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誰見死不救有法律責任

誰見死不救有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4 11:31:21

⑴ 見死不救是否要負責任

法律分析:不作為行為若符合要件,有能力救人卻見死不救,這不僅僅要受到道德的譴責,更是觸犯了法律,構成了刑事犯罪。自然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受到侵害或者處於其他危難情形的,負有法定救助義務的組織或者個人應當及時施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條 自然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受到侵害或者處於其他危難情形的,負有法定救助義務的組織或者個人應當及時施救。

⑵ 見死不救是否負法律責任

見死不救,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不作為的行為。一般公民見死不救承擔社會輿論的譴責,不承擔法律責任,因為沒有法律特定義務,但負有特定義務的公務員、工作人員及法律授權的人員不但違法甚至犯罪。如警察、黨員、夫妻關系的,有撫養扶助關系的父母和子女。部分現有法律如: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 【遺棄罪】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再如交通肇事罪,如果肇事人逃逸致人死亡會加重刑罰。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三百九十七條 【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三條規定:「消防工作由國務院領導,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第三十二條第四款又規定:「消防隊接到火警後,必須立即趕赴現場,救助遇險人員,排除險情,撲滅火災。」
另外,企業為維護正常的安全經營秩序也會聘請一些工作人員,如商場的保安、游泳池的救生員等。根據國家法律的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他們對違法行為有制止義務、對違法行為的受害人有救助義務、對特定主體在特定情況下負救助的義務。他們見死不救需要負法律責任。

⑶ 見死不救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對於危重病人僅僅因為其未及時交錢就見死不救,嚴重違反了醫生的職業准則,喪失了作為一個醫生應有的職業道德,應當受到嚴厲的譴責。但是,從本案來看,值班醫生的行為還不僅是要受到道德譴責的問題,還是違法甚至涉嫌犯罪的問題。 對於危重病人見死不救,醫院和醫生違反了其合同義務和法定義務,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構成兩種民事責任的競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醫療機構對危重病人應當立即搶救。《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從上述法律規定可見,醫院作為公益單位,醫生作為特殊職業,在民事活動中要受到合理的限制,這就是危重病人對其的強制締約。醫院和醫生的對於危重病人的求救不得拒絕,從危重病人的求救開始,不管醫院和醫生樂不樂意,雙方就形成一種合同關系,病人的交費雖然是合同的一個必備要件,但是否交費本身不影響合同的生效。如果事後病人有能力而不交費,醫院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追討,但是不能在求救當時以未交費拒絕救治。從另一個角度上講,既然法律和規章規定醫院和醫生有法定的救治危重病人的義務,醫院和醫生不進行救治危重病人,就是對病人的侵權。在當時情形來看,陳某強承諾了交費,只是未來得及帶錢,該醫院和醫生就拒絕救治,因而醫院和醫生違反了合同也違反了法定義務,應當對病人家屬承擔違約或侵權責任,家屬可選擇一種責任提出賠償請求。 醫院和醫生的危重病人見死不救的行為,還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就明確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由於不負責任延誤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 不僅如此,值班醫生對於危重病人見死不救的行為還可能涉嫌犯罪。對於來到醫院求救的危重病人,值班醫生就負有救治危重病人的義務,這是醫生的職務和其業務所要求其負擔的特定義務。如果值班醫生如果有能力救治卻故意不履行救治的義務,在刑法上講就是一種不作為的行為,因此而造成嚴重後果,就可能構成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罪,要受到刑罰的制裁。

⑷ 「見死不救」犯法嗎要不要承擔法律的責任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現有法律,故意殺人觸犯刑法,依據法律主體的行為能力,是否有完全的行為能力,對於成年人並且正常精神狀態下可能會被判無期或死緩或死刑。而見死不救,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不作為的行為。一般公民見死不救承擔社會輿論的譴責,不承擔法律責任,因為沒有法律特定義務,但負有特定義務的公務員、工作人員及法律授權的人員不但違法甚至犯罪。如警察、黨員、夫妻關系的,有撫養扶助關系的父母和子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二條 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 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⑸ 見死不救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於普通共民見死不救的情形,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但是國家公職人員,比如警察,在執行公務時見死不救可能構成瀆職罪,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⑹ 「見死不救」犯法嗎

在沒有救助義務的前提下,見死不救是不構成違法行為的,但是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如果是有特定的義務或是救助義務卻見死不救會構成犯罪。


有一些特殊的職業例如警察和消防員,他們在業務要求上是有救助義務的。《警察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或者處於其他危難情形,應當立即救助。如果作為警察沒有盡到職責,有可能會面臨被起訴。


如果是沒有救助義務的話是不違法。例如張三在游泳由於大腿抽筋無法上岸有溺亡的風險。正巧路人李四從邊上經過卻沒有進行救助,看著張三沉入了水底。因為李四沒有救助的義務,所以就沒有法律上的責任。假如李四帶著張三去游泳,卻沒有救張三,那麼李四就涉嫌犯罪了。


見死不救是否構成違法,主要的還是看當事人有沒有救助的義務,如果是有救助義務而不去施救,就涉嫌違法,但沒有救助義務的,在法律上是不違法的。但是在道德上會受到人們的譴責。

⑺ 見死不救犯法嗎如何定義的

法律分析:在特殊情況下,「見死不救」也會成為刑法評價的對象,「見死不救」者亦要承擔刑事責任。特殊情況指的是,當「見死」者負有法律上防止他人死亡的義務時,有能力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卻不採取措施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以至於他人死亡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其實質就是刑法理論上的不作為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⑻ 見死不救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視情況而定。見死不救,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不作為的行為。一般公民見死不救承擔社會輿論的譴責,不承擔法律責任,因為沒有法律特定義務;但負有特定義務的公務員、工作人員及法律授權的人員有法定義務並且能夠救的情況下見死不救的不但違法甚至犯罪。如警察、黨員、夫妻關系的,有撫養扶助關系的父母和子女。在某些負有特定義務或先義務的情況下,不作為(包括見死不救)也能構成犯罪行為。如甲帶鄰居小孩出去游泳,甲在會游泳的情況下,放任小孩溺水死亡,構成過失殺人罪;但若甲為路人的話,見死不救,就沒有法律上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六十一條 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熱點內容
地方性法規不可以設定 發布:2025-02-10 22:49:45 瀏覽:629
法律碩士有學歷嗎 發布:2025-02-10 22:23:26 瀏覽:366
搜狗輸入法官方下載2015 發布:2025-02-10 21:46:22 瀏覽:230
媒人隱瞞病情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0 21:34:01 瀏覽:178
勞動法連續 發布:2025-02-10 21:33:50 瀏覽:811
上海財經大學商法 發布:2025-02-10 21:27:38 瀏覽:374
藝術碩士和法律碩士 發布:2025-02-10 20:09:00 瀏覽:929
新勞動合同法第50 發布:2025-02-10 20:03:40 瀏覽:731
不批假算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0 19:36:00 瀏覽:651
2017上海養犬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10 19:29:16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