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外國人在華就業的流程法律責任

外國人在華就業的流程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6 10:40:19

1. 聘用外籍員工流程及手續

一,聘用外國人就業的流程
1,操作流程:
1)填寫《聘用外國人就業申請表》,向行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供下列有效文件:
擬聘用的外國人履歷證明、聘用意向書、擬聘用外國人原因的報告、擬聘用的外國人從事該工作的資格證明、擬聘用的外國人健康狀況證明等。
2)行業主管部門批准後,用人單位持申請表到勞動部門辦理核准手續,領取《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
3)獲准聘用外國人的用人單位,由被授權單位向擬聘用的外國人發出通知簽證函及許可證書。
4)獲准來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憑勞動部簽發的許可證書、通知簽證函及本國有效護照或能代替護照的證件,到中國駐外使、領館處申請職業簽證。
5)用人單位在被聘用的外國人入境後15日內,持許可證書、與被聘用外國人簽訂的勞動合同及其有效護照為外國人辦理就業證,填寫《外國人就業登記表》。
6)已辦理就業證的外國人,應在入境後30日內,持就業證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居留證。
持有職業簽證入境,並辦理了《外國人就業證》和居留證的外國人就可以合法地在該企業開始工作。

2,企業辦理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所需材料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2)聘用外國人原因的報告;
3)企業聘用外國人的聘用意向或協議;
4)外國人的簡歷和任職資格證明(學習、專業技能資格證書等復印件);
5)外國人的健康狀況證明;
6)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文件;
7)外國人就業申請表(在行業主管意見處蓋章)一份,二寸照片一張。

3,企業辦理外國人就業證所需材料
1)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
2)體檢證明復印件;
3)營業執照復印件及勞動合同副本;
4)護照原件及復印件;
5)外國人就業登記表(在聘用單位全稱處蓋章)一份,二寸照片兩張。

4,相關法律法規
1)《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二章第五條
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須為該外國人申請就業許可,經獲准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以下簡稱許可證書)後方可聘用。
2)《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二章第六條
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從事的崗位應是有特殊需要,國內暫缺適當人選,且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崗位。用人單位不得聘用外國人從事營業性文藝演出,但符合本規定第九條第三項規定的人員除外。
3)《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二章第七條
外國人在中國就業須具備下列條件:
① 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
② 具有從事其工作所必須的專業技能和相應的工作經歷;
③ 無犯罪記錄;
④ 有確定的聘用單位;
⑤ 持有有效護照或能代替護照的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下簡稱代替護照的證件)。
4)《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二章第八條
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持職業簽證入境(有互免簽證協議的,按協議辦理),入境後取得《外國人就業證》(以下簡稱就業證)和外國人居留證件,方可在中國境內就業。
未取得居留證件的外國人(即持F、L、C、G字簽證者)、在中國留學、實習的外國人及持職業簽證外國人的隨行家屬不得在中國就業。特殊情況,應由用人單位按本規定規定的審批程序申領許可證書,被聘用的外國人憑許可證書到公安機關改變身份,辦理就業證、居留證後方可就業。
(註:相關法律內容較多,可自行查詢《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了解)

二、聘用外籍實習生的相關事項
1,注意事項
1)實習目的:多數外籍實習生來中國實習的動機是積累工作經驗、檢驗所學知識、尋找在中國的長期發展的機會、鞏固自己的漢語水平和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文化、經濟和社會等。
2)用人機構應該與外籍實習生簽署《實習協議》而非《僱傭合同》或《勞動合同》。
3)一般來說,用人機構如果是贏利機構(如公司、企業等)招收外籍實習生,是要給予實習生一定的津貼或補貼的;而非贏利機構( 如政府部門、慈善機構等)一般不給予或很少給予實習生津貼(注意,是津貼,不是工資,外籍實習生在國內所持的是商務簽證,是不允許獲得收入的)。
4)按照國際慣例, 外國人到另外一個國家去實習前,都要自己購買國際旅行保險和人身意外保險,並且要事先給實習單位一個書面聲明,承諾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在實習期間的一切傷病、意外與實習單位無關,實習單位無須承擔責任(避免外國人在實習期間生病或發生人身意外事故的風險)。
5)在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如歐盟國家), 在校生去外國進行實習,事先可向學校申請特別經費。但是,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這樣的資助。 英美等國家的實習生因為大部分沒有類似經費,我們會建議提供住宿,三餐或者補貼以吸引更優秀的人才。
6) 如果實習期滿後,雙方都有意願轉簽正式員工的僱傭合同,可按照外國人在華就業的程序辦理。
7)外籍實習生最不能接受的是工作時間過長、隨意安排加班等情況,建議嚴格遵守協議的規定,不任意佔用實習生的私人時間和空間。
外籍實習生使用得好,會提高企業的國際形象從而提高市場效益。 但是,企業應該充分准備,指定專人指定實習方案、負責外籍實習生的實習指導和生活顧問工作,不要把外籍實習生的工作簡單理解為一個「擺設」從而使實習流於形式、取不到預期效果;從時間上看,要提前一到三個月的時間開始外籍實習生尋找人選的工作。

2,相關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
持學習類居留證件的外國人需要在校外勤工助學或者實習的,應當經所在學校同意後,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居留證件加註勤工助學或者實習地點、期限等信息。持學習類居留證件的外國人所持居留證件未加註前款規定信息的,不得在校外勤工助學或者實習。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
聘用外國人工作或者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報告:① 聘用的外國人離職或者變更工作地域的;② 招收的外國留學生畢業、結業、肄業、退學,離開原招收單位的。
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1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①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② 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③ 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三、案例借鑒
案例:
2012年6月19日,某甲(系在外國某高校在讀的外籍學生)與乙公司簽訂《實習研修協議》,約定某甲每周實習3天,實習期間每月向某甲支付用於上下班公共交通費用、工作午餐的實習補貼等內容。2012年9月21日乙公司出具《邀請函》,稱由於業務需要,邀請某甲來上海進行法律文件日語翻譯的指導和培訓,時間為2012年9月21日至2013年9月20日。2012年10月10日,乙公司通知甲某停止工作。後某甲起訴要求乙公司支付未訂合同的雙倍工資、簽證費用等20餘萬元。
法院審理:
法院審理後認為,本案中某甲作為外國人士,其在中國就業應當持有外國人就業證,但某甲不具備該條件,某甲因自身原因導致無法與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故其關於乙公司應當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的主張,法院不予支持。某甲雖主張其至香港辦理的商務簽證是應乙公司的要求辦理,但商務簽證亦不符合辦理外國人就業證的要求,赴港辦理商務簽證與某甲至乙公司工作無必然聯系,故其要求乙公司支付至辦理簽證的費用,無依據。
案例評析:
本案雖然因某甲未取得就業資格敗訴,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乙公司存在「非法用工」行為。法院認定持商務簽證入境「實習」系非法就業行為,那麼與此對應,乙公司聘用某甲的行為構成「非法用工」,如根據2013年7月1日實施的《出入境管理法》規定,應對乙公司處於罰款1萬元並沒收違法所得的處罰。
案例延伸:
本例涉及外籍實習生可能導致的非法用工風險,目前企業常見的外籍實習生主要分為兩種:
1)中國高校在讀外國學生;
2)外國高校在讀的外國學生。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前者在取得學習簽證並在學校安排下可從事勤工助學行為,而根據2013年9月1日配套實施的《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第22條規定,持學習類居留證件的外國人需要在校外勤工助學或者實習的,應當經所在學校同意後,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居留證件加註勤工助學或者實習地點、期限等信息。
持學習類居留證件的外國人所持居留證件未加註前款規定信息的,不得在校外勤工助學或者實習。如不符合上述規定,則均構成「非法用工」。
因此,用工單位使用外籍實習生一般僅限於「中國高校在讀外國留學生」並且應當確保辦理實習簽注手續。對於外國高校的外國學生,用人單位不得採取實慣用工,因為無論X1簽證還是X2簽證均需提供境內招收單位的錄取通知書原件,因此在外國高校就讀的外國學生,無法辦理學習簽證。
如果此類實習生使用「L」、「F」簽證(如本案)入境,則將牽涉到從事與簽證目的不符的行為的問題,同時涉嫌非法就業與非法居留,企業亦承擔難以逃脫的行政處罰風險。

附:普通簽證類別
(一)C字簽證,發給執行乘務、航空、航運任務的國際列車乘務員、國際航空器機組人員、國際航行船舶的船員及船員隨行家屬和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汽車駕駛員。
(二)D字簽證,發給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員。
(三)F字簽證,發給入境從事交流、訪問、考察等活動的人員。
(四)G字簽證,發給經中國過境的人員。
(五)J1字簽證,發給外國常駐中國新聞機構的外國常駐記者;J2字簽證,發給入境進行短期采訪報道的外國記者。
(六)L字簽證,發給入境旅遊的人員;以團體形式入境旅遊的,可以簽發團體L字簽證。
(七)M字簽證,發給入境進行商業貿易活動的人員。
(八)Q1字簽證,發給因家庭團聚申請入境居留的中國公民的家庭成員和具有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家庭成員,以及因寄養等原因申請入境居留的人員;Q2字簽證,發給申請入境短期探親的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的親屬和具有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親屬。
(九)R字簽證,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
(十)S1字簽證,發給申請入境長期探親的因工作、學習等事由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外國人的配偶、父母、未滿18周歲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務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人員;S2字簽證,發給申請入境短期探親的因工作、學習等事由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外國人的家庭成員,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務需要在中國境內停留的人員。
(十一)X1字簽證,發給申請在中國境內長期學習的人員;X2字簽證,發給申請在中國境內短期學習的人員。
(十二)Z字簽證,發給申請在中國境內工作的人員。

2. 外國人在中國合法就業程序是怎麼樣的

一般情況下:普通就業和外國專家
1、外國就業許可證書
or
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
2、來華工作邀請函
or外國專家來華工作邀請函
3、持以上相關材料前往中國駐外使館申請
Z簽證
入境
4、外國人就業證
or
外國專家證
5、到當地出入境部門申請居留許可
註:個別省市,法人代表,副總,總經理職位,可以申請專家證。法人代表可以就業許可與就業證合辦,也就是說相當於,只辦理就業證,然後就可以直接申請
居留許可了。
全國各地政策大同小異,以上僅供參考,具體細節,請以當地相關部門規定為准。

3. 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辦理流程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首先應在外國人入境之前為該外國人辦理外國人就業許可,經獲准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現稱《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其次,外國人工作簽證邀請函辦理。第三步,到中國駐境外大使館或者香港特派員公署領取臨時工作簽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四十一條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應當按照規定取得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證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證件的外國人。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4. 外國人在中國就業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一、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是指他們在中國境內依法從事社會勞動並取得勞動報酬的行為。 外國人就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年滿1 8 周歲,身體健康; (二)具有從事其工作所必須的專業技能和相應的工作經歷; (三)無犯罪記錄; (四)有確定的聘用單位; (五)持有有效護照或能代替護照的其他國際旅行證件。 二、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從事的崗位應是有特殊需要,國內暫缺適當人選,且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崗位。除經文化部批准《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進行營業性文藝演出的外國人外,用人單位不得聘用外國人從事營業性文藝演出。 三、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須為該外國人申請就業許可證,經批准並取得《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後,該外國人憑該《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和授權單位的簽證通知函、電到中國駐外國的使、領館申請Z字(職業)簽證。 外國人應在入境後1 5 日內持就業許可證書和職業簽證向勞動部門申請辦理《外國人就業證》,3 0 日內持《外國人就業證》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

5. 中國關於外籍人員在華工作務工規定

根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八條規定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持職業簽證入境(有互免簽證協議的,按協議辦理),入境後取得《外國人就業證》(以下簡稱就業證)和外國人居留證件,方可在中國境內就業。

未取得居留證件的外國人(即持F、L、C、G字簽證者)、在中國留學、實習的外國人及持職業簽證外國人的隨行家屬不得在中國就業。特殊情況,應由用人單位按本規定規定的審批程序申領許可證書,被聘用的外國人憑許可證書到公安機關改變身份,辦理就業證、居留證後方可就業。

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其他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在中國就業,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於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在中國任職的規定》執行,並按本條第二款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三條規定中央級用人單位、無行業主管部門的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可直接到勞動行政部門發證機關提出申請和辦理就業許可手續。

外商投資企業聘僱外國人,無須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可憑合同、章程、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和本規定第十一條所規定的文件直接到勞動行政部門發證機關申領許可證書。

第十四規定條獲准聘用外國人的用人單位,須由被授權單位向擬聘用的外國人發出通知簽證函及許可證書,不得直接向擬聘用的外國人發出許可證書。

第十五條規定獲准來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憑勞動部簽發的許可證書、被授權單位的通知函電及本國有效護照或能代替護照的證件,到中國駐外使、領館、處申請職業簽證。

(5)外國人在華就業的流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國人可免辦就業許可和就業證:

1、由我國政府直接出資聘請的外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或由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出資聘請,具有本國或國際權威技術管理部門或行業協會確認的高級技術職稱或特殊技能資格證書的外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並持有外國專家局簽發的《外國專家證》的外國人;

2、持有《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事海上石油作業工作準證》從事海上石油作業、不需登陸、有特殊技能的外籍勞務人員;

3、經文化部批准持《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進行營業性文藝演出的外國人。

6. 外籍人員在華工作所適用的法律法規

1、基於勞動關系,在中國,只要是和中國企業訂立勞動合同,外籍人和國人版享受的權利義務一致,具體權參見《勞動合同法》。
2、除了工作以外,當然也受我國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規的約束。
3、社會保險等福利,這看你們當地具體的執行細則,一般來說也是要和國人一樣的。
4、納稅,向中國政府納的稅和國人一樣,至於他是不是要向本國納稅,就要看他自己國家的法律規定了,這部分應該不需要單位代扣代繳,呵呵。
5、如果在上海,對於在華工作的外籍人士,還有購房的限制,必須在華工作一段時間一上才能購買,具體的文件名稱不記得了,你網上可以搜索一下。
6、另外就是外匯方面的管制了,這方面也該也不難搜索到。
暫時就想到這么多,希望能給你解惑。

7. 《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對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有何具體規定

就業證只在發證機關規定的區域內有效。 十三、 已辦理就業證的外國人,應在入境後三十日內,持就業證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居留證。居留證件的有效期限可根據就業證的有效期限確定。 十四、 用人單位與被聘用的外國人應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即行終止,但按本規定第十九條的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後可以續訂。 十五、 被聘用的外國人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滿時,其就業證即行失效。如需續訂,該用人單位應在原合同期滿前三十日內,向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延長聘用時間的申請,經批准並辦理就業證延期手續。 十六、 外國人被批准延長在中國就業期限或變更就業區域、單位後,應在十日內到當地公安機關辦理居留證檢驗期或變更手續。 十七、 被聘用的外國人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被解除後,該用人單位應及時報告勞動、公安部門,交還該外國人的就業證和居留證件,並到公安機關辦理出境手續。 十八、 用人單位支付所聘用外國人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Page]

8. 外國人如何在中國就業,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須為該外國人申請就業許可證,經批准並取得《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後,該外國人憑該《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和授權單位的簽證通知函、電到中國駐外國的使、領館申請Z字(職業)簽證。

外國人應在入境後1 5 日內持就業許可證書和職業簽證向勞動部門申請辦理《外國人就業證》,3 0 日內持《外國人就業證》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

1、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是指他們在中國境內依法從事社會勞動並取得勞動報酬的行為。 外國人就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年滿1 8 周歲,身體健康;

(2)具有從事其工作所必須的專業技能和相應的工作經歷;

(3)無犯罪記錄;

(4)有確定的聘用單位;

(5)持有有效護照或能代替護照的其他國際旅行證件。

二、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從事的崗位應是有特殊需要,國內暫缺適當人選,且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崗位。

(8)外國人在華就業的流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是為加強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的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製定。由勞動部、公安部 、外交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於1996年1月22日發布,自1996年5月1日起施行。

總 則:

第一條為加強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的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外國人,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不具有中國國籍的人員。本規定所稱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指沒有取得定居權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依法從事社會勞動並獲取勞動報酬的行為。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和聘用外國人的用人單位。本規定不適用於外國駐華使、領館和聯合國駐華代表機構、其他國際組織中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人員。

第四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及其授權的地市級勞動行政部門負責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的管理。

9. 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有什麼相關法律(可加分)

有個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其中 第十八條 用人單位與被聘用的外國人應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即行終止,但按本規定第十九條的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後可以續訂。 第十九條 被聘用的外國人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滿時,其就業證即行失效。如需續訂,該用人單位應在原合同期滿前三十日內,向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延長聘用時間的申請,經批准並辦理就業證延期手續。

熱點內容
中南政法法學院 發布:2025-02-09 10:42:14 瀏覽:6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要點 發布:2025-02-09 10:40:16 瀏覽:435
女朋友和我分手後死了我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10:37:56 瀏覽:969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
集體土地司法強拆 發布:2025-02-09 08:37:26 瀏覽:538
第三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08:26:03 瀏覽:301
行政法派出機關類型 發布:2025-02-09 08:25:17 瀏覽:74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 發布:2025-02-09 08:24:34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