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遺囑法律效力高嗎
㈠ 遺囑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遺囑不是要去做公證才有法律效力,因為公證與否不是遺囑有效的條件,只要遺囑定立的方式和內容符合法律的規定,就是有效的,在繼承開始後,按照遺囑辦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㈡ 公證遺囑和未公證遺囑法律效力一樣嗎
法律分析:一樣。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效力。各種形式的遺囑不存在效力上的優劣之分。如果存在數份遺囑,而且互相的內容相抵觸的,應當以最後的遺囑為准。但是在訴訟中,經過公證的遺囑,其證明效力更高。但是證明效力更高並不意味著公證遺囑一定是真實的,對方當事人仍然可以提供反證推翻公證遺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 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
㈢ 遺囑公證有效嗎
自己寫的遺囑,即自書遺囑,不一定需要公證,沒有公證過的遺囑也是有效的。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公證遺囑的效力強於沒有公證的遺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立了多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無論公證遺囑是先立的,還是後立的,其都具有優先效力,其他與其內容相抵觸的遺囑無效。如果遺囑都沒有公證過,則以最後一份遺囑的內容為准。綜上,如果希望遺囑內容具有較強的效力,以免不必要的麻煩,可以對遺囑進行公證。另外,遺囑公證必須由立遺囑人親自辦理。公證機構可以是遺囑人的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等的公證處。立遺囑人應當先到公證處進行公證申請,填寫申請表。同時需要提供的材料有:身份證、遺囑原件、有關的財產所有權證明材料。申請之後,公證處會對相關材料進行審查,審查通過的,會依法頒發公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七條【遺囑的形式】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42.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准;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的遺囑為准。
㈣ 公證和遺囑哪個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公證的效力是大於自書遺囑的,不過寫了遺囑也可以進行公證,公證遺囑的效力高於其他類型的遺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可以向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機構提出。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公證,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機構提出;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委託、聲明、贈與、遺囑的公證,可以適用前款規定。
㈤ 公證遺囑法律效力嗎
公證遺囑具有法律效力。公證遺囑與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列印遺囑等其他形式的遺囑一樣,都是合法的遺囑形式,依法訂立的遺囑都是有效的。同時公證遺囑的效力與其他遺囑並無優劣之分,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如果立遺囑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 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
㈥ 遺囑的法律效力順序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實施)遺囑有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等五種形式。在所有的遺囑形式中,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最高。《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規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第十七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非經公證程序不得變更或者撤銷,其他形式的遺囑也不得變更或者撤銷公證遺囑。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不得撤銷或者變更公證遺囑。
遺囑無效的情形: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遺囑當事人應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設立遺囑,無法書寫遺囑時,可以辦理錄音遺囑、代書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辦理時都應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如違法法律規定或侵害他人財產利益的,繼承人無法繼承遺囑中的財產。
㈦ 遺囑公證是否有效
法律分析:遺囑公證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且在所有的遺囑形式中,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最高。《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遺囑公證是指公民生前對自己的財產作出安排,並經國家公證機關公證,於死亡時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公證遺囑】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 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
㈧ 遺囑形式有幾種其中哪個更有法律效力
遺囑的形式有五種。
遺囑有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口述遺囑、錄音遺囑五種形式。
哪種遺囑形式的法律效力最高?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公證遺囑的法律效率最高。
資料擴展: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辦理遺囑公證需要立遺囑人親自到其戶籍所在地的公證機關申請辦理,不能委託他人代理。如果遺囑人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親自到公證機關辦理遺囑公證時,可要求公證機關派公證員前往遺囑人所在地辦理。值得注意的是,立遺囑人如果要變更或撤銷原公證遺囑,也必須由原公證機關辦理。
特徵:
1、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即遺囑是基於遺囑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
2、遺囑預期法律後果的法律行為。
3、遺囑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設立遺囑不能進行代理。代書遺囑,必須由本人在遺囑上簽名,並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㈨ 公證遺囑是不是比其他遺囑的法律效力要高
法律分析:公證遺囑並不一定比其他遺囑的法律效力要高。我國法律規定,在存在有多份遺囑的情形下,如果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所以,公證遺囑並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 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