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於理賠法律責任
A. 對方全責後續很不配合怎麼辦
對方全責和不配合可以依靠法律強制執行。
一方不配合處理可要求交警部門進行調解,如果調解還無法解決問題可以向法院起訴解決。法院判決後如果對方還不履行賠償責任,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1、通過法律方式解決:
如果對方失去聯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醫葯費用,那麼雙方就無法協商處理。這種情況下最佳方式就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2、向自己的保險公司行使「代位追償」:
在遇到雙方都是機動車,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後,責任方跑了的情形,。「代位追償」就是因第三方對投保車輛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在賠償金額內先行賠付給投保人,再代位行使車主對第三方請求賠償的權利。
3、向對方保險公司行使「怠於理賠」:
除了「代位追償」,採用「怠於理賠」的方式同樣有效,還不增加下一投保周期保費。發生不涉及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後,全責方不按約定時間進行查勘定損,或全責方不配合理賠,跑了的,均可採用「怠於理賠」。受害車輛的車主,可以帶著交警開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行駛證、身份證等相關材料,到對方保險公司說明情況後,填寫責任方「怠於理賠」的情況說明,便可以要求對方保險公司直接給予賠付。
4、向保險公司申請「分開劃付」:
在交通事故發生後,雙方可以通過「分開劃付」的辦法解決。好多車主認為,發生交通事故後,保險公司對全責方和無責方是一起理賠的,理賠金統一打到全責方的賬戶,再由全責方轉給無責方。這樣,全責方就可能把理賠款全部據為己有。其實不然,在發生交通事故後,可以選擇「分開劃付」就是全責方的保險公司分別將理賠款打給全責方和無責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B. 肇事者怠於理賠,保險公司是不是應該正常賠付受害人,住院費用以及誤工費等!謝謝
自己起訴車輛保險公司和肇事者,不然保險公司沒義務主動賠償
車輛保險是車輛所有人為降低風險投保,保險公司是依據投保人請求或者法院裁判才支付保險費
《保險法》
第六十五條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C. 交通事故責任人賴賬怎麼辦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責任人賴賬的解決辦法如下:
1、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如果對方失去聯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醫葯費用,那麼雙方就無法協商處理。這種情況下,最佳方式就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2、向自己的保險公司行使「代位追償」
3、向對方的保險公司行使「怠於理賠」
4、向保險公司申請「分開劃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D. 交通事故對方車主全責,他不去保險公司簽字無法索賠,怎麼辦
1.不需要對方賠償的且要保險公司賠償的那麼需要題主認全責保險公司才會賠償!如果題主放棄向對方索賠的話那麼默認此事故產生的損失車主願意自行承擔,且保險公司不會賠償!
2.如果要對方賠償那麼,流程是報警,事故鑒定(可提出鑒定對方車輛是否屬於機動車,有無牌照,有無駕駛證),責任認定,要求對方保險公司賠償,然後申請代位求償。如果車主堅持第一種那麼建議聯系你的保險代理人,他會告訴你如何操作。
直接向法院起訴他,因為一旦法律處理的話,就可以強制執行啊!
只要有交警有法律來制裁他,他不索賠不簽字,法律會不允許。
兩個方法可能可以幫到你。
1.代位求償
代位求償,又稱保險代位權,是指保險人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造成保險標的損害負有賠償責任的第三方之索賠求償權的權利。
簡單粗暴地講,就是當你的車子被別人撞了,保險公司先賠給你錢,然後再向撞了你的車的人索賠。
代位求償的好處在於,如果碰到全責方逃逸了的情況,可以輕松拿到本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理賠款。
但壞處在於,如果行使了代位求償,保險公司卻沒有找到全責方,那麼這一次出險,就會記在車主這里,導致下一年的保費有所上漲。
2.怠於理賠
2014年,福建省保險行業協會下發了關於《怠於請求賠償案件處理辦法》,通知中明確說明,全責方的承保公司不得以全責方未提出索賠或全責方單證不全為理由,拒絕承擔對無責方的賠償責任,破解了無責理賠難題。
如果題目中僅僅是剮蹭一類的小事故,我們建議還是走怠於理賠更合適。
原因在於:
1.本次事故的損失並不是很大。
2.責任已經非常明確了,有交警的認定書,對方全責。
3.事故中無人身傷亡的情況,僅僅是車損。
因此,你只需要攜帶事故證明、事故現場照片和行駛證等材料,聯系對方保險公司,走怠於理賠流程,即可由對方保險公司賠付給題主,並且不會算自己出險。
E. 對方全責不配合理賠怎麼辦
交通事故定責後,對方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解決方法:1.根據事故責任認定書,己方享有索要賠償權,可以和保險公司協商要求其代為賠付。亦即,己方可以去其相應的保險公司要求賠償(交強險一般是強制繳納的)。2.向保險公司要求配合理賠無果後,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以對方和保險公司為共同被告。攜帶身份證、定損單、事故認定書,到事故發生當地或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訴訟。一般法院會先行調解,調解不成,再進入訴訟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 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F. 保險公司賠償不合理怎麼辦 可以起訴嗎
當然可以起訴。
對於當事人認為保險賠償不合理的情形,符合法律規定情形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協商解決無效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違反約定的一方按約定及相關法律規定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預期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對定損單有疑義怎麼辦 大多數的車險合同都有約定保險公司定損,保險公司有參與定損的必要性。一般來說,由於投保車輛處於被保險人的控制之下,保險公司對於投保車輛的使用和實際損失無法掌控,因此,為避免風險,一般都將保險事故發生後對損失的核定權利賦予保險公司。被保險人一般不能自行定損,而是負有義務協助保險公司定損。 保險公司未按期定損的,被保險人可自行委託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定損。修訂的《保險法》明確規定,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受益人的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後,應當及時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30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可見,保險公司應在法定期限內及時定損,否則對被保險人由此擴大的合理損失將依法承擔相應民事責任。在保險公司怠於定損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另行委託有資質的評估公司定損,並在此基礎上維修車輛,從而減少經濟損失。這是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即使起訴到法院,法院一般也會予以認可的。
具體撞車之後走保險流程賠償標准如下(未包括傷殘賠償項目): 1、醫葯費。醫葯費是根據醫院診斷證明、正規醫療發票確定數額。包括治療而支付的掛號費、檢查費、手術費、醫葯費、住院費、整形整容費和後續治療等費用; 2、營養費。營養費是按照醫生開具的營養需求診斷證明和相關費用支出證明確定數額。是指為輔助治療身體疾病或使身體盡快康復而購買的日常飲食以外的營養品所支出的費用。 3、誤工費、護理費。 4、交通食宿費。 5、傷殘賠償金。 6、殘疾輔助器具費。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 7、財產損失。
G. 對方全責後續很不配合怎麼辦
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但不配合怎麼辦:
一方不配合處理可要求交警部門進行調解,如果調解還無法解決問題可以向法院起訴解決。法院判決後如果對方還不履行賠償責任,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拓展資料:
1、通過法律方式解決:
如果對方失去聯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醫葯費用,那麼雙方就無法協商處理。這種情況下最佳方式就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2、向自己的保險公司行使「代位追償」:
在遇到雙方都是機動車,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後,責任方跑了的情形,該如何解決。「代位追償」就是因第三方對投保車輛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在賠償金額內先行賠付給投保人,再代位行使車主對第三方請求賠償的權利。
3、向對方保險公司行使「怠於理賠」:
除了「代位追償」,採用「怠於理賠」的方式同樣有效,還不增加下一投保周期保費。發生不涉及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後,全責方不按約定時間進行查勘定損,或全責方不配合理賠,跑了的,均可採用「怠於理賠」。受害車輛的車主,可以帶著交警開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行駛證、身份證等相關材料,到對方保險公司說明情況後,填寫責任方「怠於理賠」的情況說明,便可以要求對方保險公司直接給予賠付。
4、向保險公司申請「分開劃付」:
在交通事故發生後,雙方可以通過「分開劃付」的辦法解決。好多車主認為,發生交通事故後,保險公司對全責方和無責方是一起理賠的,理賠金統一打到全責方的賬戶,再由全責方轉給無責方。這樣,全責方就可能把理賠款全部據為己有。其實不然,在發生交通事故後,可以選擇「分開劃付」——就是全責方的保險公司分別將理賠款打給全責方和無責方。
H. 出了事故之後,保險公司不處理怎麼辦
引言:其實購買保險就是為了讓自己出了事故之後有一個保障,但是有一些保險公司似乎並沒有盡心盡責,導致消費者在購買了保險之後出了事故,保險公司不處理,當遇到不處理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三、和事故的另一方做好溝通
有時候是對方全責,但是自己無責,其實這個時候保險公司能不能來處理就看對方的一個情況呢,因為一般的時候保險公司認定完事故的責任和事項之後,都是有雙方或者是另一方簽字同意才能夠生效的。所以最好要跟事故的另一方進行一個溝通,這樣的話自己的理賠才能走下去。
I. 保險法怠於賠償15天
第六十五條【責任保險】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釋義與適用】本條是關於責任保險的規定。本條在保留原《保險法》第50條規定的基礎上,增加規定第2、3款的規定。第2款是有關責任保險的第三人是否直接享有請求權的規定。第2款肯定了第三人的直接保險賠償請求權,一方面保險人可以應被保險人請求直接向第三者賠償,另一方面,在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前提下,第三者有權直接請求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第3款有兩層含義:一個是保險人的賠付以被保險人已向第三者賠償為前提。另一個含義是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賠付時,被保險人必須向保險人出示已經向第三者賠付的證明,如賠付收據等。
本條第4款是關於責任保險的概念。所謂「責任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它是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由於過失等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根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應對受害者承擔的賠償責任提供經濟賠償。責任保險具有兩種承保方式:獨立的責任險、附加的或基本的責任險。前者指保險人出立專門的獨立保單的責任保險,一般分為:產品責任保險、公眾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職業責任保險。後者與特定的物質財產保險有密切聯系,可分作為一般財產保險的附加險承保和作為一般財產保險的基本險承保:作為附加險的,如船舶碰撞責任保險、飛機旅客責任保險等;作為基本險的,如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在一般財產保險中,保險人的賠償金額由保險人根據投保方式、保險金額、損失金額等因素確定;而在責任保險中,賠償責任產生後,被保險人承擔的賠償金額通常是由法院或仲裁機構根據責任的大小及受害人的財產或人身的實際損害程度來裁定。當然,保險人在決定賠償金額時要受到責任限額的約束。
本條第2款充分肯定了第三人的直接請求權,體現了立法者對第三人權益的充分保護和尊重。賦予第三人直接請求權,是責任保險制度發展的趨勢之一,也是其目的所在。責任保險之目的本來在於保護被保險人,但近來其保護重心漸移於受被保險人侵犯之第三人,亦即受害人。這也正是賦予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根本原因所在。
對於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規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規定各不相同。英國《1930年第三方法案》規定:當被保險人無力還債時,第三人有權向他們的責任保險人提出索賠;如果被保險人不是一家公司,破產了或與債權人達成協議或安排,或如果被保險人是一家公司,已接到結業的命令或已通過一項自願結業的決議或任命了一個接受人、管理人,根據任何有關的責任保險合同,他對保險人的權利都轉給第三人;任何保險合同所含條件改變了這些法律權利,將被宣布無效。根據這一法案的規定,索賠人對於承保人享有的直接訴因,由於破產,被保險人的訴因被剝奪,並轉移給了第三方。此後,英國1972年《道路交通法》第149條規定: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簽發有效的責任保險單,被保險人因交通事故對受害人承擔的責任,屬於保險單承保的責任范圍,受害人取得對被保險人的賠償判決後,有權直接請求保險人給付保險賠償金。在美國,以合同受益人的地位而請求履行保險合同的第三人,始終得到法院和立法的支持,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對保險合同幾乎沒有多少限制。瑞士1958年《聯邦道路交通法》第65條第1款規定被害人有直接請求權。此外,日本《機動車損害賠償法》第16條第1款規定:發生保有者損害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根據政令的規定,可以在保險金額的限度內向保險人請求支付損害賠償額。在另外一些國家和地區,雖然沒有直接規定第三人的直接請求權,但都肯定了保險賠償金可以經被保險人同意後由保險人向第三人直接給付,此舉在於能夠迅速填補第三人的損害,提高賠付效率,避免了被保險人在取得賠償保險金後卻不向第三人支付的法律糾紛,同時也為進一步賦予第三人對保險人的直接請求權奠定了基礎。例如,《義大利民法典》第1917條第2款規定:「在預先通知被保險人的情況下,保險人得直接向受損失的第三人支付其應得的補償,並在被保險人的請求下,承擔直接給付的義務。」《韓國商法典》第724條規定:「保險人在通知被保險人或接到被保險人通知後,可以直接對受害之第三人支付保險金額的全部或一部。」
賦予第三人直接請求權可以有效地保護受害第三人,防止保險人不當得利,而且方便第三人索賠與減少訴訟成本。傳統的責任保險,以填補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而受到的損失為基本目的。在這個意義上,責任保險為純粹的填補損害的保險,成為被保險人分散其賠償責任之風險的一種方法,被保險人致人損害,若其未向受害人提供實際的損害賠償,則被保險人無損失發生,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隨著責任保險的進一步發展,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務上,責任保險正在日益弱化其保護被保險人的目的,發展的結果使得責任保險具有並強調保護受害第三人的利益。隨著責任保險覆蓋面的拓寬和法律社會化運動的深入,責任保險成為受害第三人甚至整個社會利益獲得保護的重要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講,賦予第三人對保險人的直接請求權就成為責任保險制度發展的必然趨勢。合同相對性原則的松動奠定了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理論基礎。合同具有相對性,為合同法的一項古老的原則。合同的相對性認為,只有合同當事人可以對他方提起訴訟而強制他方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一項合同不得賦予合同當事人以外的任何人以合同上的權利,亦不得使其承擔合同上的義務。但是,隨著合同法理論的不斷發展,合同相對性在事實上已經發生了演變,正在更深的層次上反映著保護第三人利益的需求,對合同相對性提出挑戰最為徹底的合同類型為保險合同。英國的法律改革先後以《第三人對保險人的權利法》、《道路交通法》等立法,明文肯定了第三人對保險人所享有的權利或權益,極大地突破了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對責任保險合同項下的第三人權利的限制。在美國,以合同受益人的地位而請求履行保險合同的第三人,始終得到法院和立法的支持,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對保險合同幾乎沒有多少限制。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在保險合同領域,對合同的相對性採取了類似的立場。由此可見,合同法理論發展到今天,其相對性原則已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這為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直接請求權奠定了理論基礎。另外,保險人對第三人抗辯與和解的控制是第三人直接請求權存在的現實基礎。在保險實務中,為了獲得控制和對抗第三人索賠的權利,保險人一般都在保險合同中做了特別的約定,約定保留保險人參加第三人索賠的權利。通過保險合同的約定,保險人取得了被保險人在第三人索賠程序中的地位,從而得以被保險人的名義參加第三人索賠爭議的解決和訴訟。例如,美國的責任保險契約一般訂有如下條款:若第三人因身體傷害或財產損失而對被保險人起訴請求賠償的,保險公司有對抗該訴訟的權利和義務。在和解階段,美國責任保險合同一般規定:保險事故發生後,被保險人於獲得保險人同意前,不得承認其責任、與被害人和解或干預保險人進行和解。我國台灣地區的汽車保險單也規定:「因使用被保險汽車發生意外責任,被保險人如被控訴或受賠償請求時,保險人得以被保險人的名義,代為進行和解。」由此可見,在第三人向被保險人提出索賠後,保險人已經以被保險人的名義直接參與到第三人的索賠中來,並實際控制著被保險人同第三人的和解,替代被保險人對第三人進行著抗辯。可以說,在第三人向被保險人提出索賠階段,實際上就已經直接面對著保險人,第三人向被保險人的索賠,已經逐步演變成第三人向保險人的索賠。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存在,由於保險人對第三人抗辯與和解的控制,早已有了它的現實基礎。
我國的《民用航空法》和《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都有關於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相關規定。《機動車強制保險條例》雖然沒有直接賦予請求權,但規定保險公司可以直接將保險金支付給第三人。但由於原保險法卻並未明確規定受害第三人對保險人的直接請求權。由此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在許多保險案件中,第三人對保險人行使直接請求權的訴訟請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這對本來就處於弱者地位的第三人無異於是雪上加霜。因此,新法修改順應各國保險法的發展趨勢,明確賦予第三人對保險人的直接請求權,實現了對第三人的充分保護。
第3款含義是「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J. 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有買保險)卻故意拖延賠付如何處理
1、如果對方有事故單,他不處理的話,那麼他的車子是過不了年檢的,如果對方已經報過保險了,沒有你的維修發票對方的保險也結不了案,保險公司會催他跟你聯系的。
2、可以跟自己的保險公司協商,用「代位追償」讓你的保險公司先賠付你,如果保險公司拒絕,也可以投訴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不執行是要被罰款的。
3、前面兩種方法都無濟於事的話,那麼你可以憑事故認定書起訴他和他的保險公司。
具體流程:
到對方投保的公司所在工商局去,弄一張對方保險公司的企業信息,蓋章。
去交警支隊去開具事故認定書的交警支隊憑事故責任認定書拉出對方車主、駕駛員的信息(不需要蓋章)。
到地方法院起訴,大廳辦事人員會給你一個模板,填好起訴書,交50塊訴訟費,把發票、定損單、責任認定書、維修清單以及起訴書復印4份,車主信息、駕駛員信息、保險公司信息一份,一起交給法院,拿到一張訴訟受理通知書。
去交警支隊去開具事故認定書的交警支隊憑事故責任認定書拉出對方車主、駕駛員的信息(不需要蓋章)。
到地方法院起訴,大廳辦事人員會給你一個模板,填好起訴書,交50塊訴訟費,把發票、定損單、責任認定書、維修清單以及起訴書復印4份,車主信息、駕駛員信息、保險公司信息一份,一起交給法院,拿到一張訴訟受理通知書。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法院會給雙方各打幾個電話,試圖調解,有時會成功,有時不成功,這期間基本上不用自己管什麼,就是要跑幾趟法院。
使用「代位賠償」
簡單來說,車險代位賠償,又稱為代位追償,是指被保險物品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由第三者責任造成的損失,保險人(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車主)履行損失賠償責任後,保險人(保險公司)有權在其已經賠付金額的限度內取得被保險人(車主)在該項損失中向第三責任方要求賠償的權利。
保險人(保險公司)取得該項權利後,即可取代被保險人(車主)的地位向第三責任方索賠。
簡單總結一句話:就是由你的保險公司先給你賠償,然後將向肇事方追償的權利轉交給你的保險公司。
1、需要面簽《「代位求償」案件索賠申請書》;如果是單位的話,要在申請書上上加蓋公章。
2、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復印件、行駛證復印件、駕駛人復印件;
同時,應盡量爭取獲得責任對方的有效身份證明復印件,行駛證復印件、駕駛人駕駛證復印件和責任對方的保險單復印件等材料;如果無法獲得對方材料的,應至少提供責任對方姓名、責任對方車牌號、聯系方式、承保公司等信息。(掃描件、復印件、拍照件都可以的)
3、事故證明材料:交通事故認定書、調解書(或簡易事故處理書,交通事故自行協商處理協議書,或法院、仲裁機構的裁決書、調解書、判決書)。非交通事故的相關證明。
4、損失情況證明材料:查勘報告、現場照片及損失項目照片、損失情況確認書;車輛修理費發票原件及維修工料明細單原件。
5、被保險人應親自填寫並簽屬《機動車輛索賠權轉讓書》(如被保險人是單位的,需蓋單位公章)和其所知道的有關情況說明。
以下情況不能使用代位賠償:
1、無第三者的事故
如果事故是單方事故,沒有造成第三者的損失是不適用於 " 代位賠償 " 的。如撞牆、撞樹、蹭石墩子等都屬於單方事故。
2、非保險賠償范圍
如果在車輛事故中輪胎破損、輪圈劃傷、後視鏡傷痕以及車內物品遺失等可能不屬於保險理賠范圍內的物品損傷,無論是不是有第三者都不適用 " 代位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