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對外法律效力

對外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26 03:02:51

『壹』 公司部門章對外有法律效力

沒有。

內部部門不是獨立的法人,不具備法人資格,對外簽署文件顯然是不可能有同回等的法律答效力的,對外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公司公章。

公司公章是公司處理內外部事務的印鑒,公司對外的正式信函、文件、報告使用公章,蓋了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公章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掌,法定代表人如果把法定代表人章與公章一同使用就代表公司行為。

(1)對外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公司公章使用范圍如下:

1、 凡屬以公司名義對外發文、開具介紹信、報送報表等一律加蓋公司公章;

2、 凡屬部門業務范圍內的加蓋部門章;

3、 凡屬合同類的用合同專用章;

4、 凡屬財務會計業務的用財務專用章。

『貳』 離婚協議對外具備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夫妻雙方簽訂了離婚協議之後,如果將離婚協議內容通知了第三人的,則離婚協議對外是具備法律效力的。反之,則離婚協議對外不具備法律效力。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可知,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叄』 政府內部行文對外有法律效力嗎

政府內部行文對外沒有法律效力。只有對內約束相關工作人員的效力。

『肆』 分公司對外簽訂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法律分析:分公司對外簽訂合同的法律效力是:1、分公司在許可權內簽訂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義務;2、分公司超出許可權簽訂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因此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未經追認的,對公司不發生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設立的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第四十七條 分公司的登記事項包括:名稱、營業場所、負責人、經營范圍。分公司的名稱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分公司的經營范圍不得超出公司的經營范圍。

第四十八條 公司設立分公司的,應當自決定作出之日起30日內向分公司所在地的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必須報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應當自批准之日起30日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伍』 債權轉讓對外行使哪些法律效力

債權轉讓對外的效力:債務人不得再向轉讓人即原債權人履行債務;債權轉讓後,債務人可以行使抵銷權。如果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出於善意向受讓人履行,即使該債權轉讓是無效或因其他原因而被取消,債務人的履行仍然有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八條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第五百四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一)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
(二)債務人的債權與轉讓的債權是基於同一合同產生。

『陸』 外部法律效力是什麼

留置權,是指債權人因合法手段佔有債務人的財物,在由此產生的債權未得到清償以前留置該項財物並在超過一定期限仍未得到清償時依法變賣留置財物,從價款中優先受償的權利。
一、債權讓與的內部效力
債權讓與的內部效力是指債權讓與在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產生的法律效力。這主要體現在:
1、債權由讓與人移轉給受讓人。如果是全部讓與,則受讓人將取代讓與人成為合同關系的債權人,讓與人脫離原合同關系;如果是部分讓與,則受讓人加入合同關系,成為共同債權人。
2、讓與人應將債權證明文件全部交付給受讓人。將有關主張債權的一切必要情況如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可主張的抗辯及債權的擔保情況等告知受讓人,讓與人佔有的擔保物及文書也應全部交付。
3、讓與人向受讓人移轉債權時,依附於主債權的從權利如抵押權、留置權、定金債權、保證債權]利息債權、違約金債權及損害賠償請求也一並轉移。但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4、讓與人對讓與的債權負瑕疵擔保責任。以買賣或其有償方式讓與債權,讓與人對所讓與的債權,負權利
【拓展資料】 但一些內部行為(例如一些規章制度,決定等)超出一定的范圍後就失去了法律認可的約束作用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如某個合同發生法律效力,就是該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因而受到法律的保護。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4、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折疊

『柒』 離婚協議對外有沒有法律效力

『捌』 夫妻財產約定對外對外具有法律效力嗎

夫妻財產約定對外效力是不涉及第三人的。法律規定,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玖』 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對內和對外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對內效力夫妻對財產關系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雙方按照約定享有財產所有權以及管理權等其他權利,並承擔相應的義務。對外效力主要考慮的是在夫妻對財產進行約定,保護夫妻財產權的同時,要保障第三人的利益,維護交易安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拾』 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是什麼意思

您好,就是違法違規不對外產生法律效力,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要約人接受要約所做的答復不發生法律效力:
(1)承諾撤回。承諾人可以發出承諾後又撤回承諾,但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
同時到達要約人。
2)承諾逾期,要約方沒有認可其為承諾。
承諾生效的條件
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在法律上,承諾必須具備如下條件,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
(2)承諾必須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到達要約人;
3)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4)承諾必須表明受要約人決定與要約人訂立合同;
(5)承諾的方式必須符合要約的要求。
根據合同法第27條規定,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法律依據】
第二十一條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第二十八條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
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第二十九條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第三十條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第三十一條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的以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准。

熱點內容
王孝通法學 發布:2025-02-09 13:33:44 瀏覽:330
山東滕州律師 發布:2025-02-09 12:03:35 瀏覽:975
勞動法是全國通用嗎 發布:2025-02-09 11:50:07 瀏覽:595
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選編第四輯 發布:2025-02-09 11:44:22 瀏覽:844
謝丹律師 發布:2025-02-09 11:38:26 瀏覽:994
清華大學法學院招生簡章 發布:2025-02-09 11:18:52 瀏覽:303
上海勞動法試用期工資規定 發布:2025-02-09 11:07:05 瀏覽:126
中南政法法學院 發布:2025-02-09 10:42:14 瀏覽:6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要點 發布:2025-02-09 10:40:16 瀏覽:435
女朋友和我分手後死了我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10:37:56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