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向紀委舉報失實的法律責任
A. 黨員群眾向上級紀委舉報的問題內容純屬誣陷該負什麼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
一定要注意,如果誣告陷害的內容足以使其獲得刑法追究,才能適用此罪名。否則沒什麼責任。
B. 紀委網站匿名舉報,查處結果不屬實,舉報人會怎麼處理
如有誣陷、製造假證行為,必須承擔紀律和法律責任。
舉報需知:
一、紀檢監察機關舉報網站受理范圍:
1.對黨組織、黨員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黨的紀律行為的檢舉控告。
2.對監察對象(監察法規定的六類公職人員,下同)不依法履職,違反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德操守等規定,涉嫌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費國家資財等職務違法犯罪行為的檢舉控告。
3.黨員對黨紀處分或者紀律檢查機關所作的其他處理不服,提出的申訴。
4.監察對象對監察機關涉及本人的處理決定不服,提出的申訴;被調查人及其近親屬對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規、侵害被調查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提出的申訴。
5.對原行政監察機關作出的政紀處分和其他處理決定不服未超過申請期限,提出的申訴。
6.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批評建議。
二、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有關規定,檢舉、控告、申訴人在檢舉、控告、申訴活動中必須對所檢舉、控告、申訴的事實的真實性負責。接受調查、詢問時,應如實提供情況和證據。如有誣陷、製造假證行為,必須承擔紀律和法律責任。
三、根據「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原則,請您按照被舉報人屬地和級別,選擇相應的舉報網站進行舉報。
四、紀檢監察機關提倡實名舉報(請填寫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和准確聯系方式等內容)。
五、請您參照舉報材料參考樣式反映問題。
(2)黨員向紀委舉報失實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信訪舉報渠道
來信,就是通過信件將信訪舉報材料郵寄到紀檢監察機關。
來訪,就是到紀檢監察機關設立或指定的接待場所當面反映問題。
電話,就是撥打紀檢監察系統的12388統一舉報電話反映問題。
網路,就是登錄紀檢監察機關的舉報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進行舉報。
工作流程
前期准備:來信的消毒、分揀、拆封、裝訂、分送;網路舉報的下載、導入處理系統等。
受理登記:閱讀來信和網路舉報;來訪接談和記錄;來電接聽和記錄。信訪舉報件的登記等。
辦理處理:根據信訪舉報反映的具體問題,按照規定作出相應處理。
C. 黨員真實姓名向黨組織檢舉黨員或下級黨組織嚴重違紀問題的,應當視情況將處理結果什麼
黨員真實姓名向黨組織檢舉黨員或下級黨組織嚴重違紀問題的,應當視情況將處理結果告知該黨員,聽取其意見。
黨內監督條例鼓勵黨員的監督積極性,規定黨員署真實姓名檢舉的,黨組織應當視情況將處理結果告知該黨員,聽取其意見。
各級黨委、紀委通過信訪處理,對下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實施監督,及時研究來信來訪中提出的重要問題。對重要信訪事項的辦理,應當督促檢查,直至妥善處理。
凡向黨組織檢舉黨員或下級黨組織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以及黨員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權益行為的,黨組織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調查處理。
(3)黨員向紀委舉報失實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規定:
第四十一條黨組織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做到條條要整改、件件有著落。整改結果應當及時報告上級黨組織,必要時可以向下級黨組織和黨員通報,並向社會公開。
第四十三條黨組織應當保障黨員知情權和監督權,鼓勵和支持黨員在黨內監督中發揮積極作用。提倡署真實姓名反映違紀事實,黨組織應當為檢舉控告者嚴格保密,並以適當方式向其反饋辦理情況。
D. 實名舉報的後果是什麼
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版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權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黨員向紀委舉報失實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
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E. 對於向紀委謊報者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紀委作為黨內執紀機關,並不存在追究法律責任的職能,只對黨員幹部違規違紀行為進行調查處理,違紀人員涉嫌違法的,需要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但如果謊報者本身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向紀委謊報情況,則反而納入了紀委執紀的范圍,經查屬於謊報的,可按照黨內紀律處分條例等規定被追責,如涉嫌犯罪的,則可被追究刑事責任。
F. 我向中央紀委舉報了2次至今無果,這是什麼原因
您舉報的是什麼類型的問題,是否在紀檢監察受理范圍之內?
紀檢監察存在「六個受理」和「三個不受理」,具體內容如下。
六個受理
一、對黨組織、黨員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黨的紀律行為的檢舉控告;
二、對監察對象不依法履職,違反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德操守等規定;涉嫌貪污賄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費國家資財等職務違法犯罪行為的檢舉;
三、黨員對黨紀處分或者紀律檢查機關所作的其他處理不服,提出的申訴;
四,監察對象對監察機關涉及本人的處理決定不服,提岀的申訴;被調查人及其近親屬對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規、侵害被調查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提出的申訴;
五,對原行政監察機關作出的政紀處分和其他處理決定不服未超過申請期限,提出的申訴;
六,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批評建議。
三不受理
一、依法已經、正在、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途徑解決的;
二、依照有關規定,屬於其他機關或單位職責范圍的;
三、僅列舉違紀、職務違法犯罪行為名稱,無實質內容的檢舉控告。
G. 面對實名舉報,紀委都怎麼處理
一般來說,舉報的內容會格外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尤其是實名的,舉報人會在一定時間內得到相關的反饋的。舉報人全程監督整個案件的辦理過程,直至相應的結果出來。1.紀檢監察機關對實名舉報優先辦理;信訪舉報辦理終結後,承辦的紀檢監察機關按照有關規定向實名舉報人反饋處理結果。
2.紀委會根據工作程序進行調查落實,情況屬實的,根據信訪舉報反映的具體問題,按照規定作出相應處理;3.紀委會根據有關規定進行紀律處分。4.涉及違法案件的,移交司法部門進行處理。舉報者要求得到結果的,紀委會告知舉報人
H. 對不實的舉報怎麼辦
舉報人如果不是惡意舉報,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8)黨員向紀委舉報失實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誣告陷害罪與誹謗罪的共同點表現在都是捏造事實,而且誹謗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實。但在二者還是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它們的主要區別是:
一、客體要件不同:誣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誹謗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
二、主觀方面不同:誣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誹謗罪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
三、客觀行為不同:誣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
I. 黨員實名舉報他人對自己有影響嗎
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9)黨員向紀委舉報失實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
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