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合夥法律知識

合夥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0-12-22 13:58:24

1. 合夥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1、個人來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源,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
2、你們的合夥協議有效,依法具有強制執行力。
3、根據法律規定,合夥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夥人承擔民事責任。
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
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2. 電影中國合夥人涉及的法律知識

管理者的價值觀差別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團隊的認知與情感沖突管理。個體的個性如大五人格對人際關系、組織績效的影響等等。不如你換個方法來提問,即中國合夥人裡面哪個片段裡面用組織行為學哪一理論來解釋,這樣的問題可能更精準一些。

3. 關於個人合夥法律有什麼知識嗎

當然是《合夥企業法》

4. 合夥開廠必備法律條件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一、普通合夥企業設立的條件
第十回四條設立合答伙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二個以上合夥人。合夥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有書面合夥協議;
(三)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四)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合夥企業設立的其他規定:
第十五條合夥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普通合夥」字樣。
第十六條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也可以用勞務出資。
合夥人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需要評估作價的,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也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委託法定評估機構評估。
合夥人以勞務出資的,其評估辦法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並在合夥協議中載明。
第十七條合夥人應當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履行出資義務。
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應當依法辦理。

5. 合夥協議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1、合夥協議主要條款
合夥企業較之公司更為靈活,法律對於合夥企業的限制也較少,當事人甚至可以用勞務出資。對於企業管理、經營、合夥人的權利義務都可以由當事人在合夥協議中約定。因此,合夥協議沒有什麼範本可以遵循,需要根據各合夥人目的、要求,以及合夥企業經營管理的特點而作出適當的條款安排。
然而,合夥企業與普通合夥畢竟存在差異,合夥企業作為一種經濟組織,需要具有更為穩定的存續條件,因此法律對合夥企業的協議內容作出了必要的規定。如合夥企業不能像普通合夥那樣因個別合夥人的退出而結束,因此需要有退夥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十三條規定,合夥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合夥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2)合夥目的和合夥企業的經營范圍;
(3)合夥人的姓名及其住所;
(4)合夥人出資的方式、數額和繳付出資的期限;
(5)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辦法;
(6)合夥企業事務的執行;
(7)入伙與退夥;
(8)合夥企業的解散與清算;
(9)違約責任。
2、合夥協議條款設置與法律風險
合夥協議內容豐富,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也很多,協議制定的不夠周祥,必然為合夥企業將來的運作留下法律風險。
(1)合夥財產條款的法律風險
合夥出資形式多樣,可以以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其他財產權利及勞務出資,各種出資形式所產生的財產權利並不相同,合夥協議應當就不同的出資有不同的約定。
首先,合夥財產歸屬的約定,通常提到合夥財產時,多數人都簡單地認為屬於合夥人共有,而實際的情況則復雜得多。對於以現金或財產的所有權出資的財產應認定為共有財產;對於合夥人以房屋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資的,在合夥經營期間,由全體合夥人共同享有使用權,但合夥人不享有所有權;對於合夥人以勞務、技能等非財產權出資的,勞務、技能雖然可以進行價值評估,但因其具有行為性的特徵,不能成為合夥企業的財產。當合夥人以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出資的,既可能以所有權出資,也可能以使用權出資,這就需要合夥人在協議中進一步明確約定。約定不明就存在發生爭議的法律風險。
其次,需要辦理登記的財產,在合夥協議中應當明確約定辦理登記手續的義務承擔者,辦理時間以及辦理費用的承擔等。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登記。一些權利設定雖然不需要進行審批,但需要將相關的合同到有關部門備案,如商標許可使用、專利許可使用等。合夥人以這些財產出資,就需要約定另行簽訂其他合同的時間、條件等,以及合同備案事項的相關問題。對這些事項約定的缺失或不足,都將增加企業法律風險。
再次,針對財產瑕疵約定相應的處理方式,有助於減少不確定的法律風險。如物品出資若存在嚴重瑕疵的補充出資責任等。當然一些法律禁止轉讓的財產作為出資時,法律風險影響更為深遠。
(2)合夥事務管理的法律風險
合夥企業具有較強的人合性,合夥人之間相互存在信任,加之合夥出資形式多樣,有時很難確定各合夥人出資對應的價值和比例,正因為這些特徵,法律並沒有直接規定合夥事務決策方式。合夥人之間由於具有較好的交情,在發展初期常常通過協商確定共同的發展目標,但隨著企業的壯大、經營活動的增多,要繼續保持所有事務形成全體一致的意見只能阻礙企業發展。合夥協議中若缺少對合夥事務決策的安排,則隨著企業發展,該法律風險必然對企業造成損害。
常見的約定方式有:
①各合夥人不論出資多少,均按每人一票方式決定事務。
②各合夥人根據出資比例享有決策權利。
③合夥人根據決定事項的不同,各合夥人的專長的不同,建立較為復雜的決策機制。
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只要合夥人按照自己的意見事先約定明確,就能夠有效避免出現分歧時無法決策的情況。
(3)合夥內部責任劃分的法律風險
根據法律規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但這僅僅解決合夥人對外承擔責任的問題,而對於合夥人內部責任的劃分,法律原則性的規定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合夥企業。當合夥人內部責任劃分不明時,容易引發合夥人之間的矛盾,從而結合夥企業發展造成損害。
合夥內部責任劃分保障合夥人對外承擔責任超過自己應承擔部分時,向其他合夥人進行追償的權利。所有的合夥協議都應當對普通的責任劃分進行約定。一些特殊的合夥企業,由於各合夥人有分工,對於特定領域或者個別合夥人的過錯造成的責任,就應當有更為詳盡的劃分。
(4)勞務出資的法律風險
合夥企業法規定,經全體合夥人協商一致,合夥人也可以用勞務出資。對於什麼樣的人可以勞務出資,以及如何量化以勞務出資的合夥人的特殊技能等問題,因涉及每一個合夥人的切身利益,法律沒有作出具體規定,而交由全體合夥人自行協商確定。因此當約定不明或約定不當時,勞務出資的法律風險不能獲得法律補充性彌補。
勞務出資常見的法律風險有:
①勞務出資價值確定的法律風險。
勞務的價值很難進行准確衡量,更多依賴合夥人之間形成統一的意見。當合夥人只是同意以勞務出資,但並未明確其價值時,不確定的法律風險會因為這種不規范行為產生。在評估時,還需要看待合夥企業是否存在實際的利潤分配比例或損失承擔等作為勞務出資價值的補充確定。
②勞務出資人承擔責任的法律風險。
勞務出資人並不像其他以財產出資的合夥人,其可能是因為本身不具備財產出資能力,因此在承擔責任問題應當事先明確其是否按照正常合夥人承擔。當勞務出資人具有足夠的財力時,該法律風險則可以忽略。
③勞務出資人停止提供勞務的法律風險
勞務出資對合夥企業的價值在於其提供的勞務,然而一旦確定了其在合夥企業中占的出資比例,勞務出資人不再為合夥企業提供服務,其出資份額不會自動消失。不能簡單認為勞務出資人不提供勞務屬於撤回出資的退夥行為,畢竟勞務出資人會隨著勞動能力或技能的喪失而不具備繼續提供勞務的必要性。一些合夥企業會因此而爭議是否應當降低其所佔出資比例。發生此類糾紛的法律風險隨著合夥人技能的減弱或喪失日益突出。
④勞務出資人退夥的法律風險。
勞務出資人並不像其他合夥人對合夥企業有實際的投入,當其退夥時,合夥企業實質上已經不再享有其提供的勞務。各合夥人因勞務出資人退夥行為常常發生矛盾,就勞務出資者分配合夥財產的比例和方式很難簡單理清是非。應該說在事情發生前,該法律風險屬於隱性法律風險,不會引起合夥人注意;但誘因發生時,直接導致的法律危機造成的損失難以預算。
3、隱名合夥的法律風險
隱名合夥是當事人一方對另一方的生產、經營出資,不參加實際的經營活動,而分享營業利益,並僅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虧損責任的合夥形式。
我國法律不允許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的有限合夥的存在,而實踐中一方面有大量的資金想通過合夥的靈活方式投資,另一方面合夥企業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有限合夥在客觀上有需求,在法律沒有規定的情況下,隱名合夥是當事人自行設定的制度。
隱名合夥人並不在合夥企業登記中體現,其所有的權利義務都通過與出名合夥人之間的協議確定,因此雙方之間的約定是否完善異常重要。隱名合夥應當注意的問題有:
隱名合夥人通常不實際參與經營管理。這是因為隱名合夥人是單純的投資者,其承擔責任為有限責任,若其參與到經營管理中濫用權利的信用風險明顯高於其他合夥人。
隱名合夥人不能以勞務出資,出資形式僅限於財產權。隱名合夥人不參與經營管理,因此其不具備以勞務出資的條件。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有限合夥法律甚至直接規定,這種合夥人只能以貨幣出資。
我國的隱名合夥人在合夥企業中不具有相應的法律地位。其他合夥人不得在出現虧損時,披露隱名合夥人,主張其應當承擔普通合夥人責任。對此應該在隱名合夥協議中明確其他合夥人的保密義務。

6. 兩人合夥第一次開公司法律知識欠缺,不知道從哪做起

其實你們二人可以選擇成立有限責任公司,也可以選擇個體工商戶。要想登記個體工商戶比較簡單,但你們應先約定好投入和收益分、承擔責任比例,以免將來出現問題,具體可以看一下《個體工商戶條例》,一看即懂。如果設立有限責任公司,那要相對麻煩一些。
參照:http://wenku..com/link?url=qRTWDwV5Ob__-DGtvrsDGXFFW
補充你的題問:法定代表人一個人沒有關系的,在你的合夥協議和公司章程中寫明你們二個股東的權利義務就可以了。

7. 合夥開公司的法律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第十四條
設立合夥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二個以上合夥人。合夥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有書面合夥協議;
(三)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四)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五條
合夥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普通合夥」字樣。
第十六條
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也可以用勞務出資。
合夥人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需要評估作價的,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也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委託法定評估機構評估。
合夥人以勞務出資的,其評估辦法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並在合夥協議中載明。
第十七條
合夥人應當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履行出資義務。
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應當依法辦理。
第十八條
合夥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合夥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二)合夥目的和合夥經營范圍;
(三)合夥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四)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
(五)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方式;
(六)合夥事務的執行;
(七)入伙與退夥;
(八)爭議解決辦法;
(九)合夥企業的解散與清算;
(十)違約責任。

8. 合夥是民法哪部分知識

調整」合夥「的法律規范;

1,《民法通則》第三十條 ;"個人合夥是指兩個內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容,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

2,《合夥企業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本法對普通合夥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