒的二維碼,或者網址鏈接,有人被損失金額很大。建議不要隨便點擊各種鏈接,以免被騙。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路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偽造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達到欺騙的目的。
救濟措施
1、及時收集相關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
2、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規定對刑事附帶民事 訴訟問題做了規定,《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予以返還。
人民法院在刑事判決中將追繳犯罪分子違法所得或責令犯罪分子退賠作為刑事判決的一項內容,當犯罪分子不能主動履行該義務時,即可依職權追繳或責令退賠,被害人也可根據這一判決內容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陸』 微信群聊天被罵群主不作為需要擔責嗎
微信群聊天被罵,群主不作為可能要擔責。
微信現在對於國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訊工具,許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事物要通過微信處理,但是也有不少人通過微信閑聊,甚至導致在群聊中互相開罵的情形。
近日,廣州互聯網法院 就通報一起典型案例,其中指出,如果微信群里出現罵人的行為,群主慢作為或不作為可能要擔責。
據介紹,此前一案例中廣州一家物業員工李某為履行物業管理需要創建了一個小區微信群,其中有多名小區業主在群內長期多次發布針對張某的惡意辱罵言論,張某多次向擔任群主的李某發送信息,要求採取措施,但其在一年多的時間內都無所作為。
隨後,張某對微信群內發表辱罵言論的業主提起侵權訴訟,法院生效判決認定業主在群內發表辱罵言論的行為構成名譽權侵權,判令業主書面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
張某認為物業公司的不當行為是其名譽受損的重要原因,起訴物業公司要求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2萬元。
廣州互聯網法院審理認為,因員工李某創建微信群的行為系履行工作職務的行為,故由此所產生的民事責任應由物業公司承擔。而物業公司對微信群內的侵權行為負有注意義務。
法院指出,李某作為微信群管理者,比一般群成員多出發布群公告、將群成員移出群聊和解散微信群的許可權。故李某應當在自己的許可權范圍內預防和阻止群內的侵權行為。
法院認定,物業公司未及時履行群主管理責任,加重了張某名譽受損的程度,其過錯程度明顯小於直接侵權人,其責任亦應小於直接侵權人。
微信群主須履行注意義務
微信群主負有對微信群的管理職責,須履行注意義務,該注意義務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一是建群行為和群主享有的管理許可權,建群行為的直接後果是人為創設了一個群聊虛擬空間,微信軟體為群主設定了管理許可權,群主當然要為群成員承擔一定的注意義務;
二是網路空間治理規范,《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
三是基於特定身份的職責,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對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等方面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制止,在上述案例中,微信群用於物業管理,應將其視為物業服務場所在網路空間的延伸,公然侮辱他人屬於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群主應履行工作職責,制止業主的辱罵行為。
『柒』 在QQ聊性群聊天觸犯法律嗎具體觸犯哪條法律。請詳解
肯定是違法的,情節較輕歸《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進行處罰,涉及刑事犯罪,視情形引用以下兩條:
第三百六十四條【傳播淫穢物品罪;組織播放淫穢音像製品罪】傳播淫穢的書刊、影片、音像、圖片或者其他淫穢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組織播放淫穢的電影、錄像等音像製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製作、復制淫穢的電影、錄像等音像製品組織播放的,依照第二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向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傳播淫穢物品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六十五條【組織淫穢表演罪】組織進行淫穢表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特別說明,去年那起重大聊天室案件給組織者定罪是365條規定的組織淫穢表演罪)
『捌』 微信群聊天被罵群主不作為或擔責,你怎麼看
首先,群主對群內可能會出現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信息或言論負有必要的注意義務,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制止發生在微信群內的侮辱他人名譽的行為。其次,群主作為微信群管理者,比一般群成員多出發布群公告、將群成員移出群聊和解散微信群的許可權,群主應當在自己的許可權范圍內預防和阻止群內的侵權行為。
群主「慢作為」「不作為」要擔責,涉及判斷標準的問題。一方面,群主應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公平、公正地處理和勸阻群成員之間的爭執、謾罵,不能出於個人情感,偏袒發表侵權言論的成員。而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到,群主的能力不可能無限大,只要盡到積極預防、阻止群內侵權行為的責任,就可以視為盡到一定的注意義務,應減輕或免予法律責任。
『玖』 有人在微信群里造遙言亂說話群主有責任嗎
微信群主也有責任,要阻止造謠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