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注冊商標的法律責任
Ⅰ 侵犯別人商標怎麼判罪冒用別人商標
法律分析: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違反國家商標管理法規,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對使用類似或近似他人注冊商標的,同樣會涉嫌刑事犯罪。根據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Ⅱ 冒用注冊商標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使用注冊商標,其商品粗製濫造,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由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分別不同情況,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或者處以罰款,或者由商標局撤銷其注冊商標,處以罰款的數額為非法經營額20%以下或者非法獲利2倍以下。使用未注冊商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或者處以非法經營額20%以下或者非法獲利2倍以下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Ⅲ 冒用他人商標被刑拘如何處理
冒用別人商標被刑拘的處理方式:情節嚴重的,應當由檢察院以假冒注冊商標罪提起公訴,人民法院依法進行判決,查證屬實的,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情節特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Ⅳ 將未注冊的商標冒充他人的注冊商標使用的,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我國《商標法》第52條規定:「將未注冊商標冒充注冊商標使用的,或者使用未注冊商標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由此可見,將未注冊的商標冒充他人的注冊商標使用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予以制止,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處以罰款。由於將未注冊商標冒充注冊商標使用,使商標的區分商品來源的功能明顯削弱,因此商標法要求商家正確使用未注冊商標,不得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Ⅳ 盜用其他商標屬於違反什麼法律
盜用商標違反《刑法》,可能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違反國家商標管理法規,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Ⅵ 我國刑法怎麼認定冒用注冊商標罪
我國刑法犯假冒注冊商標罪的認定:
1、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和單位;
2、侵犯的客體為他人合法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以及國家商標管理秩序;
3、在主觀方面為故意,且以營利為目的。過失不構成本罪;
4、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假冒商標行為,且情節嚴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Ⅶ 盜用他人商標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盜用他人商標是屬於侵犯注冊商標權的行為,要依據盜用的情形進行相應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Ⅷ 盜用商標如何處理
盜用別人商標屬於「商標侵權」行為。被侵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依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法律另有其規定,應當依照其規定。
【法律分析】
盜用他人商標是屬於侵犯注冊商標權的行為,要依據盜用的情形進行相應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盜用商標罪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後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後果的關系。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假冒的商標必須是經國家商標局注冊的商標。未經注冊的商標不受法律保護,不享有商標專用權,被他人冒用不構成犯罪;一般的商標侵權行為不構成犯罪,只有當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行為達到情節嚴重時才成立本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六十六條 為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Ⅸ 冒用他人商標如何處罰
法律分析:盜用他人商標,認定為侵權行為時,應當根據《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收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時,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構成刑事犯罪,應當接受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六十條 第二款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