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責任條文中逗號

法律責任條文中逗號

發布時間: 2022-04-25 19:42:07

『壹』 法律條文中的應當應該怎麼理解

法律條文中的「應當」是和「可以」相對應的一個詞語;對於「應當」的理解就等同於「必須」,是一種強制性的規定;而「可以」可以理解為可為或可不為,是一種授權性的規定,可以進行選擇。

「應當」屬於強制性規范是指必須依照法律適用、不能以個人意志予以變更和排除適用的規范。主要分為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兩種形式。例如:

《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1)法律責任條文中逗號擴展閱讀:

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 刑事責任年齡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貳』 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以及違憲責任的區別在於哪些方面詳細一些。

1、法律來責任是指因違反了自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2、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和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3、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體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4、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5、違憲責任是指由於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了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叄』 每條法律條文都有法律責任的規定嗎

不是的,法律條文和法律責任屬於不同范疇,法律條文是形式,法律責任、法律權利、法律義務等是內容,某個法律條文有可能只規定某項法律權利等等。

『肆』 工程類承包合同中,出現標點符號錯誤,會有影響嗎

如果雙方理解的意思一致,那肯定就沒啥影響了。雖然合同規定要語言文字表述准確,不能產生歧義,你這里寫成句號了,但意思應該符合通俗的理解,所以不會對合同產生影響

『伍』 問個法律問題,刑法中關於罪名成立的前提條件,用逗號區分的,是並且的關系,還是或得關系

「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具備其中的「土地、水體、大氣」之一;具備「排放、傾倒、處置」之一;具備「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之一;具備「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之一;凡具備上述「污染范圍、排放傾倒污染物、危害後果」各一個的,就成立犯罪;「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和「後果特別嚴重」是區分量刑幅度的規定。

『陸』 法律條文中的「可以」、「應當」的區別

法律條文中的「應當」是和「可以」相對應的一個詞語;對於「應當」的理解就等同於「必須」,是一種強制性的規定;而「可以」可以理解為可為或可不為,是一種授權性的規定,可以進行選擇。
例如在《勞動合同法》第十條中規定: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其意思就是必須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如果不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的,就屬於違法,用人單位要承擔《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的規定承擔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中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柒』 在法律上句號和逗號有區別不

不僅在法律上,在其它領域,特別是書面化的語言中,句號和逗號使用起來都遵行一定的規則,法律作為專業性很強的上層建築,其語言規范性相對更強一些,逗號前後表達的內容具有人為句讀的意思,主要是為了防止表達語句過長,引發閱讀障礙,但也有一些是分層次說明一個問題(如罪名的客體表現)的多個方面,但前後表達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展開的。句號則表示,已經對問題說清楚說明白,句號前後兩句話可能是遞進或相反的意思,也可能沒有一定的邏輯關聯。

如民訴法解釋中下面的第二款,中間的逗號很顯然是繼續表達前面沒有說完的內容,後面的句號是遞進關系的句號使用。
第四十二條 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可以在開庭前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
(一)破產程序中有關債務人的訴訟案件;
(二)當事人人數眾多且不方便訴訟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其他類型案件。
人民法院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前,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後,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將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

我猜到你可能是問一些法條存在著理解上歧義,特別是有些長句子,裡面表達了多層意思的那種,主體適用和情形適用的問題,可惜我暫時沒有找到相關法條,希望你能舉出實例來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捌』 法律規范,法律事實,法律關系,法律責任這四個范疇之間的邏輯關系

法律規范來主要包括條件假設,自行為模式和後果歸結,
1.條件假設(或稱假定)是指法律規范中指出適用法律規范的條件或情況的部分。
2.行為模式指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行為規則部分。
3.後果(或稱為制裁)是指法律規范中規定的、人們在作出符合或者違反規范行為時,會帶來什麼法律後果的部分。
法律關系:就是法律的權利義務關系。
法律事實:可以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的客觀情況。 分為事件和行為。
法律責任: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從概念上會了解到:
1、法律規范,就是由國家立法機構創制的或者經其認可的一系列行為准則,它是用來判斷某一行為正當、合法與否,應受到何種法律制裁的標准和尺度。

2、法律事實會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
3、打破和違背了正常的法律關系,就會承擔法律責任。
4、三者的發生順序是:法律規范、法律事實、法律關系、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女子司法所 發布:2025-02-10 08:01:29 瀏覽:962
法官辭職做法務 發布:2025-02-10 07:54:06 瀏覽:890
法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 發布:2025-02-10 07:34:37 瀏覽:674
民法典對賠償的 發布:2025-02-10 07:30:27 瀏覽:484
公司法實物出資比例 發布:2025-02-10 07:16:02 瀏覽:713
銀川中級人民法院新聞 發布:2025-02-10 07:15:50 瀏覽:25
新刑事訴訟法第33條 發布:2025-02-10 06:59:51 瀏覽:951
勞動合同法重要意義 發布:2025-02-10 06:28:26 瀏覽:826
朝國刑法 發布:2025-02-10 06:18:30 瀏覽:633
金華法院判決 發布:2025-02-10 05:36:59 瀏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