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友法律責任調查組
A. 北京一家三甲醫院太平間被指收天價殯葬費,其費用是否合理合法
我個人認為北京這家三甲醫院的費用並不合理。因為三天高達38,000多元的殯葬費,已經高出大部分醫院收費的標准。而且在進行收取費用的過程中,如果醫院強行收取費用,就會構成強迫交易罪。
當一個人去世之後,自己的親人都會選擇通過合理的殯葬方式,給予這位親人最高的關懷。所以在此期間產生的費用,一般都不會進行在意。但是對於北京這家三甲醫院的收費,卻讓大部分人都覺得不能接受。
我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我覺得這家醫院給出的解釋太過於敷衍。在這段時間擁有熱度之後,這家醫院只是表示自己收取費用比較合理。這種態度讓很多網友都覺得特別的不可思議,甚至也不能進行理解。所以我個人覺得這家醫院應該選擇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通過這種方式改變大家對這家醫院的認知。
B.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一副教授被指偷窺女廁,其行為在法律中如何定性
我們經常聽說某某高校發生學生偷窺廁所、浴室的事件,不過多是發生在學生身上,比如某學生偷窺如廁女生。再不濟了天津中醫葯大學學生女廁所偷窺了女老師一個月,已經驚為天人了。未曾想到高校教授也有一天邁入這個偷窺群體。關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雷丁學院大學副教授劉某迎偷窺女廁的事情刷爆了大學生們的朋友圈。最關鍵的是這位副教授還被正上廁所的女生用手機拍了下來。
校區女廁所門口,出現一個男性腦袋,以極低的姿態向廁所里張望,其腦袋幾乎要接觸到地面,估計應該是跪在地上。男子做夢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被上廁所的女生注意到,並且拿出手機全程拍攝到了。事後該女生把這段視頻上傳到網路,聲稱事件發生在學校四樓東邊女廁所里,並點名曝光此人相關信息。「我出門攔住他得知姓劉,是學校某學院的副教授,太可怕了!」
C. 事故調查組成員可以將調查中的情況分享到微信的朋友圈嗎
某場站發生一起意外溺亡事故,場站安全監督部門立即報告,之後成立安全生產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事故調查組成員在調查還未結束的當晚,在微信朋友圈披露了死者的死因,並提醒朋友們注意安全。雖然分享內容是好意,但其行為是否合法?
該事故調查組成員的行為合情但不合理,事故調查是一個慎重機密的程序,安全生產事故調查組成員不得隨意披露調查內容。《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事故調查組成員在事故調查工作中應當誠信公正、恪盡職守,遵守事故調查組的紀律,保守事故調查的秘密。未經事故調查組組長允許,事故調查組成員不得擅自發布有關事故的信息。」事故調查組成員有義務保守事故調查的秘密。如果調查組成員泄露的信息致使事故調查工作有嚴重疏漏或者使有事故責任的人員受到包庇、袒護,打擊報復依法辦事的人員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第二十八條事故調查組成員在事故調查工作中應當誠信公正、恪盡職守,遵守事故調查組的紀律,保守事故調查的秘密。
未經事故調查組組長允許,事故調查組成員不得擅自發布有關事故的信息。
第三十四條事故處理的情況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有關部門、機構向社會公布,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
第四十一條參與事故調查的人員在事故調查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對事故調查工作不負責任,致使事故調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二)包庇、袒護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或者借機打擊報復的。
保守事故調查秘密有利於事故調查的客觀公正和獨立,使事故調查組不受外界影響。事故調查秘密的泄露可能導致許多嚴重的後果,相關責任人員可能逃脫法律的追究,使法律公信力遭受打擊。保守事故調查秘密是事故調查組成員的職責所在,調查組成員也應該依法履職。保證事故調查秘密不被泄露的重要途徑應當是建立監督機制,加強群眾監督,在制度上防止信息泄露,而非依靠調查組成員的自覺。
D. 山西臨汾飯店坍塌事故中29名遇難者,誰來為他們負責
山西臨汾飯店坍塌事故中29名遇難者,誰來為他們負責?首先我要說,這是一件任何人都不願意見到的事件,一個老人在過80大壽,本來應該是一件讓人開心的喜事,最終卻以喪事結尾,大家都非常難受,相信肯定有人會被追責,我覺得第一責任人應該是飯店的老闆,然後是這場活動的組織者,當然整個違章建築審批過程中涉及到的人,也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但是大家要靜下心來,反思一下,這件事情發生在那些環節可以避免掉?
參與聚會的人安全意識差:中國人礙於面子,即使有人想到,也不敢提出來,這種愛面子其實是不好的習慣,為什麼不拒絕這樣的聚會?這里的安全隱患肯定也有人能知道,為什麼不預警?
相信這些環節涉及到非常多的人,這裡面只要有一個環節挑出來指出這些問題,這件事情就可以避免掉,災難就不會發生,這些個家庭就不會悲痛欲絕,造成這個結果的人不是一個,而是一群人,這些人有的是不作為,有的是不好意思,有的是貪財不要命,總之,這些人里如果但凡有幾個負責人的人,敢於站出來指出這些風險,就能讓這場災難免於發生,可惜的是,沒有一個這樣的人,這個時期,聚會,尤其是大型聚會,還是要少搞,保持一個安全的社交距離。
E. 資料員做假資料坐牢嗎
揚州市一海底電纜項目施工工地發生一起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坍塌事故,事故造成7人死亡。後經調查,本次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違規採用鋼絲繩替代爬架提升支座,人為拆除爬架所有防墜器防傾覆裝置,並拔掉同步控制裝置信號線,在架體鄰近吊點荷載增大,引起局部損壞時,架體失去超載保護和停機功能,產生連鎖反應,造成架體整體墜落。
2月3日,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日前,該案二審宣判。11名相關責任人獲刑。
一審法院認定,2019年3月21日12時左右,抹灰工宋某乙在立塔18層裝修架進行補洞作業,孫某乙、張某乙、徐某、王某己等工人按照施工進度繼續轉到立塔北面在未通過驗收的落地腳手架上進行抹灰作業,均未採取相應的防墜措施。
12時30分許, 7名工人至立塔19層繼續進行裝修架下降作業。項目經理、安全員、監理方均不在場,無人制止爬架工在架體內作業,也未在下方設置警戒區,導致與下方抹灰工人垂直交叉作業。
13時10分許,東北角裝修架在下降時發生架體墜落,6名工人隨裝修架從高空墜落,與底部落地架相撞,致使在5樓落地架進行室外抹灰作業的4人一同墜落至地面。7人先後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發後,胡某等人參與偽造了《安全問題全面停工整改通知書》、《關於做好現場爬架安全管理的函》、班組安全活動記錄、爬架下降安全技術交底及技術交底記錄等資料,並多次串供。
事故發生後,揚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3_21」較大事故調查組,並出具了調查報告,該報告認定,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為:違規採用鋼絲繩替代爬架提升支座,人為拆除爬架所有防墜器防傾覆裝置,並拔掉同步控制裝置信號線,在架體鄰近吊點荷載增大,引起局部損壞時,架體失去超載保護和停機功能,產生連鎖反映,造成架體整體墜落。作業人員違規在下降的架體上作業和在落地架上交叉作業是導致事故後果擴大的直接原因。項目管理混亂、違章指揮、工程項目存在掛靠、違法分包和架子工持假證、工程監理不到位等是造成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
經認定,被告人呂某(安全員)對事故發生負主要責任,劉某偉(安全員)對事故發生負主要責任。肖某彪(安全部負責人)對事故發生負直接責任。廖某紅(架子工班組長)負事故直接責任。謝某(安全部經理)負事故直接責任。張某對事故負有直接監理責任。楊某對事故後果擴大負直接責任。李某平(總經理)對事故發生負領導責任。胡某對事故發生負重要責任。趙某雲對事故發生負重要責任。李某對事故發生負重要責任。
一審法院認為,呂某、胡某等11人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情節特別惡劣,其行為均已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法院判處呂某(安全員)有期徒刑4年,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三年內從事與安全生產相關的職業;判處胡某有期徒刑三年,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三年內從事與安全生產相關的職業。其他9名被告人也分別被判刑,並在數年內禁止從事與安全生產相關的職業。
宣判後,兩名被告人提出上訴,後一名被告人提出撤回上訴。
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正確,量刑恰當,審判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上訴人呂某及其辯護人提出改判緩刑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能成立,法院不予採納。
法院最終一駁回上訴人呂某的上訴,維持原判。
追責名單:
司法機關已採取措施人員(8人)
1.劉生偉,南京特辰項目部安全員,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已於2019年4月30日被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2.肖飛彪,南京特辰安全部負責人、爬架工程項目實際負責人,因涉嫌重大事故責任罪,已於2019年4月30日被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3.李和平,南京特辰總經理,爬架工程項目合同簽約人,南京特辰爬架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單位負責人(掛靠前海特辰)。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已於2019年4月30日被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4.胡友,中建二局該項目總工、生產經理,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已於2019年4月30日被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5.呂成程,中建二局該項目安全員,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已於2019年4月30日被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6.趙其雲,浙蜀公司該分包項目負責人,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已於2019年4月30日被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7.李彬,南京特辰勞務承攬人,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已於2019年3月31日被公安機關取保候審。
8.張喜平,前海特辰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已於2019年3月31日被公安機關取保候審。
【拓展資料】
建議追究刑事責任人員(6人)
1.廖俊紅,南京特辰架子工班組長,帶領班組人員違章作業導致事故發生,對事故發生負有直接責任。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建議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2.楊東,中建二局該項目工程部經理,明知落地架未經監理單位檢查驗收合格,安排浙蜀公司的員工在落地架從事外牆抹灰和補螺桿洞作業,對事故後果擴大負有直接責任。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建議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3.謝創,中建二局該項目安全部經理,出差時安排已有工作任務的呂成程代管落地架的使用安全,使得安全管理責任得不到落實;作為安全部經理,對爬架的安全檢查管理缺失,對事故負有直接責任。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建議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4.張立德,蘇維公司該項目總監理工程師,負責項目監理全面工作,對項目安全管理混亂的情況監督檢查不到位,明知分包單位項目經理長期不在崗和相關人員冒充項目經理簽字的情況下,未跟蹤督促落實到位;發現爬架有下降作業未採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未按照住建有關危大工程檢查的要求檢查爬架項目;3月21日,發現爬架正在下行且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未立即制止或下達停工令,對事故負有直接監理責任。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建議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5.管盈銘,中共黨員,市安監站總工辦主任兼副總工程師,牽頭負責監督一科專項檢查及安全大檢查工作。在進行安全檢查及組織專家對爬架進行檢查時,未按相關規定和規范開展檢查和核對安全設施,未及時發現重大安全隱患,對事故負有直接監管責任。涉嫌玩忽職守罪,建議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6.徐偉,市安監站監督一科副科長(聘用人員),負責監督一科日常檢查工作。在進行安全檢查及組織專家對爬架進行檢查時,未按相關規定或規范開展檢查和核對安全設施,未及時發現重大安全隱患。3月21日上午,接到監理員李盛傑的報告後,未及時趕到現場制止,也未及時向領導匯報,對事故負有直接監管責任。涉嫌玩忽職守罪,建議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F. 監察委立案後不通知本人合法嗎
不一定違法。立案調查決定應當向被調查人宣布,並通報相關組織。要求被調查人就涉嫌違法行為作出陳述時,必要時向被調查人出具書面通知。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的,應當通知被調查人家屬,並向社會公開發布。如果存在通知家屬可能妨礙調查的情況,是可以不通知家屬的。
法律分析
對涉嫌職務違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職務犯罪的被調查人,監察機關按照如下程序進行工作:
一、監察機關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開展工作,建立以問題線索處置、調查為導向。
二、對監察對象的問題線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提出處置意見,履行審批手續,進行分類辦理。審理各部門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
三、對監察對象涉嫌職務違法犯罪,經過初步核實,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監察機關應當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辦理立案手續。立案調查決定應當通知被調查人,並且應當通知被調查人家屬。
四、立案後監察機關依照程序進行調查,收集被調查人有無違法犯罪以及情節輕重的證據,查明違法犯罪事實,形成相互印證、完整穩定的證據鏈。
對要求被調查人就涉嫌違法行為作出陳述時,必要時向被調查人出具書面通知。除了通知被調查人家屬,可能毀滅、偽造證據等問題外,應當通知其家屬及所在單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二十條 在調查過程中,對涉嫌職務違法的被調查人,監察機關可以要求其就涉嫌違法行為作出陳述,必要時向被調查人出具書面通知。對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職務犯罪的被調查人,監察機關可以進行訊問,要求其如實供述涉嫌犯罪的情況。
第四十四條 對被調查人採取留置措施後,應當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留置人員所在單位和家屬,但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等有礙調查情形的除外。有礙調查的情形消失後,應當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員所在單位和家屬。監察機關應當保障被留置人員的飲食、休息和安全,提供醫療服務。訊問被留置人員應當合理安排訊問時間和時長,訊問筆錄由被訊問人閱看後簽名。被留置人員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後,被依法判處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G. 釣魚執法的張軍事件
上海城市交通執法大隊「釣魚」執法,因觸及了人們的道德底線而遭輿論質疑。此番輿論潮起《無辜私家車被以黑車罪名扣押,扣押過程野蠻暴力》的網帖。網帖稱,2009年9月8日,上海白領張軍(化名)因好心幫載自稱胃痛要去醫院的路人,結果卻被城市交通執法大隊認定為載客「黑車」,遭扣車與罰款1萬元。黑車屬於非法營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原來那名路人是執法大隊的「鉤子」,專門誘人入瓮的。該名「鉤子」還強行拔掉張軍的車鑰匙,七八個身著制服的人將張拖出車外。當時他第一反應是碰到強盜打劫了。他想打電話報警,電話也被搶走。張軍稱自己被雙手反扣,還被卡住脖子,被搜去駕駛證和行駛證。對方告訴張,他們是城市交通執法大隊的人。之後兩周有相似遭遇的人先後找到張軍,講述了自己類似被「釣魚」執法的經歷,多數發生在2009年9月14日、15日、16日、18日。
受騙車主多為公司上班、有兩人為私人老闆司機。欺騙他們的「鉤子」各出奇招,有說「家人出車禍急著趕去」,有扮成急著要生孩子的孕婦,甚至還有「鉤子」一手吊個鹽水瓶去攔車的。至於故意要給他們路費、強拔車鑰匙、「扭住胳膊」帶離小車、扣車及罰款萬元等「釣魚」流程和張軍遭遇一致。對此,閔行區相關部門公開在電視媒體上表態,他們的執法是合法的。
據了解,早在1992年上海開始打擊黑車時,「鉤子」就出現了。民間鉤子數量在2006年激增,皆因規定舉報有獎,每輛次獎勵500元。當年,甚至還出現了一名女「鉤子」被黑車司機殺害的惡性事件。 這些職業舉報人形成了有組織的群體,一般有一個「鉤子頭」和執法人員聯系,每個「鉤子」頭各有地盤。一個成熟的鉤子能做到既安全又證據充分,月收入少則三五千,多則五六千元;鉤子頭一年可達十幾萬。一條黑車執罰產業鏈似乎悄然形成。 中國網10月10日報道 昨日中午,上海「閔行倒鉤案」當事人張軍(化名)的代理人、郝勁松接到閔行區人民法院電話,張軍訴上海市閔行區城市交通行政執法大隊一案已經立案。從提交訴狀之日起算,昨日是法律規定立案時效的最後一天。
2009年9月8日,上海一位白領張軍(化名)因好心捎了一位自稱胃痛的路人,結果遭遇「倒鉤」——運管部門釣魚執法,張軍被扣車罰款一萬。事件引發強烈反響,上海的報紙、電視台、電台都介入報道,網路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批評這樣的執法手段。9月16日晚,閔行區交通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劉建強走進上海本地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對主持人提出的幾點質疑均以「不清楚」、「不能透露」、「這是工作秘密」作答,大多網友對此表示不滿,並稱此事仍然疑點重重。
當事人張軍在9月28日向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依法判決撤銷行政處罰決定,退還罰款。但並沒有提出要求賠償與道歉。「我在中午收到了法官的電話,本案已經立案。」張軍的代理人、郝勁松表示,不索賠是因為害怕又生枝節。「一個政府的權威由其一貫的良好作風,如民主、公平、公正、透明的形成,人們發自內心的對其產生信任。倒鉤事件則會導致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減退,特別是執法大隊一方面標榜自己的良好執法形象,提倡市民展現良好素質,一方面卻鄙視並打擊張軍好心載人的行為,這會更嚴重的導致政府權威和公信力的減退。」郝勁松認為,「倒鉤」實為欺詐,與誠實信用原則不相符合,對社會的公序良俗也是沉重打擊。如果連最應講究誠信的政府也要採取欺詐的方式牟取不正當利益,執法犯法,侵害公民的權利,這是非常危險的,這將導致一個社會的崩潰。
此案在社會引發了廣泛討論,知名作家韓寒在博客寫道,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生病了或者家裡有急事需要搭車,有人願意讓你上車是很罕見的,這樣的人是珍稀的物種,是單純的好人。閔行區交管部門做的事情說簡單點,就是將這些單純的好人從茫茫車海中分辨出來,拘押下車然後罰款一萬。 20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10·14」事件的調查報告。當晚,央視新聞頻道和經濟頻道都聚焦了上海「釣魚執法」,並在報道中對調查報告提出了質疑。
在《新聞1+1》欄目中,白岩松提出,執法部門「胃疼關你什麼事」的思路會破壞社會的道德底線,人們會因此不敢做好事了。白岩松還提出,在一輛車上的兩個個體,究竟信誰的說法呢?如果有明確的證據,有錄音,那是不是就說明存在「釣魚」式執法?如果沒有錄音,只是嘴上的說法,那憑什麼只認定乘客說法,不認定司機的呢?
《經濟半小時》在報道的最後對「釣魚」事件提出了「拭目以待看誰在違法」。如果「釣鉤」和執法人員採用虛假線索,就是故意捏造事實,屬於誣告陷害行為,而如果他們領取了獎勵金,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更涉嫌詐騙罪。
在新聞發布會上,央視記者多次詢問乘客身份問題、是否存在「釣魚」問題,執法部門的回答則是遮遮掩掩。央視記者劉楠透露,在反復追問下,調查組對乘客的最終描述是——一位有正義感的舉報者。此前,在張軍事件中,閔行建交委官員也是說乘客是有「正義感的人士」。 上海驚見防釣魚車,車主貼出最牛車貼,「防止釣魚,拒絕搭乘」。地點在上海的徐家匯,是一輛外地牌照的開瑞,就停在路邊,從這車經過的人都在行注目禮,還在笑。連海報上的世博會吉祥物也在對著這輛車笑,海報上還有一行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說的多麼好哇!
成都一私家車主姚先生的「防釣魚」車貼很有創意:「本車拒絕一切搭載求助,臨盆產婦、車禍、中風、觸電、溺水都不關我事,尤其是胃疼的!」 類似的現象已經引起媒體高度關注,CCTV《今日說法》欄目就關於上海閔行區的「釣魚執法」事件展開過報道。認為這種方式是不恰當的。上海新聞接連報道過這種事件,引起了大家的熱烈關注。這種現象,是對法律的踐踏,對廣大善良民眾赤裸裸的侵犯。
人民日報對釣魚執法評論為釣魚執法危害猛於虎如果對一些非法行為——尤其是政府部門的非法行為,以一種不痛不癢、置若罔聞的態度,任其滋生泛濫,長此以往,政府的公信力、法治的尊嚴、社會的公德意識都將大受損失。
這種現象如果任其發展,後果將不堪設想。有關部門對這種問題已經高度重視,在新聞播出後,上海有關部門已經採取了措施,一部分人已經開始被接受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某些人將要被追究法律責任。有些區縣已經緊急叫停了這種釣魚執法方式。一些執法部門也開始內部整頓,一些「魚鉤」也將面臨失業。有些區縣已經開始著手實施被扣車輛的返還,一些被冤枉的車主,也在陸續的領回罰款。當然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我們相信,正義總是會戰勝邪惡,光明總是會到來的。
上海市政府曾要求各區縣,對於釣魚執法事件,要迅速查明事實,及時公布結果。有關領導明確表示,絕對不能夠容忍釣魚執法,要求各區縣的執法部門,全面整頓,杜絕此類不良現象。公安部門和檢察機關已經介入此事件。經過幾天的調查,初步查明,上海市各區縣均不同程度存在釣魚執法現象。各區縣的交通執法部門,為了創造罰款經濟指標,採取各種不正當的手段進行執法。嚴重損害了執法部門的形象,影響了全上海的社會風氣。一些執法部門,招募社會上的不良人士,充當誘餌,引誘私家車主上當,然後以暴力相威脅,採取強行手段奪取車輛。這是嚴重的違法事件,是強盜行為!!!並且採取巨額罰款。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遏制,勢必導致社會的不穩定,不利於和諧社會的建立。
經過初步的調查,全上海存在幾十個交通執法部門,基本每個區縣都或多或少都存在釣魚現象。據初步調查,全上海大約存在960名被僱用的釣鉤(就是那些乘坐別人車的人),這些人男女老少均有,年齡最大的79歲,最小的16歲,本地人約佔百分之七十。
有些區縣已經明確規定,絕對不允許釣魚執法。對於已經發生的事件,各區縣相關部門正在考慮事後賠償問題。從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有些區縣的交通執法部門的負責人已經被停職接受調查,相信這些人可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一些「釣鉤」也相繼落入法網,而且已經有大約70名「魚鉤」被警方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魚鉤」會落網。有關部門希望廣大市民積極舉報,提供相關線索,早日將這些人繩之以法。多個區縣的執法部門已經開展被扣車輛的返還和罰款的退還工作。 上海市釣魚執法最終結果:上海浦東新區今天召開新聞通氣會,公布10.14事件處理意見。浦東新區區長姜梁在通氣會上表示,10.14」事件中確實存在使用不正當取證手段。浦東新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公布的調查結論與事實不符。浦東新區政府為此向社會公眾作出公開道歉。
經查明,原南匯區城市交通行政執法大隊在孫中界「涉嫌非法營運」事件中,確實使用了不正當取證手段。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將責成有關部門依法終結對該案的執法程序,並對當事人做好善後工作。
姜梁指出,上述不符誤導了公眾和輿論。為此,浦東新區政府向社會公眾作出公開道歉。並將啟動相應的問責程序,對直接責任人追究相應責任。
姜梁表示,浦東新區將深刻吸取教訓,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文明執法能力,同時繼續依法整治非法營運行為,加公交網路、出租行業建設和發展,努力營造規范有序的客運市場環境。
H. 被舉報人是否可以要求看舉報信
不可以。
各級投訴舉報機構及投訴舉報承辦單位與投訴舉報內容或者投訴舉報人、被投訴舉報對象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投訴舉報的登記、受理、處理、跟蹤等各個環節,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格保密,並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不得私自摘抄、復制、扣押、銷毀投訴舉報材料;嚴禁泄露投訴舉報人的相關信息。
(8)立友法律責任調查組擴展閱讀
舉報人對於違法亂紀行為進行舉報,本身就體現了公民對於國家的信任。同樣,激勵公民和違法腐敗行為做斗爭的,就必須要給群眾以信心,給群眾以絕對的安全感。就大的范圍來講,要著力增強各單位為舉報人保密的意識,完善泄密懲戒規定,以解除舉報人的後顧之憂。
同時,為了使舉報人享有正常的工作權、訴訟權、知情權和監督權,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使舉報人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國家應盡快制定有關法律、條例,做到有法可依,社會也要伸出援助之手,使舉報人感到正義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