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舉證不實法律責任

舉證不實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6 15:15:28

⑴ 在民事訴訟中,對方提供了虛假證據,需負什麼法律責任怎樣舉證和起訴

在民事訴訟中,對方提抄供了虛假證據,輕則罰款,重要追究刑事責任;對方當事人可以對其證據進行質證,提供反證,反駁其證據。並可告知法律,對方的偽證行為,要求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對其進行罰款或者拘留。

⑵ 出資不實舉證責任

法律分析:股東出資不實主要表現為貨幣與非貨幣出資,以貨幣出資的,主要表現為資金數額低於章程規定的數額,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評估價值低於章程的定額。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之間對是否已履行出資義務發生爭議,原告提供對股東履行出資義務產生合理懷疑證據的,被告股東應當就其已履行出資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⑶ 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都有哪些相關的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一,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有:

1、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收集或提供證據的義務,並有運用該證據證明主張的案件事實成立或有利於自己的主張的責任。

2、不能舉證將導致其主張不能成立,原告或被告的請求或抗辯得不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二,相關的法律規定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規定「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拓展資料

舉證不能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第三條 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或者對於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

在證據交換、詢問、調查過程中,或者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當事人明確承認於己不利的事實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四條 一方當事人對於另一方當事人主張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經審判人員說明並詢問後,其仍然不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視為對該事實的承認。

⑷ 誰主張誰舉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誰主張誰舉證,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要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最高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⑸ 在民事訴訟中,對方提供了虛假證據,需負什麼法律責任,怎舉證怎起訴

在民事訴訟中,對方提供了虛假證據,輕則罰款,重要追究刑事責任;對方當事人專可以對其證據屬進行質證,提供反證,反駁其證據。並可告知法律,對方的偽證行為,要求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對其進行罰款或者拘留。

⑹ 傳播不經調查的不實言論造成嚴重後果的要負法律責任

要承擔法律責任。
傳播不經調查的不實言論情節較輕的可能屬於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關於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的處罰有:
1、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2、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傳播不經調查的不實言論造成嚴重後果的,可能涉及侮辱罪,尋釁滋事罪。
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尋釁滋事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條:「利用信息網路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⑺ 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1、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一般不會承擔法律責任,只是其訴訟主張法庭不回予採用答。
2、與此同時,必須揭露其虛假的事實或者證據,否則法院也許採信,因為法庭上是用證據說話的,如果其證據對方沒有有力反駁,法院一般不會主動調查,所以要引起重視。

熱點內容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
集體土地司法強拆 發布:2025-02-09 08:37:26 瀏覽:538
第三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08:26:03 瀏覽:301
行政法派出機關類型 發布:2025-02-09 08:25:17 瀏覽:74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 發布:2025-02-09 08:24:34 瀏覽:770
論民法的精神 發布:2025-02-09 08:24:31 瀏覽:389
教師法律法規學習 發布:2025-02-09 08:18:17 瀏覽:201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