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委會法律責任
㈠ 業主委員會代替物管出現問題能承擔法律責任嗎
業主委員會是代表業主處理相關的問題,業主委員會並不能代表物業公司處理相關打物業問題。
㈡ 業委會主任侵害業主利益,他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沒有對業主委員會作出明確的規定。民事訴訟法規定具備訴訟主體回資格的三類主體即自然人、法答人、其他組織,業主委員會顯然不屬於自然人、法人,那它是否屬於「其他組織」呢?有學者認為,業主委員會也不屬於「其他組織」,因為按照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其他組織」應當是「合法成立、有一定組織機構和財產,但不具法人資格的組織」。業主委員會只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是一個內設機構,沒有法律地位,不能獨立承擔訴訟結果。而《物業管理條例》作為第一部全國性的物業管理法規,力求規范物業管理活動,以從根本上解決相關主體之間的法律責任不清的問題,但其僅從業主、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之間的內部關系的角度對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的職能作了簡單的規定,未明確規定其法律地位,缺乏對外主體資格的規定。所以說,在我國現有規定中沒有業主委員會的空間。然而,沒有存在的制度空間,一旦出現業主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受損的權利應該得到救濟,因為「無救濟則無權利」。
㈢ 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與房子相關的每一個角色都具有雙面性,不僅僅是享受權利,同時具備義務。業主作為個體通常會擔心房產開發商責任不到位,但其實業主也有需要履行的法律責任。那麼,業主要履行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業主的法律權利
業主的主導地位主要是通過業主享有的權利來體現的,業主的權利包含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共有權和共同管理權,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介紹業主所擁有的權利。
1.專有部分的所有權
業主對於建築物內專有部分的住宅、經營性房屋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2.共有權
業主的共有權包括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的共有權以及建築區劃內配套建設的公共場所、場地、設施的共有權;共有道路、車位的共有權;建築物區劃內配套建設的車位、車庫的法定用役權。這種共有權包括使用權、收益分配權、危險和妨害的排除請求權。
2.共同管理的法律責任
(一)遵守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1-2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㈣ 業委會主任職務侵佔罪成擔什麼法律責任
業主委員會利用職務便利,侵佔本單位財產,價值達到六萬元以上的,構成職務侵佔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㈤ 如何追究業委會主任的法律責任
要求召開全體業主大會 ,在業主大會上揭露業委會的違法行為,並要求司法出面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㈥ 業主委員會阻止個人辦理不動產證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業主委員會並不會阻止個人辦理不動產權證的,如果要辦理不動產權證的話,直接拿著手續到當地房管局辦理就可以。
㈦ 物業經理在法律上承擔什麼責任
物業經理在法律上承擔維護小區人民合法權益的責任,具體職責如下:
1.負責物業服務中心的全面工作,向總經理負責。
2. 根據物業管理委託合同和有關物業管理的法規、政策,組織員工向轄區提供公共秩序、保潔、綠化養護、房屋及設備設施運行維護保養等服務。
3. 擬定年度工作(含財務預算)計劃,執行公司各項管理制度,控制管理成本,對本中心的經營管理狀況負責;年終有工作總結。
4. 負責制定健全所屬部門的各類規章制度和防範措施,指導物業服務中心處置公共突發事件的組織指揮和各種處置方法的擬制、演練。
5. 對物業服務中心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和隱患要認真核實、區分責任,提出處理建議。
6. 指導檢查物業服務中心的清潔衛生和環境綠化、美化工作,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清潔、綠化量化管理運作流程。
7. 負責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大客戶(業主)保持溝通,確保與其有良好的公共關系;
8. 每周組織一次工作例會,每月組織一次全體員工大會,通過會議貫徹公司的經營思想和質量方針,落實各項工作,及時協調各部門的工作關系,對員工進行培訓和教育,促進服務質量的提高;
9. 每月要完整的對所管理的物業進行一次巡視,以便全面檢查服務工作質量情況;對物業服務中心的安全責任;
10. 負責對主管以上管理者的業務培訓指導和績效考核。
㈧ 業主委員會的具有什麼樣的法律地位
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沒有明確規定。
業主委員會,是指由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代表組成,代表業主的利益,向社會各方反映業主意願和要求,並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管理運作的一個民間組織。
2007年《物業管理條例》修改之後取消了業委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的限制,把「業主委員會」規范為「業主委員會執行業主大會」。
社會組織要成為民事主體,要麼具備法人資格,要麼屬於其他組織,否則其行為無法得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
業主委員會不是法人代表,沒有法人資格,難以作為民事主體資格提起訴訟,需要通過召開業主大會,達到專有面積和業主人數雙過半才能獲得授權進行訴訟。
由於法律沒有賦予業主委員會應有的民事法律地位,所以即使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受委託的物業公司的地位仍然強勢於作為委託人的業主和業主委員會。
(8)業委會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的爭議
中國法律規定的能參與民事活動的主體有三類: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國家,社會組織要成為民事主體,要麼具備法人資格,要麼屬於其他組織,否則其行為無法得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
所謂法人是指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必須符合下列四個條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其他組織又成為非法人組織,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組織。
中國《民法通則》沒有關於其他組織的規定,但是《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對其他組織作了進一步的明確,其中第四十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
由此可見,其他組織是受中國法律認可和保護的民事主體之一,主要包括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獨資企業、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和其他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經營實體和公益團體等。
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差別主要表現為能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法人能夠自己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與其成員的責任是嚴格分離的,如公司的責任與股東的責任相互獨立;
其他組織則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責任與成員的責任雖然在一定限度范圍內分離,但是成員必須承擔最終責任,如合夥企業超出合夥財產范圍的責任由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小區共有物業被佔用 業委會法律地位不明確難維權 人民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業主委員會
㈨ 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
(一)建設單位違反招投標規定的行政責任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未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管理企業或者未經批准,擅自採用協議方式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為了保護業主的合法權益,避免在業主、業主大會聘用新的物業管理企業之前,在物業前期服務過程中,建設單位和物業管理企業相互勾結,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情況發生,針對目前建設單位私自選聘物業管理企業,導致所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素質差,造成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之間糾紛不斷的現狀,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提倡建設單位按照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相分離的原則,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投標人少於3個或住宅規模較小的,經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採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本條就是從法律責任的角度確保了第二十四條的落實。出現這類違法行為以後,行政機關首先是責令限期改正,要求建設單位採用正確的方式選聘物業管理企業,並給予警告。行政機關還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權,視違法情節或後果決定是否給予罰款。
(二)建設單位擅自處分的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建設單位擅自處分屬於業主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本條規定了建設單位擅自處分的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轉讓業主依法享有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首先是一種嚴重的民事侵權行為,因此違法行為人必須對權利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其次,在物業管理領域,由於涉及物業管理區域內眾多業主,建設單位擅自處分業主擁有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已經侵犯了公共利益,構成了對行政管理秩序的破壞,所以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人承擔罰款的行政責任。
要明確的是,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並不互相排斥,行政責任是對國家承擔的責任,帶有懲罰性質;而賠償的民事責任是對受侵害業主的責任,不具懲罰性,一般只有補償性,目的是使業主的利益恢復到侵害未發生之前的狀態。所以,行政責任的承擔不影響民事責任,反之亦然。但是在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既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又接受行政處罰時,應當優先保證民事賠償責任的實現。
(三)拒不移交資料的行政責任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不移交有關資料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有關資料的,對建設單位、物業管理企業予以通報,處l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本條規定了拒不移交資料的行政責任。物業資料和相關的物業應當是一體的,其所有權應當屬於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在建設單位、物業管理企業、業主之間由於物業管理問題發生糾紛,更換物業管理主體時,常常出現掌握資料的一方拒不將資料移交給另一方的情況。由於這些資料是開展物業管理,對物業進行維修養護所必需的基礎資料,如果掌握資料的一方拒不移交,將會給對方的工作造成許多障礙,是對行政管理秩序的破壞。所以,條例特別規定了拒不移交的行政責任。
(四)無資格從事物業管理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以及騙取管理資格的法律後果
第六十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資質證書從事物業管理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的,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處罰,並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
本條規定了無資格從事物業管理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以及騙取管理資格的法律後果。由於物業管理直接關繫到廣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為了確保物業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為了能夠給業主提供優質的管理服務,我國對物業管理企業實施資質管理制度,未經主管部門進行資質評定並取得資質證書而從事物業管理業務的,是一種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行政處罰。另一方面,不具備資質證書的企業和業主簽訂的物業服務協議是無效協議,如果該企業的違法行為給業主造成了損失,違法企業必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在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既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又接受行政處罰時,應當優先保證民事賠償責任的實現。
(五)物業管理企業聘用無從業資格的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管理企業聘用未取得物業管理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本條規定了物業管理企業聘用無從業資格的人員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物業管理人員的素質決定了物業管理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了保障物業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依法維護業主的合法權益,條例不僅規定了物業管理企業的資質要求,而且規定了物業管理企業從業人員的資格要求,要求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但是如果物業管理企業對此要求置之不理,對未取得物業管理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仍然加以聘用的話,關於從業人員友格的要求就會成為虛置,就無法從根源上杜絕無資格人員從業的違法現象。所以,為了預防不符合條件的從業人員進入物業管理的人力資源市場,本條專門規定了違法聘用無資格從業人員的法律責任。
(六)物業管理企業違反委託管理限制之法律責任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管理企業將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並委託給他人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委託合同價款30%以上50》6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委託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本條是關於物業管理企業違反委託管理限制之法律責任。業主大會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只有在符合一定資質條件的情況下,才能承接物業管理項目,業主正是基於對物業管理企業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認可才選聘相應的物業管理企業,被選聘的企業除部分專項服務業務可委託給專業性服務企業外,應當親自完成其他有關的物業服務。物業管理企業將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並委託給他人,也可能造成對物業管理資質管理制度的規避,使得資質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因此,行政機關將對此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另外,物業管理企業將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並委託給他人也是違反其與全體業主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給業主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七)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追回挪用的專項維修資金,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挪用數額2倍以下的罰款;物業管理企業挪用專項維修資金,情節嚴重的,並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本條是關於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法律責任。房屋的專項維修資金只能用於特定的用途,即房屋的維護和保養。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行為,首先,它違反了條例第三十五條物業服務合同中關於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之規定,行為當事人,無論是法人還是自然人,均應承擔違約責任;其次,它也違反了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二款關於「專項維修資金屬業主所有,專項用於物業保修期滿後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更新和改造。不得挪作他用」的規定。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行為不僅違反了本條例的規定,也違反了物業服務合同的規定,因此是應受到處罰的行為。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行為,還可能涉及刑事法律責任。這里有可能涉及的罪名是挪用資金罪或挪用公款罪。
(八)建設單位(開發商)不配置物業管理用房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建設單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不按照規定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本條主要是關於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規定的行政法律責任。物業管理用房是物業管理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條件,建設單位在開發建設的時候應當為物業管理工作考慮,預留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不按照規定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影響到物業管理工作的開展,損害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的合法權益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九)物業管理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之法律責任
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管理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與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本條規定了物業管理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之法律責任。物業管理用房是歸業主所有,提供給物業管理企業專門用於物業管理使用的,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性質,侵犯了業主的財產權利,同時也勢必會影響到物業管理的質量,應當給予行政處罰。另外由於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行為在本質上是侵犯了業主的財產權,本條對違法所得收益的處理的方式,實際上是規定了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也就是說行政機關應當將查獲的非法收益交還給業主,優先用於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的部分,由業主大會決定其使用。通過規定民事責任承擔的方式,來實現政府對社會事物的管理,這是條例的一個特色。
(十)業主、物業管理企業擅自作為行為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以罰款;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1)擅自改變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2)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道路、場地,損害業主共同利益的;(3)擅自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個人有前款規定行為之一的,處1000元以上l萬元以下的罰款;單位有前款規定行為之一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本條是關於業主、物業管理企業擅自作為行為的法律責任。本條中違法行為的主體可能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是業主,也可能是物業管理企業,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侵害了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共同利益,因此其違法行為不僅侵犯了行政管理制度,應當承擔行政責任,而且在本質上侵犯了全體業主的合法權利,所以,如果因為違法行為而獲得利益,這部分收益實際上是來源於業主的權利,應當用於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的部分,由業主大會決定其使用,而不是採用國家沒收的方式。本條同樣體現了通過規定民事責任承擔的方式,來達到行政管理的目的的精神,同樣是對於民事違法行為,採用了行政處罰和民事責任並舉、民事責任優先的處理方式。
(十一)業主逾期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民事法律責任
第六十七條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業主逾期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督促其限期交納;逾期仍不交納的,物業管理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本條規定了業主逾期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民事法律責任。由於業主在物業管理法律關系中處於核心地位,一切物業管理活動都是圍繞著業主及其利益。另一方面,業主也在物業管理中承擔著大量的義務,違反這些義務必然承擔法律責任。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之間是平等的民事法律關系,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一定標準的服務,業主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業主不交納物業服務費構成了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或者業主公約規定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十二)業主以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名義從事違法活動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八條業主以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名義,從事違反法律、法規的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本條是關於業主以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名義從事違法活動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業主大會應當代表和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合法權益。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依法履行職責,不得作出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決定,不得從事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活動。實踐中存在著一些業主利用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名義,從事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活動,如聚眾鬧事、斗毆,從事封建迷信活動,甚至可能走向有組織的犯罪等。雖然這些活動以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名義作出,但是沒有得到授權,也與物業管理無關,其法律後果,應當由利用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從事違法活動的業主承擔。這些違法行為如果構成犯罪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違法情節較為嚴重,但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十三)物業管理主管部門工作工員收受他人財物或其他好處的刑事和行政法律責任
第六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本條是關於物業管理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收受他人財物或其他好處的刑事和行政法律責任。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中的違法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作為的違法,是指行政機關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管理行為違反法律規范或者行政行為違反了為其設定的不為某種行為的義務,作為的違法通常表現為一定的積極的違法行為。不作為的違法,是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律規范或者行政行為違反了為其設定的為某種行為的義務,不作為的違法通常表現為一種消極的狀態。無論是作為的違法,還是不作為的違法,都違反了法定的義務,都對管理相對人、國家管理秩序造成損害,都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㈩ 作為業主,你應該履行那些法律責任
所有企業主都要按照國家的法律開辦和經營企業,並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在開辦和經營企業的過程中,要遵守國家的各種法律法規,依法報稅納稅。
還有安全設施准備的責任,保證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