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法律知識
A. 商事法律的基本規定
:[資料下載][字數: 30208 ] [目錄]一、商事組織法律制度1. 公司法律制度2. 合夥企業法律制度3. 個人獨資企業法律制度 二、商事行為法律制度1. 證券法律制度2. 票據法律制度3. 保險法律制度4. 海商法律制度[原文]商事法律制度是一項古老的法律制度,但在我國還是一項年輕的法律制度。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也不可能有商事法律制度。在我國,商事法律制度的建立得益於改革開放,特別是得益於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我國現行的商事法律制度包括兩個方面,即規范商事主體的商事組織法律制度和規范商事行為的商事行為法律制度。一、商事組織法律制度 規范的商事主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有關商事主體的法律規范是現行商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內容之一。而商事主體法律規范,除規定個人從事商事活動外,無一例外地表現為商事組織法,即各種企業法律制度。 1. 公司法律制度 公司法律制度集中體現為公司法,於1993年12月29日通過,它是規范現代企業形式??公司的重要法律。該法規定了公司種類、公司的設立、公司的組織機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的發行與轉讓、公司債券、公司的財務會計、公司的合並、分立、解散和清算、外國公司分支機構等。公司法的頒布使我國企業立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它標志著我國企業立法從主要按照企業所有制的不同進行立法轉向主要按照企業出資人的責任和資金組成結構的不同進行立法。 ...[
B. 民事商事法律包括
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主要包括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侵權行為法、知識產權法、婚姻家庭法、合同法、收養法、繼承法等。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包括商主體法和商行為法)主要包括公司法、企業法、保險法、票據法、破產法、海商法等。
C. 民商法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民商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以及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我國目前尚無較完整的民法典和商法典,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作為民商法的基本法律規范,附之以其他一些單行民事和商事法律,包括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和婚姻家庭法律規范,公司、證券、海商、保險等法律規范。
民法調整對象
民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的組成部分,它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民事主體
民事法律關系是指由民法調整的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即具體的民事權利和義務關系。它由民事關系的主體、內容和客體三要素構成。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即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根據《民法通則》規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國家是特殊的民事主體。
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行為是指能發生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它可分為合法民事行為和非法民事行為。合法民事行為主要表現為民事法律行為和其他適法行為。可見民事法律行為是一種合法的民事行為。
《民法通則》第54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的合法行為。」這一定義性規定說明:第一,民事法律行為是以設立、變更、終止某一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的一種行為;第二,它是一種合法的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有如下特徵:①民事法律行為以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②它是以發生一定民事法律後果為目的的行為。③它必須是一種合法行為。
合同及其基本原則
①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合同的特徵:它是當事人之間在自願基礎上達成的協議,是雙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為;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它是當事人之間以設立、變更、終止特定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的法律行為;它所確立的是債權債務關系;其所確定的內容是符合法律的。
②合同的基本原則。
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
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亦稱智力成果權,是指公民法人對自己創造性的智力活動成果依法享有的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在內的民事權利。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知識產權的法律特徵主要有:①它是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內容的一種民事權利;②它的客體必須有能為人感知的客觀表現形式首創性、新穎性;③它具有專有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D. 民法商法包括哪些法律
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主要包括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侵權行為法、知識產權法、婚姻家庭法、合同法、收養法、繼承法等。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包括商主體法和商行為法)主要包括公司法、企業法、保險法、票據法、破產法、海商法等。
所謂民商合一,是指民法包含商法,民法是商法的母法,指導和統帥商法,而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或者特別法,如瑞士、義大利等國;所謂民商分立,是指民法與商法屬兩個並存的獨立的部門法,通常在民法典以外還制定了商法典,如法國、德國等國。
(4)商事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民法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市民社會個體在生活交往過程中因為生活的需要產生的,民法伴隨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而商法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與依託的、商法的產生是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
現代商法不再是維護商人特殊利益的法律,已經變成了規范商事組織和商事活動的法律,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法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規范市場主體、維護交易安全。
E. 商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商事法律關系包括商事財產法律關系和商事人身法律關系兩大類。
1、商事財產法律關系,包括內部商事財產經營法律關系(如合夥經營法律關系、投資股份法律關系)和外部財產交易法律關系(如商事買賣合同法律關系、股票交易法律關系)。
2、商事人身法律關系,包括商事營業主體內部組織管理法律關系(如公司內部的組織管理法律關系,分支公司與本公司的法律關系)和商事營業主體之間的人身權法律關系(如商業名稱法律關系、商譽權法律關系)。
F. 商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商法原則主要有:(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2)維護交易安全的原則;(3)促進交易迅捷的原則;(4)交易公平的原則。
商事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反映一國商事法律的基本宗旨,對於商事關系具有普遍性適用意義或司法指導意義,對於統一的商法規則體系具有統領作用的某些基本法律規則。
這些原則是:
(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
(2)維護交易公平原則,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商事交易主體的地位平等,一個是誠實信用。
(3) 促進交易迅捷原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 交易簡便,2 短期時效,3 定型化交易規則。
(4)維護交易安全原則。
拓展資料
商法的基本原則是商法具體規則與抽象的商法價值的交匯點,是現代商法性質的集中體現。對於商法的基本原則,我國商學界的學者們眾說紛紜,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
目前在我國主要有四種觀點:一是「二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玉泉、何紹軍;二是「三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黎燕;三是「四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覃有士;四是「五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董安生。
雖然他們對商法基本原則的概括層面不同,但是他們的學說都體現了商法的基本價值觀念、綜合反映了商法的宗旨和任務。尤其是他們在「維護交易安全」這一基本原則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說明了維護交易安全原則在商法基本原則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商法中確立維護交易安全原則的依據。現代商事活動,隨著交易標的額的增大、交易手段的復雜、交易周期的加快、交易范圍的擴大,交易風險日益加大。
為了增強商事主體的安全感、調動人們從事交易活動的積極性,維護交易安全便構成了商法的基本原則。維護交易安全就是要減少和消除商事交易活動中的不安全因素,確保交易行為的法律效用和法律後果的可預見性。
G. 商事法的基本原則
商事法的基本原則,是反映一國商事法律的基本宗旨,對於商事關系具有普遍性適用意義或司法指導意義,對於統一的商法規則體系具有統領作用的某些基本法律規則。這些基本原則不但是商事立法的靈魂,而且對商事審判同樣具有重要指導作用,並且也是進行司法解釋的基本依據。無論是在民商分立模式下的商法中,還是在民商合一制國家的實質商法中,都存在著貫穿商法規范始終的一些基本的原則。這些基本原則主要包括規制商人因素的基本原則和規制商行為因素的基本原則兩大類,其功能是為了保障各類商事法律關系基本要素的穩定性和統一性,以及保護商事交易公平、迅捷完成和實現效率與安全的要求。商法的基本原則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
(1)提倡和保護正當的商業活動,允許通過合法經商獲取利潤。
(2)恪守商業道德。即買賣公平、誠實、等價交換,禁止弄虛作假、投機取巧、抬高市價、欺行霸市。
(3)禁吃重利飛放高利貸或變相的放債取利。
(4)一切交易必須成立契約,契約雙方必須踐約,不得單方面撕毀合同。
(5)一切債務必須按期清償。借貸必須履行手續,寫清債券、證人和償還日期。
(6)禁售未成熟的果實和以黃易青,禁售豬肉、死肉和含有酒精的飲料,禁售偶像、占卜品。
(7)作為宗教活動基金的義地、義產(即瓦克夫),禁止出售、轉讓和交易。
(8)商業收益必須按規定交納天課。
H. 商法和公司法基本內容是怎麼樣的
當代社會,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可能大家對於公司發還是比較熟悉的,公司法顧名思義規制的主要內容就是公司的相關事項,同時在我國商法和公司法是比較相似的,那麼商法和公司法基本內容是怎麼樣的?那麼,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公司法
公司法是規定各類公司的設立、活動、解散及其他對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市場的主體法。其意義:鼓勵投資創業;強化公司的意思自治;加強對債人的保護;加強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強化公司社會責任和職工保護措施。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1999年、2004年、
2005年多次修正,現行版本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3年12月28日發布。
二、商法
首先,各國對商法的范圍,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其次,商法沒有封閉的固定的體系,其范圍取決於一國的經濟和法制的發展水平。在我國,已經頒布的法律中,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票據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等等,都可以被列入商法。我國合同法中的買賣、借款、租賃、融資租賃、承攬、運輸、倉儲、行紀、居間等等也可以歸入商事合同的范疇。我們在確定本課程的體系時,考慮到課時有限和課程計劃統籌安排等因素,僅安排了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破產法、票據法、證券法和保險法。這絕不意味著我國的商法僅限於這六種法律。
商法包括以下幾類主要內容:
(一)組織規范與交易規范
大體上可以說,在本課程包括的六門法律中,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破產法屬於商事組織法,票據法、證券法和保險法屬於商事交易法。
(二)強制性規范與任意性規范
1、商法中的強制性規范:
任何一種法律制度,都必須在穩定性、一致性和靈活性3者之間取得平衡。要求法律具有超越時空的一致性和穩定性的理由是顯而易見的。這樣可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保證安全。
2、另一方面,除了強制性規范外,任意性規范的作用也是重要的。
為了提高經濟效率,商法又必須本著自由原則,設立任意性規范以保留意思自治的足夠空間。在商事法律中,自由原則主要體現為法律中直接的任意性條款,包括授權性和選擇性的條款。
(三)實體規范與程序規范
商法中的實體規范主要是有關權利、義務、責任、條件、限制和行為方式的規定。
有些商事法律也包括了程序性的規定。
以上就是商法的主要內容,是從三個方面介紹的:第一,組織規范與交易規范,第二,范強制性規范與任意性規范,第三,實體規范與程序規范。這三個方面的內容都相互交融在一起。
首先需要跟大家解釋的是商法和公司法之間的關系是怎麼樣的,公司法在我國原則上是可以化為商法的范圍之內的,其次就是湯在我國所包含的范圍是比較廣泛的。如果大家還有不懂的具體可以咨詢一下律師。
延伸閱讀:
公司法人代表是什麼意思
公司法全文及司法解釋一二三四
公司法中關於以知識產權出資的有關規定
I. 商法的全文內容有哪些
我國並沒抄有完整的商法,以下內容都屬於商法范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9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J. 商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商法基本原則如下:
(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強化商事組織原則要求提高企業素質和完善企業結構。我國軍工企業在改革中存在著很多障礙。於是針對我國的國情,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應遵循強化商事組織原則。
(2)維護交易公平原則。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商事交易主體的地位平等,一個是誠實信用。
(3)促進交易迅捷原則。主要體現交易簡便,短期時效,定型化交易規則三個方面。
(4)維護交易安全原則。維護交易安全原則在商法基本原則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0)商事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商法的一般原則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
一、強化企業組織。
1、提高企業素質。主要依靠兩套法律機制,一是企業融資和確保企業財產基礎的法律機制,二是實現企業優勝劣汰和實現資產優化組合的法律機制,如破產、重整、兼並制度。
2、完善企業結構。包括完善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和協調企業內部關系。
二、提高經濟效益。
1、商法保護產權,主要體現在界定產權和維護其權威上,包括在產權受侵害時,給予及時,充分的救濟。
2、信用的核心是信任。信任就意味著可以低成本地進行交易,從而提高經濟效率。破產法對維護信用有積極的作用。
三、維護交易公平。
就是要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主要體現為平等原則和誠信原則。例如,信息披露制度、一股一權原則、禁止內幕交易等,體現了平等原則。董事對公司的忠實義務、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等,體現了誠信原則。
四、保障交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