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責任的問題

法律責任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4-26 21:58:09

1. 法律責任的種類有哪幾種

法律責任根據不同種情,分以下幾種類型:

1、根據責任行內為違反的法律性質容,分為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違憲責任;

2、根據主觀過錯在法律責任中的地位,分為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

3、按照行為主體的名義,分為職務責任、個人責任。

法律責任的特徵為:

1、法律責任是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而形成的法律後果,以法律義務存在為前提;

2、法律責任即承擔不利的後果;

3、法律責任的認定和追究,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定程序進行;

4、法律責任的實現由國家強制力作保障。

2. 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法律責任包括: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經濟法律責任、違憲法律責任。追究法律責任的原則包括:個人負責,不株連原則;重在教育原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原則。

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義務。

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法律責任的問題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特點在於: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3. 法律責任問題

民事法律責任是指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無正當理由不履行民事義務或因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4. 法律責任競合的三種常見情況


【法律分析】
1、法律責任競合的概念:法律責任競合是指由於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法律責任產生,而這些責任之間相互沖突的現象。

2、法律責任競合的特點:數個法律責任的主體為同一法律主體;責任主體實施了一個行為;該行為符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責任構成要件;數個法律責任之間相互沖突。

3、法律責任競合的發生原因:因為不同的法律規范從不同角度對社會關系加以調整,而由於法律規范的抽象性以及社會關系的復雜性,不同的法律規范在社會關系時可能會產生一定的重合,使得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不同的法律規范,面臨數種法律責任,從而引起法律責任的競合問題。

4、法律責任競合的類型: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實踐,法律責任競合一般是指民事上的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競合。

5、法律責任競合的舉例:出賣人交付的物品有瑕疵,致使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買受人向出賣人既可以主張侵權責任,也可以根據合同約定要求承擔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5. 法律責任劃分問題

沒有關系。原因如下:顧客在公司購買的KL牌保健品是在乙離開公司以後,此時顧回客與公司之間答形成買賣合同關系。顧客與公司形成法律關系的時候,乙並未在公司上班工作。這個時候,由於產品質量問題導致顧客住院(即構成侵權),顧客只能夠找公司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與乙沒有關系。
再者,哪怕顧客在公司購買KL牌保健品的時候,乙還沒有離開公司,顧客是聽信乙的宣傳後來公司購買的產品,之後由於產品質量問題導致住院,也和乙沒有關系。因為,乙是公司的工作人員,乙所做的是公司的銷售工作,如果在乙銷售公司產品的過程中導致顧客侵權(住院或者其他問題),乙的行為也符合職務侵權,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權的後果由公司承擔。
以上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追問我。

6. 關於法律責任的問題

您好,原則上您是沒有義務交出鑰匙的,房屋屬您的私人財產。考慮到您內與鄰居的相鄰關系容,基於善良公德,您可以在要求樓下居民出示准確的房產證明並要求物管出示工作證明和借用證明的條件下允許借用。出現意外事故你並無責任,您與維修人員並無法律關系。

7. 違反法定義務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政治題

正確行使權利,是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自覺履行義務,更是公民意內識的重要表現容。
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的一些行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要積極做出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
第二,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義務,對公民的行為提出具體要求。公民必須按法律的要求去做。
第三,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的某些行為。公民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決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8. 學生引起火災的法律責任問題

要考慮以下幾種因素:
一、學生的年齡(周歲)
二、是否屬於故意,動機版是什麼?
三、權是否造成了損失,損失程度如何。
根據刑法的規定,14周歲以下不承擔刑事責任,14周歲到16周歲要承擔責任,但應當減輕處罰。
這種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很難說有什麼類型的責任
不過總體上說,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都有。

熱點內容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
刑法263條規定的是什麼 發布:2025-02-09 07:53:04 瀏覽:241
邗江司法局 發布:2025-02-09 07:34:28 瀏覽:786
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的變更 發布:2025-02-09 07:15:15 瀏覽:801
楊潔法規 發布:2025-02-09 07:12:28 瀏覽:703
法官刑場救人 發布:2025-02-09 07:10:39 瀏覽:592
外國的法律援助制度 發布:2025-02-09 07:05:05 瀏覽:110
道德經的奧秘1 發布:2025-02-09 06:58:39 瀏覽:198
香港外籍法官制度 發布:2025-02-09 06:12:50 瀏覽:447
優質司法服務 發布:2025-02-09 05:10:53 瀏覽:558