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12歲孩子需要負責的法律責任

12歲孩子需要負責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6 16:54:01

❶ 12歲承擔的法律

民法典中從來也沒有提到過12歲的這個特殊的年紀,在19條當中規定八周歲以上的孩子就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了,滿14周歲低於16周歲可以承擔部分的責任,年滿16周歲很多問題的處理的時候其實就跟成年人是一樣的了,因此12周歲也是屬於民事行為能力受限制人員。
法律分析
根據法律相關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一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民法典中從來也沒有提到過12歲的這個特殊的年紀,在19條當中規定八周歲以上的孩子就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了,滿14周歲低於16周歲可以承擔部分的責任,年滿16周歲很多問題的處理的時候其實就跟成年人是一樣的了,因此12周歲也是屬於民事行為能力受限制人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❷ 12歲小孩打人,是否需要處罰

12歲小孩屬於未成年人,刑法規定不滿14周歲的,犯任何罪是都不接受處罰,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只有在犯八種罪時,負相對責任。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時,為減輕責任,已滿18周歲,負完全刑事責任,也就是說,12歲的小孩打人,因其正處於未成年狀態,對於所打人的行為並不需要接受處罰

❸ 12歲孩子騎自行車撞到老人需要負什麼責任

你好,12歲的孩子不能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❹ 12歲孩子有什麼法律權利

法律分析:12歲的孩子沒有專門針對這個年齡的法律,12歲屬於未成年人,按照未成年人享受法律權利。未成年人享有的人身權利。人身權利是指與公民的人身不能分離的、沒有財產內容的民事權利。未成年人作為公民的一部分,享有如下人身權利:

1.生命健康權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權利的基礎。生命健康權包括生命權和健康權兩部分,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非法侵害。對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為,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有權向有關機關控告,直至訴諸法律。

2.姓名權未成年人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由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後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未成年人可以隨父親姓,也可以隨母親姓。

3.肖像權。肖像權是指未成年人對以各種形式反映自己容貌特徵的個人形象享有的專有權。其內容包括:未成年人擁有自己的肖像,並有權通過對肖像的利用取得精神上、財產上的利益;經未成年人監護人的書面同意,允許他人使用未成年人的肖像,未成年人有權取得適當的報酬;未經未成年人監護人的書面同意,任何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未成年人的肖像;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有權禁止他人非法毀損、侮辱、玷污未成年人的肖像。

4.名譽權名譽權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名譽、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未成年人的名譽。《未成年人保護法》將「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列為保護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則,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重視和保護。

5.榮譽權榮譽權是指未成年人有接受政府、社會組織、單位對自己的表彰、嘉獎和授予榮譽稱號並對榮譽加以維護的權利。未成年人的榮譽權不受非法侵犯,禁止非法剝奪未成年人被授予的榮譽稱號。

6.隱私權隱私權是指未成年人享有的個人生活不被公眾知曉,禁止他人非法干涉的權利。未成年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為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傷害

7.受撫養權未成年人出生後有權享受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撫養。撫養未成年子女是父母應盡的義務,對於不履行撫養義務的父母,未成年子女有權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❺ 十二周歲兒童和夥伴入室盜竊怎麼處罰

未滿16周歲不負任何刑事責任,滿16周歲負半刑事責任,滿十八負全刑事責任,因為到16周歲,不負任何任何刑事責任。但父母負刑事責任。

❻ 十二歲學生打人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嗎

1、12歲的學生打人,無論是什麼結果,都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2、這涉及到刑事責任年齡問題。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就是說,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而14歲以下無論犯了法,都不需要負刑事責任。
3、《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❼ 12歲小孩騎電動車撞到人了,應該付怎樣的責任

12歲小孩騎電動車撞到人了,具體責任應當交警隊按照現場認定,一般情況下應當負全責。
法律分析
12歲小孩不允許駕駛電動自行車,肯定存在過錯,至於機動車是否有過錯,應當根據現場以及交管部門勘驗的情況進行確定。賠償金額需要根據這個被撞的人受傷情況來定,如果說是比較輕的話,那麼進行的賠償就會比較少,如果說傷情是比較嚴重的話,那麼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賠償費,所以說賠償多少是根據傷情來定的。一個12歲的小孩,騎電動車撞到了人,這要看責任是怎樣劃分的,一般由監護人進行賠償。賠償治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孩子沒有錢,應當由監護人負責賠償。交通事故的責任是由交警來劃分的,交警根據事故發生的原因來作判斷。然後再根據原因看是哪一方的過錯導致的,過錯大的一方,承擔的責任越大,當然也要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所以事故責任的大小與賠償責任息息相關。另外交警作出責任劃分不是口頭的形式作出,而是需要出具一份書面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書上主要會寫明事故的經過、認定依據、承擔事故的責任人、責任承擔情況。事故責任一經作出,雙方確認並認可,就可以作為該事故的賠償依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 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交警所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的主要責任是否為騎電動車未成年人,如果不是,對方要承擔主要責任。騎電動車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負次要責任。相反則監護人主要責任。

❽ 12歲、14歲、16歲、18歲都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這個刑法都有明確規定,12到14歲需要對嚴重暴力犯罪追究刑事責任,需要經最高人民檢察院同意,14到16需要對刑法規定的八類嚴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16歲以上對所有犯罪承擔刑事責任。18歲以下屬於未成年人,適用從輕減輕情節,出於對未成年人保護,在程序法上有特別規定,採納謝謝

❾ 12歲左右的孩子偷東西應該怎樣判刑

12歲沒有達到偷東西的刑事責任年齡,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❿ 13周歲小孩應擔當什麼法律責任

13歲的孩子是不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的,所以在法律上是不能對13周歲的孩子進行專拘捕的,但可能醫屬葯費還是要有家長支付一部分的,只是一部分因為要平分的,不必太擔心,怕被敲詐的話可以要求驗傷有了憑據後,再根據經濟能力賠償也是可以的,其實也不會很多,希望早日處理完問題

熱點內容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
集體土地司法強拆 發布:2025-02-09 08:37:26 瀏覽:538
第三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08:26:03 瀏覽:301
行政法派出機關類型 發布:2025-02-09 08:25:17 瀏覽:74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 發布:2025-02-09 08:24:34 瀏覽:770
論民法的精神 發布:2025-02-09 08:24:31 瀏覽:389
教師法律法規學習 發布:2025-02-09 08:18:17 瀏覽:201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